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要求: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及 其运用;2、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线索,掌握商业 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作用;3、掌握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制度,了解我国商业 银行的特点和国际发展的新潮流;4、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重点掌握其资产负债 业务; 5、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管理理论的演变和发 展,并思考其对我国银行经营管理改革的意义。6、掌握货币乘数的概念及其作用、商业银行存款货 币的创造和创造过程。第五章第五章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教学内容: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第五章 商业银行3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P132)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多 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 能、综合服务的金融企业。现代银行的产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 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 ,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斗争,以维护新 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决定成立股份 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并规定英格兰银行向工商企 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利率为5%6%)。英格兰银行是 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 银行的诞生。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五章 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集中化趋势,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 全能化趋势,从分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 托)向混业经营过渡。电子化趋势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一)性质(P133-134):是特殊的企业,经营对象是货币 商品,活动的领域是货币信用领域。(二)职能(P134135)1、充当信用中介:商行的最基本职能,仅改变了货 币资本的使用权,聚集和分配资金,影响资源配置。2、充当支付中介:先于信用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信用工具的创造和信用量的创造。4、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五章 商业银行5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P136138)(一)单一银行制度(Unit Banking System)商业银行业务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 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二)总分支行制度(Branch Banking System)在大城市设立总行(一般在首都),并在该市及国 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总分支行制度优缺点 (P137) 。(三)银行持股公司制度(Banking Holding Company System)专以控制和收购一家或多家银行股票所组成的公司。(四)连锁银行制度(五)代理行制度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五章 商业银行6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P138)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开 展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一)自有资本1、自有资本定义(P138)2、自有资本构成股本(Equity Capital)、盈余(Surplus)、未分配利润(Undistributed Profit)、准备金(Reserve)和资本票据和债 券(Capital Note and Debenture)3、自有资本的功能 保护性功能、经营性功能和管理性功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7(二)各类存款(P139)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定期存款(Time Deposit)、 储蓄存款(Saving Deposit)(三)银行借款(P140)短期借款:主要有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转 贴现、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结算过程中的临时资金占用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二、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通过负债业务聚集起来的资 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一)现金资产(Cash Asset,P141):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包括库 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资金和托收未达款。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8(二)贷款(Loan,P141)贷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 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1、按贷款期限划分,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短期贷款、 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2、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划分,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抵 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3、按贷款对象的不同划分,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工 商业贷款、农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者贷款。4、按贷款质量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 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贷款的审查标准(三)贴现(Discount, P141)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9(四)证券投资(Securities Investment,P142)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对收益 证券的买卖(主要是国库券)。目的是增加银行资产的流 动性,增加银行的收益。三、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P143-144)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资产负债表 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四大类:传统的中间业务、担保 业务、承诺业务以及金融工具创新业务(表外业务的创 新)。 狭义的表外业务通常专指金融工具创新业务。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10(一)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1、结算业务(Settle)2、代理业务(Proxy):主要有代理收付款业 务、代保管业务和代客买卖业务。3、信托业务(Trust)4、租赁业务(Lease)融资性租赁(Financial Lease)、杠杆租赁 (Leveraged Lease)、操作性租赁(Operating Lease)、转租赁(Sub-lease)5、银行卡业务6、信息咨询服务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11(二)担保业务(Guarantee):承兑、担保、信用证等(三)承诺业务(Commitments)定义:可撤销承诺(如银行授信)和不可撤销承诺 (如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四)金融工具创新业务: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 易、互换交易等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讨论或思考:请用数据论证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是否合理。 如不合理,应如何优化其业务结构?案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第五章 商业银行12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P145-146)(一)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是指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 目的也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盈利性是评价银行经营水平的 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效益的最终体现。 (二)流动性: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 求的支付能力。具体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三)安全性: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在经营中尽量避免资产遭受损失,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四)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三者之 间既一致,又矛盾冲突。第三节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第五章 商业银行13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一)资产管理理论(Asset Management Theory)与管理方法1、定义(P146)20世纪60年代之前2、发展阶段(P147148)商业贷款理论:认为商行只适宜发放自偿性的短期 商业贷款,并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为基础,必须以真实票 据作抵押;问题是: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资金需要,资产结构单 一,以牺牲盈利为代价,也忽略了短期贷款自我清偿的外 部条件的变化。资产转换理论:认为银行可持有那些信誉高、期限 短、流动性强,易于出售的证券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这 样扩大了银行资产范围,增加了盈利,但在金融市场不稳 定时,则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第三节第五章 商业银行14预期收入理论:认为贷款的决策应根据借款人未来 的收入做出。如果借款人的收入不能保证,即使贷款期限 很短,也有风险。这样就为银行拓展长期贷款提供了理论 依据。但这种未来收入仅是一种预期,预期是否正确还需实 践检验,虽可增加银行盈利,但风险也增加了。资产管理的一般方法资金汇集法(Pool of Fund Approach)是20世纪304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普遍运 用的方法。其基本内容是把存款和各种来源的资金汇集起 来,然后再将这些资金在各种资产之间按优先顺序进行分 配。见下面资金汇集法简图第三节第五章 商业银行15第三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本金储蓄存款资本性债券第一准备第二准备贷 款其他证券银行资金来源资金汇集 银行资金运用资金汇集法简图 第五章 商业银行16资金分配法(The Funds Allocation Approach)是20世纪50年代作为资金汇集法的一种改进而在商业 银行资金管理被广泛运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现有资金分配到各类资产上时,应使这 些资金来源的周转速度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银行 的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第三节银行资金来源活期存款储备存款定期存款资本性债券 股金银行资金运用 第一准备第二准备贷款其他证券资金分配法简图第五章 商业银行17(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P148149)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保持银行的流动 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提高银行收益。这样银行为扩大 资产范围,可采取主动经营方式,以负债适应资产不断扩 张的要求,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增加盈利, 但因为竞争可能提高银行的资金成本,且一旦金融市场波 动,就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包括存款、购买、销售理论) 。(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P149)1、定义:认为商行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将资产 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综合管 理,使两方面保持协调,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 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2、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三性”并重第三节第五章 商业银行183、资产负债管理的一般方法:资金缺口管理法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预期未 来利率上升第三节固定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可变利率资产资产 负债资产 负债固定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可变利率负债可变利率资产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预期未 来利率下降 第五章 商业银行19第三节案例分析: 热潮骤降 银行遭遇“民企信贷尴尬” 我国地下信贷达八千亿 专家建议将其阳光化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 资金过剩困扰银行 金融机构存差已达到9.2万亿 讨论或思考:1、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种全球性现象?2、我国目前一方面银行流动性过剩,存差巨大;一 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这一问题?延伸阅读: 银行改革: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 两种银行改革思路检讨和中国实证思考:我国银行改革的两种思路: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 ,你支持哪一种改革思路?为什么?第五章 商业银行20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相关概念(P152)1、存款货币:也称支票存款,是指存在商业银行, 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2、原始存款:商行吸收现金和中央银行的支票所形 成的存款。3、派生存款:商行系统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资 产业务所形成的存款。4、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按照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 提留的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那部分存款。第四节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第五章 商业银行215、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准 备金。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P152)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银行机构众多,转帐制度发达,存款 可在不同银行多次流转三、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P152153)(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的假定前提(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