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定远民族中学定远民族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学年度下学期 6 6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高二物理高二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4848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满分分,满分 4848 分。)分。)1.关于原子结构理论与 粒子散射实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做 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B. 卢瑟福认识到汤姆孙“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验证核式结构理论的正确性D. 卢瑟福依据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B.氢原子由 n=3 跃迁到 n=1 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C.氢原子由 n=3 跃迁到 n=2 产生的光波长最短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 10.2 eV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铀 235 的半衰期为 7 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C.在 、 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2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4.下列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就越大B.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C. 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就是合外力冲量的方向D.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越快5.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合力作用时间为 2t0,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A. 0t0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与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相同B. 0t0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与t02t0时间内平均速率不等C. t2t0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外力在 2t0时间内对物体的冲量为零D. 0t0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率与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率相同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槽,A、C 等高,B 为圆槽最低点,小球从 A 点正上方 O 点静止释放,从 A 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 C 点设球在 AB 段和 BC 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为 t1、t2 , 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I1、I2 , 则( )A.t1t2 B.t1=t2 C.I1I2 D.I1=I2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 M 小车,在车上固定的轻杆顶端系一长为l 细绳,绳的末端拴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 )A.系统的动量守恒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 m 与 M 的动量等大反向- 3 -C.m 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D.小球和车可以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8.质量相等的三个物体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如图,具有初动能 E0的第一号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体粘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动能等于A. E0 B. 2E0/3 C. E0/3 D. E0/99.关于下列图象的描述和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粒子性B. 图甲表示,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C. 图乙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减小D. 图乙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A、B 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在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B. 两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同C. 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不同D. 两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4 -11.两个小木块 B、C 中间夹着一根轻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两个木块绑在一起,使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时它们的运动图线如图中 a 线段所示,在 t=4s 末,细线突然断了,B、C 都和弹簧分离后,运动图线分别如图中 b、c 线段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 B,C 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B.木块 B,C 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大C.木块 B,C 分离过程中 B 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D.木块 B 的质量是木块 C 质量的四分之一12.质量为 m 的小球 A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 v0与质量为 2m 的静止小球 B 发生正碰,碰后A 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 ,则 B 球速度大小可能是( )A. B. C. D.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5252 分)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818 分。)分。)13.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5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挡板C、D时计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_。作用前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作用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作用前、后A、B两滑块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_,_(至少答出两点)。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着纸带,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左右移动垫在长木板右下方的薄木片,使小车 A 牵着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 A 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1)实验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 为运动的起点应选_段来计算 A 碰前的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 (以上两空选填“AB” 、 “BC” 、 “CD”或“DE“)(2)若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kg,小车 B 的质量为 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 kgm/s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434 分。)分。)15. (1010 分)分)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着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h P式中P是运动着的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 440nm,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 10-4倍,求:(1)电子的动量的大小;(2)试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9.110-31kg,电子电荷量e=1.6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16. (1212 分)分)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水枪喷出的水柱将一玩具铁盒稳定地悬停在相对于喷口高度为h的空中,如图所示。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恒定的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铁盒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 ;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 6 -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2)玩具铁盒的质量M。17. (1212 分)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A=0.1kg 的小球 A,以 8 m/s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质量为 mB=0.2kg 的静止小球 B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 B 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5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且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N 后水平抛出。g=10m/s2。求:(1) 碰撞后小球 B 的速度大小;(2) 小球 B 从轨道最低点 M 运动到最高点 N 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3) 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损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解析】卢瑟福设计的 粒子散射实验是为了探究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并非为了验证汤姆孙模型是错误的,A 错误;卢瑟福并不是认识到“枣糕模型”的错误后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B 错误;卢瑟福做了 粒子散射实验后,由实验现象而提出了“核式结构”理论,C 错误D 正确2.B【解析】A、根据 =3 知,这些氢原子可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 A 错误- 7 -B、氢原子由 n=3 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最大能量为13.61.51eV=12.09eV,由光电效应条件可知,大于逸出功,能使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B 正确;C、氢原子由 n=3 跃迁到 n=2 辐射的光子能量较小,则产生的光波长最长,故 C 不正确D、氢原子由 n=3 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值为 12.09eV,故 D 错误故选:B3.B【解析】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不同的逸出功,所以存在一个“极限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A 不符合题意;B、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及化合态无关B 符合题意;C、在 、 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C 不符合题意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得: ,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半径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同时半径减小的过程中,电子与质子之间的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 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据动量定理得,即与等大同向,A 错误 BC 正确又,所以,故越大,就越大,D 正确5.C【解析】A、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故 F-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代表动量增加,面积在时间轴下方代表动量减小,故A 错误;BC、由于 0t 0 时间内的冲量与 t 0 2t 0 时间内的冲量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即F 0 t 0+(-F 0 )t 0 =0,故 2t 0 时刻的速度等于 0 时刻物体的速度,等于 0,外力在 2t0时间内对物体的冲量为零;所以 0t 0 内的平均速度 等于 t 0 2t 0 内的平均速度 ,故 B错误、C 正确;D、0t 0 内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 F,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率等于-F,D 错误。故选:C。- 8 -6.C【解析】AB、小球从 A 点正上方 O 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从 A 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 C 点即从 A 到 C 速度越来越小,AB 段平均速率大于 BC 段平均速率,两段路程相等,所以球在 AB 段和 BC 段运动过程中的运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