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代第9课岚华中学初一年段 授课者:罗春旺1、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 传说吗?历史上他们曾建立了什么政权?2、你知道“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 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 在这一时期我国鼎峙并立的主要是哪三个政权? 3、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吗?那是怎么一回事? 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4、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朝代灭亡的?你知道这个 朝代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5、“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这是1127年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你 知道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吗?你知道“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 典故的来源吗?学习了这一课的内容,你就会全明白的。契丹(辽)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 2、建立者: 3、时间: 4、定都:返回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916年 上京 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契丹(辽)北宋二、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 2、时间: 3、定都: 4、巩固统治的措施:赵匡胤(宋太祖) 960年 开封(东京)“杯酒释兵权”契丹(辽)北宋三、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如何评价“澶渊之盟”?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 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 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 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 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 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西夏 四、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 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女真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2、时间: 3、定都: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 会宁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六、金与南宋的对峙BACK图中铁铸的跪像,在杭州西湖边的岳 飞墓前,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为什 么让他们跪在那里?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 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 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 http:/www.mylsfw.com/ 邵阳律师 rtz85qts 长善说:“他们是我的三个娃儿!”耿老爹赶快问:“那我的三个娃儿呢,我的正儿、英子和小直子呢?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啊?”李长善 的妻子流着眼泪难过地说:“耿大哥,你可知道碧山大坝,记得那一年夏天发生的大洪灾,你最后一次看到你的三个娃儿们是什么时候? 你们是怎么”耿老爹的记忆之门继续徐徐开启,他看到三个孩子顺着大山一侧的那条人工开凿的山路,吃力地向山上走去了耿正 走在最前面,他后面是弟弟耿直,女儿耿英走在最后对,那是碧山突然间,轰隆隆天崩地裂,他刚一抬头就被卷入到巨大的洪水 中了定格在记忆中的耿正兄妹三人向山上走去的画面,轰隆隆的天崩地裂声,没头而下的洪水!耿老爹变成了一尊雕塑70第七十 二回 百般医治无效果|(百般医治无效果,李长善夫妇没奈何;嘱咐儿女多孝敬,让恩人快乐度余生。)且说被儿女们认为早已经不在人 世的耿老爹,幸得善良的李长善夫妇收留。他们在感激大恩人的同时,又非常同情他的大不幸,想法设法请当地的郎中为他医治,希望这 位大恩人能够早日清醒过来。李长善第一次请来给耿老爹看病的是王郎中。这位王郎中口碑不错,人也很热情;但在设法了两个月之后, 看看实在没有什么效果,只好满怀歉意地知难而退了。之后,李长善又四处打听,先后寻找了多位据说能这种疾患的老郎中继续给耿老爹 治病,但无奈这耿老爹实在是清醒不过来,成日里将李家的三个孩子“正儿”、“英子”、“小直子”的唤个不停。呼唤李尚英“英子” 尚且让人感到没有什么,因为尚英的父母哥哥原先就是这样呼唤她的。但对于李尚文和李尚武来说,一开始老是听到耿老爹呼唤他们“正 儿”、“小直子”的,别提有多么别扭了。好在日子一久,这样呼唤的多了,他俩也就逐渐习惯了。再过些时候,倒快要把爹娘原先呼唤 他们的“文儿”和“武儿”给忘掉了。尽管总是被耿老爹督促着干活儿多少有点儿让人吃不消,但他们的内心里却都已经慢慢地喜欢上这 个多才多艺的“慈父”了。尤其是李家的小儿子尚武,对耿老爹的感情更是与日俱增,那一声声“爹”也叫得越来越顺口了!后来,李长 善也曾多次耐心地细细启发盘问耿老爹家在何处,家里还有什么人。但他只记得家在“三六九镇”,父子四个是出来拼搏创家业的,遇到 了可怕的大洪水。至于其余的,一概都是一问三不知。若再问下去,他就急得直想撞墙,狠狠地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我这脑瓜子到底 是怎么了?看书写字吹笛子拉二胡唱曲儿都还会呢,就是想不起来”干着急一会儿,他又难过地说:“我记不起来也就罢了,可我的 三个娃儿怎么也都记不起来了呢?我问了他们好多次了,可谁都说不知道!”李长善无奈地摇摇头,心里暗暗叫苦:他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