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房宫小学 2014-2015 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案例一实施背景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西安市未央区阿房宫小学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阿房宫村徐徐绽放。本校师资队伍强大,学课建设合理,学校文化浓厚, 学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实践,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理念.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光临指导,同西安市未央区阿房宫小学一起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而努力.学校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在 19972014 年的十几年中,阿房宫小学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二)现实需要阿房宫小学始建于 1943 年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为阿房宫区域性校园,现有在职教师29 余人,教学班 12 个,在校学生 670 多人。学校在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无纸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4、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5、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5、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四、工作过程 (一)条件保障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信息化试点领导小组,校长郑小平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1、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西园新村小学校园网隶属于合肥市蜀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局域网。整个网站版面美观大方,色彩鲜明,运行速度流畅。校园网从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角度设置了各种栏目,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各栏目内容丰富、真实、科学,与网站主题联系紧密,能展示独有、独创性内容,动态内容能实时更新。我校在 2012 年参加校讯通后,老师只要在互联网上发短信给家长,家长们通过手机即可收阅和回复相关内容,实现家校沟通,教育互动,从而使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我校承接了 1 个区级课题,5 个级课题。我校课题网上囊括这些课题的课题简介、课题规划、研究动态、阶段总结、研究成果等内容,及时记录课题研究的点点滴滴,为课题研究记录了宝贵资料。我校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系统是集因特网、校园网、广播电视网于一体、多网合一的全数字化多功能系统、通过创建云图书馆,班级网页,班级 QQ 群、教师博客网、学校网络办公系统、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络化教学系统等网络平台,构建教育信息化校园。学校课题博客现有教师博客 127 人次,日志 74 篇,评论 726 条,留言 93 条。2、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外请专家,组织专题讲座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博客培训、课件制作培训、中电一体机培训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3、加强教学管理力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我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从教学、教研和课外活动入手,千方百计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强化软件应用。现在,阿房宫小学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待办事宜、校内邮件、日程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校园网建成以后,学校强力推进校园网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一周行事历的发布、公文流转全部通过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学校一直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的数字化,教导处和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有效辅助心理咨询、班会课、中队活动、家长会等常规德育工作。总务处在网上实行了校产公开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透明度。5、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特色品牌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阿房宫小学的老师们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办学以来,学校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和很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被评为 “未央区校园安全先进单位”、“未央区平安校园”。五、体会与思考追求卓越的阿房人深深懂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阿房宫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