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蓬莱中心小学 冯行团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教学时,借助奥运会跳水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利用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探究。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 “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回顾整节课,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是比较成功的:1. 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尝试计算之后,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新授中,突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计算 0.78-0.2 时,2 为什么要和 7 对齐,而不是和 8 对齐?学生刚开始只能说出因为 8在百分位上,而 2 在百分位上,这时,我继续追问,能否从计数单位这一方面说一下理由?这个问题有难度,只能说出 2 和 8 的计数单位不同。再问怎么个不同法?学生很快会说出 8 表示 8 个 0.01,而2 表示 2 个 0.1,不同的计数单位不能直接相加。为了突破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我学让学生举了个生活中购物的例子来说明,明白 8 表示 8 分,2 表示 2 角,8 分减不了 2 角。因此,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但这些都是因为我要急于总结,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出来,我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效果应该会更好。(2)在自编题中,我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得数是 20.0,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过程中,发现了小数末尾有“0” ,同学们都觉得应把末尾的“0”去掉,向横式汇报时应写“20” ,而在教学中,我应该及时对能编出这样一道的同学做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计算课堂中“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几个问题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蓬莱中心小学 冯行团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教学时,借助奥运会跳水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利用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探究。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 “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回顾整节课,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是比较成功的:1. 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尝试计算之后,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新授中,突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计算 0.78-0.2 时,2 为什么要和 7 对齐,而不是和 8 对齐?学生刚开始只能说出因为 8在百分位上,而 2 在百分位上,这时,我继续追问,能否从计数单位这一方面说一下理由?这个问题有难度,只能说出 2 和 8 的计数单位不同。再问怎么个不同法?学生很快会说出 8 表示 8 个 0.01,而2 表示 2 个 0.1,不同的计数单位不能直接相加。为了突破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我学让学生举了个生活中购物的例子来说明,明白 8 表示 8 分,2 表示 2 角,8 分减不了 2 角。因此,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但这些都是因为我要急于总结,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出来,我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效果应该会更好。(2)在自编题中,我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得数是 20.0,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过程中,发现了小数末尾有“0” ,同学们都觉得应把末尾的“0”去掉,向横式汇报时应写“20” ,而在教学中,我应该及时对能编出这样一道的同学做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计算课堂中“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几个问题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蓬莱中心小学 冯行团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教学时,借助奥运会跳水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利用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探究。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的内容注意了回归生活, “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知道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回顾整节课,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是比较成功的:1. 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尝试计算之后,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新授中,突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计算 0.78-0.2 时,2 为什么要和 7 对齐,而不是和 8 对齐?学生刚开始只能说出因为 8在百分位上,而 2 在百分位上,这时,我继续追问,能否从计数单位这一方面说一下理由?这个问题有难度,只能说出 2 和 8 的计数单位不同。再问怎么个不同法?学生很快会说出 8 表示 8 个 0.01,而2 表示 2 个 0.1,不同的计数单位不能直接相加。为了突破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我学让学生举了个生活中购物的例子来说明,明白 8 表示 8 分,2 表示 2 角,8 分减不了 2 角。因此,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但这些都是因为我要急于总结,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出来,我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效果应该会更好。(2)在自编题中,我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得数是 20.0,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过程中,发现了小数末尾有“0” ,同学们都觉得应把末尾的“0”去掉,向横式汇报时应写“20” ,而在教学中,我应该及时对能编出这样一道的同学做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计算课堂中“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几个问题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