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四川省眉山一中四川省眉山一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 5 5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得分。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得分。 )1 “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2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主要表明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 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4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 “用力少,见功多” 。这项发明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C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 D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5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6 “海者,闽人之田” “潮漳以番舶为利” 。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 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D “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7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2 -A “清王朝自救运动” B “近代工业的起步”C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民族工业的春天”8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 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9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0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11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 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 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 80%、工业投资有 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121934 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 25 万股股票,从而控制了这- 3 -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投入施工的 150 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 196.1 亿元,其中东北投资 87 亿元,占比 44.3%,中部地区 64.6 亿元,占 32.9%;西部地区 39.2 亿元,占 20%。影响当时工业建设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对建国初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 B合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C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需要 D各地工业基础及资源分布状况14下表为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对此表理解正确的是 19571957 年年19601960 年经济统计资料年经济统计资料( (部分部分) )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5 1986 年,邓小平说:“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 ”材料旨在说明A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B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C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D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16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文艺复兴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17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A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4 -B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C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D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18下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C亚、非、拉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18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2018 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名为“马卡丹路” ,在中国俗称“马路” 。这表明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A工业革命时城镇化的需要 B工业革命中运输商品的需要C工业革命时新型农业化的需要 D利用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21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这里的“兴衰消长”的原因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美国独立战争- 5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1787 年宪法颁布22如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是A英国 中国 美国 德国B德国 英国 美国 中国C美国 中国 德国 英国D英国 德国 美国 中国23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主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支付,你负责打扮新娘,我来布置新房。 ”后来殡仪馆也登出广告:“分期支付,人死了,我们来料理后事。 ”从历史长河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这种做法导致的实际结果主要是A刺激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B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C促使市场持续的虚假繁荣 D加快了资金周转,激活了资产241930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修订了 1125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 890 种,有 50 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251931 年 12 月,胡佛在国情咨文中说, “联邦政府应该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 , “即使介入也是迫不得已和暂时的” 。这说明胡佛A认识到进行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B主张政府暂时介入以渡过危机C决心对以往经济政策进行改变 D坚持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6随着 1933 年 6 月银行法和 1934 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转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 6 -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 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 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27观察下表,美国各税种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年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192938%43%19%193322%25%53%193521%23%56%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B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28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 1943 年该局共花费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291936 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 )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30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 ,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社会却是一种恶行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二、材料解析题(共二、材料解析题(共 2 2 题,每题题,每题 202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7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商办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商企业外商企业年代年代 设厂数设厂数资本资本( (千元千元) )设厂数设厂数资本资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