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小提琴家兼作曲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小提琴家兼作曲 家克赖斯勒家克赖斯勒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克赖斯勒克赖斯勒(Fritz Kreisler)1875 年 2 月 2日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位名医,也是业余的狂热的小提琴家,因此小克赖斯勒四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就开时学习小提琴。之后在奥伯(Jacques Auber)的指导下,他七岁时便获得维也纳音乐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许入学 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他在那里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并与布鲁克纳学习乐理共三年的时间。九岁举行第一场演出,并空前地在十岁获得第一名成绩。之后他前往巴黎音乐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 的老师马萨(J. L. Massart)继续学习小提琴。1887 年与四位都较他年长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首奖毕业,当时他年仅 12 岁, 从此在琴艺上就不曾接受其它老师的指导。十三岁时 他曾经伴随一位著名的钢琴家罗森塔(Moriz Rosenthal)到美国旅行演奏,可是当时的焦点,显然是在年长得多的罗森塔身上。这位稚龄的小提琴家,只被看成称职的伴奏而已。这和一般钢琴只是小提琴的伴奏反其道而行。之后的十余年间,克赖斯勒遵从父亲的旨意,继续留在维也纳研习医学,准备继承父业,他甚至没有继续练琴。所幸这样一位音乐奇才,上天是不会让他埋没太久的。一八九六年,他再度拾起小提琴,重新开始演奏生涯。在一八九九年,柏林爱乐的一个演奏会上,克赖斯勒应指挥尼基许(Arthur Nikisch)之邀,粉墨登场。当时在场的听众之一,正是易沙意 (Eugene Ysaye) 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1858-1931)。他对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的琴艺大为赞赏,他的音乐界的朋友,即使没有听过克赖斯勒的演奏,也绝对相信易沙意的鉴赏力,口碑就此传开。接下来的数年间,克赖斯勒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有朝医学及美术方面发展的举动,但在无法忘情小提琴的情况下,再度重返乐坛。1901 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则大获成功。1902 年他娶了 Harriet Lies,Harriet Lies 是美国人,她在克赖斯勒的音乐生涯上是一个最大的推手,克赖斯勒本身是个很不积极的人,个性随合也从来不主动争取演出机会,甚至还考虑要在乐团中当小提琴手以养家糊口,不过 Harriet Lies 却是个精明能干的女性,她积极交涉主动争取克赖斯勒的演出机会,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将他挤身进入大牌的行列,还成了七十八转唱片的开路先锋,如果没有 Harriet Lies,可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克赖斯勒。罐头音乐(即当时的唱片业)发展也由于歌王卡罗素和他的支持,使得其它音乐家积极的跟进而蓬勃发展。1914 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克赖斯勒返回奥国加入了陆军,但不就就因伤退伍 而举家迁徙美国,原本希望继续他的演奏事业,却因当时反德情绪高昂,连带影响到原是奥国人的他,他只好暂且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活动。战后,在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阻挠之下,他仍然顺利地重新开始了演艺事业,并且回到维也纳定居。纳粹统治德国时,他挺身反抗,拒绝在德国演出。德国政府为了报复,也禁止演出和贩卖克赖斯勒的唱片及作品。1925 年,Victor 唱片公司(RCA 的前身)和克赖斯勒签了一纸五年七十五万美元的合约。这个数目可是七十年前的币值,计算通货膨胀和物价,现在的价值应该超过好几百倍了!1939 年移民法国,成为法国公民。二次大战爆发,法国沦陷,他又移民到美国,多次举办义演,支助欧战。此时他已经接近七十高龄了。1941 年他在纽约街头漫步时遭 卡车撞伤而不省人事,音乐界一度认为他没有希望重返舞台。然而一年后他就重返乐坛,演奏门德尔颂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且技不减当年。海菲兹是被公 认的小提琴家之王,但他也承认能当得起“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的称号的是克赖斯勒,如果说他的演奏超凡入圣也不为过。 有这么一个传说:海菲兹和克赖斯勒和另外两位小提琴 家一同搭乘火车旅行,中途有人送上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其它两位小提琴家都不敢接信,把它交给海菲兹,他也以为这封信一定是给他的,但为了敬老先让克赖斯勒拆看,原来果然是给克赖斯勒的,海菲兹庆幸自己没有造次,从此更努力练琴。 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个传闻,但它说明了克赖斯勒的地位,连海菲兹也有所不及 。克赖斯勒有个著名的特性,就是他从来不练琴。除了全新的曲目他会视谱走几遍以外,其它的曲子只有在预演时才会和伴奏商量一下诠释。音阶和琶音这些其它小提琴家的例行功课,他是绝对不做的。他的记忆力奇佳,传说有次他到日本演奏,应邀演奏许多他多年未曾碰过的奏鸣曲,他只和伴奏每首预演一次,就全凭记忆上台,做出完美无瑕的演出。经常和他搭档的钢琴家拉赫-曼尼诺夫曾经略带醋意地说:“他上台的机会那么多,根本不用练琴了嘛!”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克赖斯勒克赖斯勒(Fritz Kreisler)1875 年 2 月 2日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位名医,也是业余的狂热的小提琴家,因此小克赖斯勒四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就开时学习小提琴。之后在奥伯(Jacques Auber)的指导下,他七岁时便获得维也纳音乐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许入学 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他在那里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并与布鲁克纳学习乐理共三年的时间。九岁举行第一场演出,并空前地在十岁获得第一名成绩。之后他前往巴黎音乐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 的老师马萨(J. L. Massart)继续学习小提琴。1887 年与四位都较他年长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首奖毕业,当时他年仅 12 岁, 从此在琴艺上就不曾接受其它老师的指导。十三岁时 他曾经伴随一位著名的钢琴家罗森塔(Moriz Rosenthal)到美国旅行演奏,可是当时的焦点,显然是在年长得多的罗森塔身上。这位稚龄的小提琴家,只被看成称职的伴奏而已。这和一般钢琴只是小提琴的伴奏反其道而行。之后的十余年间,克赖斯勒遵从父亲的旨意,继续留在维也纳研习医学,准备继承父业,他甚至没有继续练琴。所幸这样一位音乐奇才,上天是不会让他埋没太久的。一八九六年,他再度拾起小提琴,重新开始演奏生涯。在一八九九年,柏林爱乐的一个演奏会上,克赖斯勒应指挥尼基许(Arthur Nikisch)之邀,粉墨登场。当时在场的听众之一,正是易沙意 (Eugene Ysaye) 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1858-1931)。他对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的琴艺大为赞赏,他的音乐界的朋友,即使没有听过克赖斯勒的演奏,也绝对相信易沙意的鉴赏力,口碑就此传开。接下来的数年间,克赖斯勒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有朝医学及美术方面发展的举动,但在无法忘情小提琴的情况下,再度重返乐坛。1901 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则大获成功。1902 年他娶了 Harriet Lies,Harriet Lies 是美国人,她在克赖斯勒的音乐生涯上是一个最大的推手,克赖斯勒本身是个很不积极的人,个性随合也从来不主动争取演出机会,甚至还考虑要在乐团中当小提琴手以养家糊口,不过 Harriet Lies 却是个精明能干的女性,她积极交涉主动争取克赖斯勒的演出机会,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将他挤身进入大牌的行列,还成了七十八转唱片的开路先锋,如果没有 Harriet Lies,可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克赖斯勒。罐头音乐(即当时的唱片业)发展也由于歌王卡罗素和他的支持,使得其它音乐家积极的跟进而蓬勃发展。1914 年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克赖斯勒返回奥国加入了陆军,但不就就因伤退伍 而举家迁徙美国,原本希望继续他的演奏事业,却因当时反德情绪高昂,连带影响到原是奥国人的他,他只好暂且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活动。战后,在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阻挠之下,他仍然顺利地重新开始了演艺事业,并且回到维也纳定居。纳粹统治德国时,他挺身反抗,拒绝在德国演出。德国政府为了报复,也禁止演出和贩卖克赖斯勒的唱片及作品。1925 年,Victor 唱片公司(RCA 的前身)和克赖斯勒签了一纸五年七十五万美元的合约。这个数目可是七十年前的币值,计算通货膨胀和物价,现在的价值应该超过好几百倍了!1939 年移民法国,成为法国公民。二次大战爆发,法国沦陷,他又移民到美国,多次举办义演,支助欧战。此时他已经接近七十高龄了。1941 年他在纽约街头漫步时遭 卡车撞伤而不省人事,音乐界一度认为他没有希望重返舞台。然而一年后他就重返乐坛,演奏门德尔颂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且技不减当年。海菲兹是被公 认的小提琴家之王,但他也承认能当得起“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的称号的是克赖斯勒,如果说他的演奏超凡入圣也不为过。 有这么一个传说:海菲兹和克赖斯勒和另外两位小提琴 家一同搭乘火车旅行,中途有人送上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其它两位小提琴家都不敢接信,把它交给海菲兹,他也以为这封信一定是给他的,但为了敬老先让克赖斯勒拆看,原来果然是给克赖斯勒的,海菲兹庆幸自己没有造次,从此更努力练琴。 这个故事或许只是个传闻,但它说明了克赖斯勒的地位,连海菲兹也有所不及 。克赖斯勒有个著名的特性,就是他从来不练琴。除了全新的曲目他会视谱走几遍以外,其它的曲子只有在预演时才会和伴奏商量一下诠释。音阶和琶音这些其它小提琴家的例行功课,他是绝对不做的。他的记忆力奇佳,传说有次他到日本演奏,应邀演奏许多他多年未曾碰过的奏鸣曲,他只和伴奏每首预演一次,就全凭记忆上台,做出完美无瑕的演出。经常和他搭档的钢琴家拉赫-曼尼诺夫曾经略带醋意地说:“他上台的机会那么多,根本不用练琴了嘛!”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克赖斯勒克赖斯勒(Fritz Kreisler)1875 年 2 月 2日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位名医,也是业余的狂热的小提琴家,因此小克赖斯勒四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就开时学习小提琴。之后在奥伯(Jacques Auber)的指导下,他七岁时便获得维也纳音乐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许入学 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他在那里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并与布鲁克纳学习乐理共三年的时间。九岁举行第一场演出,并空前地在十岁获得第一名成绩。之后他前往巴黎音乐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 的老师马萨(J. L. Massart)继续学习小提琴。1887 年与四位都较他年长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首奖毕业,当时他年仅 12 岁, 从此在琴艺上就不曾接受其它老师的指导。十三岁时 他曾经伴随一位著名的钢琴家罗森塔(Moriz Rosenthal)到美国旅行演奏,可是当时的焦点,显然是在年长得多的罗森塔身上。这位稚龄的小提琴家,只被看成称职的伴奏而已。这和一般钢琴只是小提琴的伴奏反其道而行。之后的十余年间,克赖斯勒遵从父亲的旨意,继续留在维也纳研习医学,准备继承父业,他甚至没有继续练琴。所幸这样一位音乐奇才,上天是不会让他埋没太久的。一八九六年,他再度拾起小提琴,重新开始演奏生涯。在一八九九年,柏林爱乐的一个演奏会上,克赖斯勒应指挥尼基许(Arthur Nikisch)之邀,粉墨登场。当时在场的听众之一,正是易沙意 (Eugene Ysaye) 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1858-1931)。他对这位年轻的小提琴家的琴艺大为赞赏,他的音乐界的朋友,即使没有听过克赖斯勒的演奏,也绝对相信易沙意的鉴赏力,口碑就此传开。接下来的数年间,克赖斯勒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有朝医学及美术方面发展的举动,但在无法忘情小提琴的情况下,再度重返乐坛。1901 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则大获成功。1902 年他娶了 Harriet Lies,Harriet Lies 是美国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