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广东省仲元中学广东省仲元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以及 A、B、C 最可能的物质依次是( )A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 B专一性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C专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2ATP 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B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 ATP 的速率增大C线粒体内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合成 ATPD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3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 ADP 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合成葡萄糖C线粒体中还原氢与氧结合生成水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4下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5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2 -6如图表示 ATP 的结构,其中表示高能磷酸键的是 ( )A B C D7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B水果贮存时,充入 N2和 CO2的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8关于如图所示光合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距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中不含镁元素B距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若实验过程中未添加碳酸钙,则离滤液细线较远的两条色素带会变窄D颜色为橙黄色的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9将一组小麦培养于含 C18O2的空气中,将另一组小麦培养于含18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两组最先出现含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 )A葡萄糖和 CO2 BC3和水 CC5和水 DC3和丙酮酸10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 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11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12如图甲为 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 3 -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BC 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 CO2浓度C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D当温度从 25 升高到 30 时,B 点将左移13参天大树和小草在细胞大小上并无差异,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B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C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也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14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加入 DNA 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15人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期时,染色体会向两极移动。正常情况下,下列对处于分裂后期细胞某一极染色体组成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2 个染色体组,46 条染色单体 B1 个染色体组,46 条染色体C无同源染色体,23 条染色单体 D无同源染色体,23 条染色体16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 4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DNA 分子数的两倍17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 4 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c 最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B细胞中含有4 条染色体的时间是 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D从 b 到 b 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18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19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下图。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 5 -明显增强的时期是 ( )20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21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段的细胞都含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cd 段的某一时期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 bc 段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是( )减数分裂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A B C D23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自外胚层。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6 -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乳腺细胞没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A B C D24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出各种组织或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万能细胞” 。如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是其细胞全能性的体现B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原因是它们各自的遗传物质不同C组织细胞的衰老受基因调控,但细胞的结构不发生改变D组织细胞的凋亡也受到基因的调控25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数已达 120 万。下列对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细胞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B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分散和转移C环境污染和烟草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D烟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26基因型为 Aa 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 )A雌 A雄 a11 B雌 A雄 a31C雄 A雄 a31 D雌 A雌 a1127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 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实验亲本表现型 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 511508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 1 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 AA,黄果为 aaC实验 2 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7 -D实验 3 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或 AA2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 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 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29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 YYSS 与白色甜玉米 yyss 杂交,在 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 80株,那么 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 )A160 株 B240 株 C320 株 D480 株30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aBbAB Ab aB ab配子间M种 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 型,P种表现型 12 3 1AA、a 与 B、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B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 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1131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C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3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机会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1111 33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 85、92、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DdYYRR BddYyRr CDdYyrr DDDYyRr34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 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