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摘苹果摘苹果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今天讲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进位加法。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烦恼,一让学生估一估,他们就会先计算然后再判断够不够。这样的估算是没有意义的,今天讲到摘苹果一课时也有让学生先估一估能不能装下,我就稍微做了一下改变:“笑笑摘了 38 个苹果,淘气摘了 17 个苹果,一个箱子能装 60 个,能装下吗?”“30+10=40,8+7=15,15+40=55 不够 60,所以能装下”“这个学生已经精确算出来他们两个摘了多少个苹果然后做出了判断,如果不精确计算有办法知道装不装的下吗?”“老师,38 看成 40,40+17=57,因为 38 不是真的 40,所以能装的下。 ”“他说 38 不是真的 40,什么意思?”“把 38 变了”“是把大变大了的意思吗?哦,变大了还没有60 大,实际结果肯定要比 60 小,真是一个好方法。受他的启发,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把 17 看成 20,20+38=58.说以够装”“38 看成 40,把 17 看成 20,40+20=60 所以够装”“孩子们,你们真善于学习,本来没有想法,听了一个同学的想法之后就自己动脑子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也是学习,真好,希望你们课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种估算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凑成整十”“为什么凑成整十”“好算”“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在福州学习的时候,林校长提过一句话:要让学生经常反思,学过一节课反思自己学了什么?我觉得学过一个环节,一个新的方法之后的确应该让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目的?经过这么一想,学生心里会更清楚,比如今天学过估算的方法以后,再遇到估算学生就会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估成整十数,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指导结果,虽然不是精确的,但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体会一下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还解决了一个问题是:学生在小学数学上遇到圈一圈的题的时候,老是会计算,不会圈,要么就是先算后圈。我觉得这样是不合理的,圈是为了方便我们计算,已经知道结果了,再圈还有什么意义。分析原因我觉得是学生不理解其中的算理。“如果想要精确的知道淘气、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办?”“38+17”“怎么计算呢?我们先来借助小棒试一试”“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指的是哪一部分相加,你能上来给大家指一下吗?”我借机用彩色粉笔圈起来。“然后呢?”再把剩下的圈起来。“经过老师这么一圈,你能看出来我们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吗?这两个圈圈真厉害,可以辅助我们计算。 ”在学生后来采用竖式计算后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反思:这和我们刚才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沟通其中的联系。今天讲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进位加法。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烦恼,一让学生估一估,他们就会先计算然后再判断够不够。这样的估算是没有意义的,今天讲到摘苹果一课时也有让学生先估一估能不能装下,我就稍微做了一下改变:“笑笑摘了 38 个苹果,淘气摘了 17 个苹果,一个箱子能装 60 个,能装下吗?”“30+10=40,8+7=15,15+40=55 不够 60,所以能装下”“这个学生已经精确算出来他们两个摘了多少个苹果然后做出了判断,如果不精确计算有办法知道装不装的下吗?”“老师,38 看成 40,40+17=57,因为 38 不是真的 40,所以能装的下。 ”“他说 38 不是真的 40,什么意思?”“把 38 变了”“是把大变大了的意思吗?哦,变大了还没有60 大,实际结果肯定要比 60 小,真是一个好方法。受他的启发,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把 17 看成 20,20+38=58.说以够装”“38 看成 40,把 17 看成 20,40+20=60 所以够装”“孩子们,你们真善于学习,本来没有想法,听了一个同学的想法之后就自己动脑子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也是学习,真好,希望你们课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种估算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凑成整十”“为什么凑成整十”“好算”“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在福州学习的时候,林校长提过一句话:要让学生经常反思,学过一节课反思自己学了什么?我觉得学过一个环节,一个新的方法之后的确应该让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目的?经过这么一想,学生心里会更清楚,比如今天学过估算的方法以后,再遇到估算学生就会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估成整十数,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指导结果,虽然不是精确的,但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体会一下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还解决了一个问题是:学生在小学数学上遇到圈一圈的题的时候,老是会计算,不会圈,要么就是先算后圈。我觉得这样是不合理的,圈是为了方便我们计算,已经知道结果了,再圈还有什么意义。分析原因我觉得是学生不理解其中的算理。“如果想要精确的知道淘气、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办?”“38+17”“怎么计算呢?我们先来借助小棒试一试”“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指的是哪一部分相加,你能上来给大家指一下吗?”我借机用彩色粉笔圈起来。“然后呢?”再把剩下的圈起来。“经过老师这么一圈,你能看出来我们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吗?这两个圈圈真厉害,可以辅助我们计算。 ”在学生后来采用竖式计算后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反思:这和我们刚才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沟通其中的联系。今天讲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进位加法。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烦恼,一让学生估一估,他们就会先计算然后再判断够不够。这样的估算是没有意义的,今天讲到摘苹果一课时也有让学生先估一估能不能装下,我就稍微做了一下改变:“笑笑摘了 38 个苹果,淘气摘了 17 个苹果,一个箱子能装 60 个,能装下吗?”“30+10=40,8+7=15,15+40=55 不够 60,所以能装下”“这个学生已经精确算出来他们两个摘了多少个苹果然后做出了判断,如果不精确计算有办法知道装不装的下吗?”“老师,38 看成 40,40+17=57,因为 38 不是真的 40,所以能装的下。 ”“他说 38 不是真的 40,什么意思?”“把 38 变了”“是把大变大了的意思吗?哦,变大了还没有60 大,实际结果肯定要比 60 小,真是一个好方法。受他的启发,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把 17 看成 20,20+38=58.说以够装”“38 看成 40,把 17 看成 20,40+20=60 所以够装”“孩子们,你们真善于学习,本来没有想法,听了一个同学的想法之后就自己动脑子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也是学习,真好,希望你们课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种估算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凑成整十”“为什么凑成整十”“好算”“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估算的?”在福州学习的时候,林校长提过一句话:要让学生经常反思,学过一节课反思自己学了什么?我觉得学过一个环节,一个新的方法之后的确应该让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目的?经过这么一想,学生心里会更清楚,比如今天学过估算的方法以后,再遇到估算学生就会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估成整十数,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指导结果,虽然不是精确的,但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让学生体会一下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还解决了一个问题是:学生在小学数学上遇到圈一圈的题的时候,老是会计算,不会圈,要么就是先算后圈。我觉得这样是不合理的,圈是为了方便我们计算,已经知道结果了,再圈还有什么意义。分析原因我觉得是学生不理解其中的算理。“如果想要精确的知道淘气、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办?”“38+17”“怎么计算呢?我们先来借助小棒试一试”“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指的是哪一部分相加,你能上来给大家指一下吗?”我借机用彩色粉笔圈起来。“然后呢?”再把剩下的圈起来。“经过老师这么一圈,你能看出来我们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吗?这两个圈圈真厉害,可以辅助我们计算。 ”在学生后来采用竖式计算后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反思:这和我们刚才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沟通其中的联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