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路径概述及初探开展临床路径重要性n为保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 展,卫生部于2010年1月8日召开全国临 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卫生部马晓 伟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n马晓伟在会上指出,2010年是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其中,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 之一,临床路径管理是兼顾医疗质量管 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重要手段 ,是我国医院管理的一次新浪潮,它直 接关系到能否让群众切实看得到、摸的 着、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必须要全 力做好。临床路径定义(一)n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 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 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 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 计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 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 能地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罹患此病或 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 此流程按受治疗。临床路径定义(二)n临床路径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由医生、护 士与其他专业人员针对特定的诊断或手 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 的医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与资源 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 量。临床路径的起源与发展n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士 Karen Zander和她的助手们最先运用护理 程序与工业中关键路径的概念,大胆尝 试以护理为主的临床路径服务计,将路 径应用于医院的急救护理,其结果发现 这种方式既或缩短住院天数,节约医疗 费用,又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n由于实施临床路径确实有效控制了医疗 费用及改善医疗质量,所以它得到了较 广泛的普及,现在美国约有60%的医院 已在应用此法。n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临床 路径相继传入日本、英国、新加坡、澳 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n我国对临床路径的应用近几年才引起较 普遍的重视,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临 床应用,虽然普及范围小,覆盖的病种 有限,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并且缺少 完善的个案管理体系,但可以相信随着 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医疗保险制度的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在我国具有较好的 发展空间与前景。实施临床路径的现实意义n提高医疗质量n控制医疗成本n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n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n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疾病诊治计划 。n规范出合理的住院天数及其相关检查与治疗项 目。n减少病人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 的不同而导致结果的差异。n能让参与CP各类人员了解其在整个流程中承担 的角色。n通过实施CP,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庭的教育与沟 通,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增加住院满意度 。控制医疗成本nCP为医疗成本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n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控制病人就医 成本。n减少医务人员时间与劳动的浪费,提高 工作效率。n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治疗费用,降低医 疗成本,促进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n促进院内各部门、各专业人员的沟通合 作。n加强了对病种质量管理的功能。n通过总结个案差异时,能及时发现住院 管理系统的不足,有利于工作改进。n为电子病案奠定一定基础。提高患者满意度n医疗费用下降n交流沟通n知情参与随意 规范n临床路径规范了医护人员群体在医院中 所采取的主要的、具体的临床诊疗措施 ,并对诊疗进行有效地实施、监测、记 录和审查等医疗管理。四个关键的要素n其对象是针对一组特定诊断或手术。n临床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 的过程。n路径的设计是依据住院的流程,对检查 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间进行限定。n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实 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减少变异 、提高质量的作用。临床路径的制定n组织体系建立n制定临床路径n文件体系建立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管理n临床路径的实施n实施效果评价n变异的管理临床路径的实施n实施前教育对路径相关部门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教 育,主要是颁布有关制度、规定,介绍临 床路径具体使用方法,变异的记录方法 等,同时,使医务人员明确其在临床路 径的实施过程中的职责。临床路径的实施n进行小样本试验路径实施应先进行小样本试验,并建立 对照组,在实施过程中收集多方面的建 议,对路径进行追踪,并对实施中的变 异进行分析,及时对照、总结、组织专 家评审,对路径进行调整、改进全推广 实施。临床路径的实施n实施临床路径在临床使用临床路径,以常检查实施情 况,尤其注意对变异的收集,要做到及 时、准确。要注意严格按照既定的准入 标准,应尽快纠正变异,使其尽早回到 路径中来。同时要注意,应向住院时间 比预期时间长的病人解释原因。n分析变异实施效果评价n在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以后,将路径 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 并加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效率 评价、医疗质量评价、经济指标评价以 及病人满意率评价。评价路径实施后的 效果对于改进工作尤为重要。变异的管理n 1.变异的定义:变异是假设的标准临 床路经与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 预期的决定相比有所变化的称为变异。 变异的分类n按照造成变异的原因分类n按照变异发生的性质分类n按照变异的难易程度分类按照造成变异的原因分类n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n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n医院系统造成的变异n病人需求所造成的变异n退出按照变异发生的性质分类n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行(或 结果没有产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 出院、CT检查延迟。n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 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CT检查提前等 。按照变异的难易程度分类n可控变异:医护人员和医院系统造成的变 异多属于可控范围,是医疗质量持续改 进的重点内容。n不可控变异:疾病因素根据帕雷托法则,不可控变异事项发生 的人数不应超过总人数的20%,如果超 过这个标准,应考虑修改临床路径的内 容。n应对变异的措施包括:收集、记录变异 ,在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上记录与病人 有关的变异,其他变异记录在科室的变 异记录本上;分析变异,确定是不是变 异,引起变异的原因,同一变异的发生 率是多少,是否应该修改临床路径等。 对变异的管理应该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 点,对变异记录和分析的过程就是为临 床管理、制定医疗护理计划及改进路径 表单等工作提供信息反馈的过程。通过 对变异的分析可以发现临床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可以明确诊疗流程中瓶颈所在 ,也只有对变异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 临床路径真正起到缩短住院天数,降低 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影响临床路径设计、制定和推广 应用的难点分析n疾病本身的不可预知性及患者的个体差 异n政策上的影响n患方及其他社会因素n医院在组织管理、协调方面的因素疾病本身的不可预知性及患者的 个体差异n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素有现代疾病第2杀 手之称的糖尿病,目前在我国患者达 2500万人,其中合并高血压约1200万人 ,合并脑卒中约500万人,合并冠心病 600万人,合并双目失明约45万人,尿毒 症约50万人。如此高发且错综复杂的并 发症、合并症,无疑大大增加了路径设 定的难度,相当部分患者不能严格按照 路径标准进行治疗。政策上的影响n虽然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转向是调整医院收费 结构,药品零差价销售,而相对提高服务性价 格收费。n相关资料显示,国外医疗收费中技术服务、药 品药械、医院管理各占1/3,而国内的技术服 务比例只占35%。n临床路径推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广大患者 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但 技术服务费用比例过低限制了降低患者医疗 费用的空间。患方及其他社会因素n住院患者达到了出院指标,而不出院;n未达到治疗效果,却要求出院;n自行要求使用某种药物或拒绝使用某种 药物;n对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方案迟疑不决。医院组织管理、协调方面的因素n临床路径的组织推广过程中,个别医护 人员认为临床路径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 新意识,从而出现不配合或不积极现象 。n各医院信息化建设条件投入力度不一, 使临床路径的推广实施受到一定程度的 限制。临床路径应用中需探讨的问题n临床路径是“一把手”工程n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医务人员的自 主权与标准化的差异n及时进行差异分析与应用调整n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仍处 在不断完善的阶级n各医院要有自己的临床路径,不能照搬 照抄实施临床路径对医务人员要求n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n掌握标准,专业能力强n积累病历资料,分析总结,逐渐完善查找中国临床路径网参考n产科、胸外、小儿外科、内分泌n卫生部关于印发肾脏内科、消化系统、 血液系统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谢 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