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位乡村女教师亲身经历乡村教育巨三位乡村女教师亲身经历乡村教育巨 大变化大变化她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漫长的坚守中,亲身经历了乡野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目睹“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正在成为现实。王月娥,胡安梅,宋芳蓉。三位女教师的泪与笑,让我们记住了乡村教育的昨天与今天。王月娥:告别风浪上摇橹的日子群山间云烟氤氲,山脚下的王英希望小学,孩子们嬉闹的笑声是那么无忧无虑。虽然地处国家级贫困县黄石阳新,这所小学却修建了漂亮的三层楼,有 25 名教职工、366名学生。多年前,它只有一名教师、20 多名学生,开办在库区的一个孤岛上,全靠校长王月娥以一叶小舟,撑起孩子们的明天。上世纪 80 年代,王月娥的学校设在山上的一间破庙,只有现在的办公室一半大,学生最少时只有三四人,最多时也不过十八九人。白天上课,晚上就把桌子并在一起睡觉。有时清晨醒来,她身边蜷着一条冰凉的蛇。如此艰苦的条件,令她几乎要放弃,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1994 年,王月娥被调到孤岛上的王英希望小学,每天都得驾着一条旧木船,接送住在周围岛上的 20 多名孩子上学、放学。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由于要兼任孩子们的教员、炊事员、保育员、交通员,乡亲们给她封了个绰号“四员” 。XX 年,学校迁到岸上。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这些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读书的学杂费、课本费全部免了。 ”40 岁出头的王月娥,回忆起自己 20 余年的从教生涯,感受非常深刻:以前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上学,现在还要求上好学。王月娥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普通话测试过了二级甲等,电子邮箱、博客、QQ 都在使用,每天还上网查资料,视野开阔多了。胡安梅:将欠账单埋在记忆深处XX 年的教师节,王月娥受邀赴京录节目时,认识了同行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桃园沟小学校长胡安梅。一个在风浪中撑起希望之舟,一个在深山里点燃不熄红烛,相似的经历使她们一见如故。1992 年,当了 22 年民办教师的胡德荣倒在讲台上,留给女儿胡安梅的只有一笔 960 元的欠账单,这是他为孩子们垫付的学杂费。初中刚毕业的胡安梅,接过了父亲的教鞭。几年下来,不仅没收回学生欠父亲的学费,账单上反而又增加了 700 多元。父女俩的感人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胡安梅用汇款设立了“胡安梅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民办教师。XX 年以来,董必武教育基金加入资助行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也拿出 10 万元帮助建校,此外每年捐款一万多元。在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桃园沟小学很早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以前,胡安梅几乎没有周末,总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劝说家长别让孩子辍学。现在相反,国家免除学杂费,家长的认识也有很大提高,主动来找老师落实孩子上学的事。 “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胡安梅笑言,不用再家访,人也清闲下来,许多人都说自己长胖了。新学期,桃园沟小学只有一个孩子入学,总共才 18 名学生。这让胡安梅觉得有点不习惯,可又觉得是个好事,说明农村的计划生育普及得好,留守学生也少了。过去家长们进城打工,多半把子女留下,从今秋起,城市义务教育也实现了免费,他们开始把孩子带在身边。宋芳蓉:走下海拔 1800 米的高山去年在全省党代会上,胡安梅再次见到了五峰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宋芳蓉,两人认识已有好几年。“经常有人把胡安梅认成我。 ”宋芳蓉觉得挺有趣,因为她们长得并不像。相象的是年龄和经历:两个生长在大山里的姑娘,相差仅一岁,都是初中毕业后走上讲台,在清苦的环境里,咬着牙一干就是十几年。15 岁的宋芳蓉当上顶坪小学的老师时,瘦瘦小小。一座低矮的吊脚楼,底层养着猪牛羊,上面用木板隔开两间小房,分别是教室和寝室。看到娃儿们个个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眼里却满是热切,她的心颤抖了。从那时起,在海拔 1800 米的高寒地区,她只身一人坚持办学 15 年。1996 年,胡锦涛为宋芳蓉的精神感动,个人捐资 XX 元,倡导成立“三坪希望基金” ,以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完成学业。XX 年,三坪希望小学整体搬迁到海拔 1100 米、交通较便利的茅坪村,并得到张家港市一家公司巨资援建。 “学校修得非常漂亮,是全县村级小学中最好的一所。其它办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 ”宋芳蓉欣喜地告诉记者,两年多以前,香港一家琴行捐给学校一架钢琴;去年 8 月,中科院计算机所又向学校捐赠了 22 台新电脑。宋芳蓉的坚守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记者韩晓玲)她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漫长的坚守中,亲身经历了乡野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目睹“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正在成为现实。王月娥,胡安梅,宋芳蓉。三位女教师的泪与笑,让我们记住了乡村教育的昨天与今天。王月娥:告别风浪上摇橹的日子群山间云烟氤氲,山脚下的王英希望小学,孩子们嬉闹的笑声是那么无忧无虑。虽然地处国家级贫困县黄石阳新,这所小学却修建了漂亮的三层楼,有 25 名教职工、366名学生。多年前,它只有一名教师、20 多名学生,开办在库区的一个孤岛上,全靠校长王月娥以一叶小舟,撑起孩子们的明天。上世纪 80 年代,王月娥的学校设在山上的一间破庙,只有现在的办公室一半大,学生最少时只有三四人,最多时也不过十八九人。白天上课,晚上就把桌子并在一起睡觉。有时清晨醒来,她身边蜷着一条冰凉的蛇。如此艰苦的条件,令她几乎要放弃,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1994 年,王月娥被调到孤岛上的王英希望小学,每天都得驾着一条旧木船,接送住在周围岛上的 20 多名孩子上学、放学。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由于要兼任孩子们的教员、炊事员、保育员、交通员,乡亲们给她封了个绰号“四员” 。XX 年,学校迁到岸上。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这些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读书的学杂费、课本费全部免了。 ”40 岁出头的王月娥,回忆起自己 20 余年的从教生涯,感受非常深刻:以前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上学,现在还要求上好学。王月娥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普通话测试过了二级甲等,电子邮箱、博客、QQ 都在使用,每天还上网查资料,视野开阔多了。胡安梅:将欠账单埋在记忆深处XX 年的教师节,王月娥受邀赴京录节目时,认识了同行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桃园沟小学校长胡安梅。一个在风浪中撑起希望之舟,一个在深山里点燃不熄红烛,相似的经历使她们一见如故。1992 年,当了 22 年民办教师的胡德荣倒在讲台上,留给女儿胡安梅的只有一笔 960 元的欠账单,这是他为孩子们垫付的学杂费。初中刚毕业的胡安梅,接过了父亲的教鞭。几年下来,不仅没收回学生欠父亲的学费,账单上反而又增加了 700 多元。父女俩的感人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胡安梅用汇款设立了“胡安梅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民办教师。XX 年以来,董必武教育基金加入资助行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也拿出 10 万元帮助建校,此外每年捐款一万多元。在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桃园沟小学很早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以前,胡安梅几乎没有周末,总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劝说家长别让孩子辍学。现在相反,国家免除学杂费,家长的认识也有很大提高,主动来找老师落实孩子上学的事。 “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胡安梅笑言,不用再家访,人也清闲下来,许多人都说自己长胖了。新学期,桃园沟小学只有一个孩子入学,总共才 18 名学生。这让胡安梅觉得有点不习惯,可又觉得是个好事,说明农村的计划生育普及得好,留守学生也少了。过去家长们进城打工,多半把子女留下,从今秋起,城市义务教育也实现了免费,他们开始把孩子带在身边。宋芳蓉:走下海拔 1800 米的高山去年在全省党代会上,胡安梅再次见到了五峰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宋芳蓉,两人认识已有好几年。“经常有人把胡安梅认成我。 ”宋芳蓉觉得挺有趣,因为她们长得并不像。相象的是年龄和经历:两个生长在大山里的姑娘,相差仅一岁,都是初中毕业后走上讲台,在清苦的环境里,咬着牙一干就是十几年。15 岁的宋芳蓉当上顶坪小学的老师时,瘦瘦小小。一座低矮的吊脚楼,底层养着猪牛羊,上面用木板隔开两间小房,分别是教室和寝室。看到娃儿们个个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眼里却满是热切,她的心颤抖了。从那时起,在海拔 1800 米的高寒地区,她只身一人坚持办学 15 年。1996 年,胡锦涛为宋芳蓉的精神感动,个人捐资 XX 元,倡导成立“三坪希望基金” ,以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完成学业。XX 年,三坪希望小学整体搬迁到海拔 1100 米、交通较便利的茅坪村,并得到张家港市一家公司巨资援建。 “学校修得非常漂亮,是全县村级小学中最好的一所。其它办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 ”宋芳蓉欣喜地告诉记者,两年多以前,香港一家琴行捐给学校一架钢琴;去年 8 月,中科院计算机所又向学校捐赠了 22 台新电脑。宋芳蓉的坚守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记者韩晓玲)她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漫长的坚守中,亲身经历了乡野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目睹“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正在成为现实。王月娥,胡安梅,宋芳蓉。三位女教师的泪与笑,让我们记住了乡村教育的昨天与今天。王月娥:告别风浪上摇橹的日子群山间云烟氤氲,山脚下的王英希望小学,孩子们嬉闹的笑声是那么无忧无虑。虽然地处国家级贫困县黄石阳新,这所小学却修建了漂亮的三层楼,有 25 名教职工、366名学生。多年前,它只有一名教师、20 多名学生,开办在库区的一个孤岛上,全靠校长王月娥以一叶小舟,撑起孩子们的明天。上世纪 80 年代,王月娥的学校设在山上的一间破庙,只有现在的办公室一半大,学生最少时只有三四人,最多时也不过十八九人。白天上课,晚上就把桌子并在一起睡觉。有时清晨醒来,她身边蜷着一条冰凉的蛇。如此艰苦的条件,令她几乎要放弃,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1994 年,王月娥被调到孤岛上的王英希望小学,每天都得驾着一条旧木船,接送住在周围岛上的 20 多名孩子上学、放学。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由于要兼任孩子们的教员、炊事员、保育员、交通员,乡亲们给她封了个绰号“四员” 。XX 年,学校迁到岸上。 “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这些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读书的学杂费、课本费全部免了。 ”40 岁出头的王月娥,回忆起自己 20 余年的从教生涯,感受非常深刻:以前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上学,现在还要求上好学。王月娥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普通话测试过了二级甲等,电子邮箱、博客、QQ 都在使用,每天还上网查资料,视野开阔多了。胡安梅:将欠账单埋在记忆深处XX 年的教师节,王月娥受邀赴京录节目时,认识了同行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桃园沟小学校长胡安梅。一个在风浪中撑起希望之舟,一个在深山里点燃不熄红烛,相似的经历使她们一见如故。1992 年,当了 22 年民办教师的胡德荣倒在讲台上,留给女儿胡安梅的只有一笔 960 元的欠账单,这是他为孩子们垫付的学杂费。初中刚毕业的胡安梅,接过了父亲的教鞭。几年下来,不仅没收回学生欠父亲的学费,账单上反而又增加了 700 多元。父女俩的感人事迹传开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胡安梅用汇款设立了“胡安梅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民办教师。XX 年以来,董必武教育基金加入资助行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也拿出 10 万元帮助建校,此外每年捐款一万多元。在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桃园沟小学很早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以前,胡安梅几乎没有周末,总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劝说家长别让孩子辍学。现在相反,国家免除学杂费,家长的认识也有很大提高,主动来找老师落实孩子上学的事。 “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胡安梅笑言,不用再家访,人也清闲下来,许多人都说自己长胖了。新学期,桃园沟小学只有一个孩子入学,总共才 18 名学生。这让胡安梅觉得有点不习惯,可又觉得是个好事,说明农村的计划生育普及得好,留守学生也少了。过去家长们进城打工,多半把子女留下,从今秋起,城市义务教育也实现了免费,他们开始把孩子带在身边。宋芳蓉:走下海拔 1800 米的高山去年在全省党代会上,胡安梅再次见到了五峰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宋芳蓉,两人认识已有好几年。“经常有人把胡安梅认成我。 ”宋芳蓉觉得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