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盆骨折相关知识及护理骨四病区 苏雪葵概述n1 骨盆骨折的相关知识n2 病因及病理生理n3 发病机理n4 分型n5 临床表现n6 治疗n7 护理一 骨盆骨折的相关知识n骨盆为一个环形的骨性结构,由后方正 中的骶尾骨和两侧各一块的髋骨组成。 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部分组成, 三骨交汇形成髋关节的髋臼。骨盆环的 后方有骶髂关节,前方有耻骨联合,相 互之间有许多坚强的韧带。骨盆具备保 护盆腔脏器、负重和传递人体力线的作 用。解剖概要n骨盆的构成:n1、髋骨髋臼、闭孔髂骨:髂骨体、髂骨翼耻骨:耻骨体、上支、下支坐骨:坐骨体、坐骨支n2、骶骨n3、尾骨定义n骨盆骨折: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 续性中断,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二 病因及病理生理n病因n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 、压砸、扎碾、撞挤所致。年轻人骨盆骨折主 要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 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摔倒。n病理生理n骨盆为松质骨,骨折后本身出血较多,骨盆的 血管及静脉丛丰富,内有重要脏器,加以盆腔 静脉丛多无静脉瓣阻挡回流,骨折后常引起广 泛出血导致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 落冲击所致。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其余骨盆的肌肉 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 治疗上相对容易。中、高能量损伤,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常合并 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其他骨骼及内脏伤。三 发病机理四分型Tile分类(1988年)nTile基于垂直面的稳定性、后方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将其分为A、B、C三型,n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又分为3个亚型,每个亚型又可以进一步分型。A型:稳定骨盆环损伤,骨折 轻度移位。nA1:n骨盆边缘骨折n不累及骨盆环,撕脱伤;nA2:n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 移位n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n通常只有扫描技术才能 发现。 A3: 不波及骨盆环 骶骨或尾骨骨折无移位;A1:骨盆边缘骨折,不累及骨 盆环,撕脱伤 A1.1:髂前上棘; A1.2:髂前下棘; A1.3:坐骨结节;A2:骨盆环有骨折或有轻度移 位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通常只 有扫描技术才能发现。A2.2:仅前环骨折 ;A2.1:髂骨翼骨折 ;A2.3:骨盆环骨折稳 定、无或轻微移位;A3:不波及骨盆环,骶骨或尾 骨骨折无移位A3.1:骶骨横骨 折无移位;A3.2:有移位的 骶骨横骨折;A3.3:尾骨骨折 ;B型:旋转不稳、垂直稳定 的骨盆环损伤n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nB1.1:单侧伤;nB1.2:移位2.5 cm; n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骨 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侧方 挤压伤;nB2.1:同侧前后环伤;nB2.2:一侧前环和对侧后环伤 ;nB2.3:双侧后环旋转不稳;B3:双 侧 B 型 损 伤 。B1:外旋损伤,翻书样损伤 B1.1:单侧伤; B1.2:移位2.5 cm;B2:骨盆侧方挤压损伤或髋 骨内旋损伤,内旋不稳定,侧方 挤压伤;关书样损伤 B2.1:同侧前后环伤; B2.2:一侧前环和对侧后环伤; B2.3:双侧后环旋转不稳;C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 骨盆环伤C1:单侧伤;nC1.1: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线通过髂翼;nC1.2:骶髂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nC1.3:耻骨联合分离和骶骨骨折;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 侧方挤压性损伤,受力侧髂 骨后部骨折及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脱位,一侧旋转不 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3:双侧伤,临床上骨盆环破 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骨折 。C1:骨盆的单侧损伤C1.2:骶髂关节脱 位和骨折脱位;C1.1:耻骨联合分 离,骨折线通过髂 翼;C1.3:耻骨联合分 离和骶骨骨折;n C2:骨盆双侧不稳定,多为侧方挤 压性损伤,受力侧髂骨后部骨折及耻 骨支骨折,骶髂关节脱位,一侧旋转 不稳,一侧旋转和垂直不稳;C3:双侧伤,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 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骨折。五 临床表现n症状和体征n骨盆部及下腹部疼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n局部肿胀、压痛明显、畸形、骨盆反常活动、在 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n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n有移动的骨盆骨折,可出现患侧肢体缩短。n有骶髂关节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n 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五、临床表现n并发症n腹膜后血肿:常有休克,并伴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n尿道或膀胱损伤:有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等症 状。n直肠损伤: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 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在反折以下,可发生直 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n神经损伤:主要有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损伤, 病人可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六、处理原则及治疗n1、急救:抗休克,处理腹腔及盆腔的合并损伤 .n2、非手术治疗n(1)卧床休息:骨盆边缘骨折、骶尾骨骨折应根 据 损伤程度卧硬板床休息34周,以保持骨盆 的稳定。n(2)复位与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可用骨盆兜悬吊 牵 引、髋人字石膏、骨牵引等方法达到复位与 固定的目的。 六、处理原则及治疗n3、手术治疗n(1)骨外固定架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双处 骨折病人。n(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 两处以上骨折病人,以保持骨盆的稳定。七、护理1.骨盆骨折的常规护理 2.并发症的护理护理措施疼痛 轻度疼痛可采取局部制动、缓慢改变体位、转移注意力方法等缓解疼痛;对以上措施无效或剧烈疼痛者,应遵医嘱应用镇痛剂。预防压疮 1、加强翻身;2、保持床面平整、干燥、无皱褶,防止擦破皮肤。3、保持皮肤清洁生活护理 提供各方面的生活照顾,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要求。饮食指导 伤后或手术后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机体营养代谢需要;鼓励病人多饮水,可防止便秘、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 心理护理 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适当介绍病情及医院的救治经验,使病人建立安全感,自觉配合治疗护理。 鼓励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使他树立生活信心和勇气。 预防便秘 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果胶成分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指导功能锻炼,做好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功能锻炼n单纯一处无合并伤: 术后一周内,可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和下 肢肌肉静态收缩及足踝活动,伤后一周可 进行半卧位及坐位。 术后23周根据全身情况,下床站立并缓慢 行走,逐日加大活动量。 术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 蹲。功能锻炼n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 术后无合并症者应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活 动。 术后2周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的 收缩锻炼。(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 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 僵硬) 术后3周床上进行髋关节的活动,先被动活动 ,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 术后68周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12 周逐渐锻炼弃拐负重步行(需在医生允许下进 行)。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性休克 2.后腹膜血肿 3.尿道损伤 4.膀胱损伤 5.直肠损伤 6.神经损伤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