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牌头中学牌头中学 2017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历史高三历史 2017.11.22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这一内容体现了A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秩序C儒家学派的伦理纲常思想 D诸侯国经济实力的大小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2右图是 2016 年 5 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土地私有 B铁犁牛耕C自给自足 D耕织结合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考点:中国古代科技:造纸术的发展、改进和影响4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D.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5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2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A中央政府精兵简政 B君主专制的加强C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D国家权力的下移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6如右图为徐渭名作榴实图 ,画中的狂草自题诗是“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据此可知,该画作A追求诗书画相结合B体现神形兼备C表现手法灵活多变D意在借物抒情考点: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7总的来说,每个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就土地面言,初期土地较分散在自耕农手中,后期不断集中到地主手中B. 就税收而言,初期自耕农少税收少,后期自耕农多税收多C. 就机构而言,初期官僚机构精简有效,后期官员文化水平下降D. 就统治者而言,初期汲取前朝灭亡节俭勤政,后期没有教训可借鉴导致奢侈惰政考点: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8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 “商贾、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 。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A.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 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D. 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9.1930 年 2 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 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 B. 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C. 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3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0在对外交往中,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 10 年, “天朝”50 余次,“中国”不满 10 次;道光十六年(1836 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 次, “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天朝”6 次, “中国”14 次, “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考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顺乎世界之潮流11数据显示,1919 年 6 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 2769 万元减至1405 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 460 万元。对此合理的的解释是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考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2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A. 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 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 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 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考点:顺乎世界之潮流13近代某一思想家认为:圣贤之道并不鼓励发展人民的能力,反而抑制其重要活动力的自由施展;传统统治者们也鼓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他认为,这些都违反了西方通过提高人类能力与智力来加速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原则。此思想家最可能是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康有为 D. 严复考点:顺乎世界之潮流14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考点:三大改造152017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的新区建设堪比当4年的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当时,经济特区被誉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全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其中最成功的是A深圳 B珠海C汕头D厦门考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16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 21 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考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17在古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法和法律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法来自正义,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来自权威机关制定出来的规则,包括“限制和禁令” 。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 ”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 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C. 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考点:罗马人的法律18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德卫普和英国的伦敦逐渐取代地中海地区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主要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C工业革命开展 D自由主义的深刻影响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9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 ”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考点:法国启蒙思想 卢梭的政治主张201787 年 6 月 4 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5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 ”为此,新成立的美国A采用共和政体 B颁布成文宪法 C修改邦联制度 D构建分权体制考点:美国 1787 年宪法2120 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该作家主张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 B. 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 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D. 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考点: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222016 年 6 月,LIGO 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沸腾。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 。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自由落体定律考点:相对论23右图所示事件带来的结果是:A阿拉曼战役胜利 B世界反法斯联盟的建立C意大利投降 D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考点:二战的结束 意大利投降24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考点:罗斯福新政25右图是一幅关于全球化的漫画,据此6推断漫画作者认为全球化A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机遇B由发达国家主导C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D威胁到人类生存考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26 【加试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20 世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 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 2011 年为 42%,2013 年为 31%。这说明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价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C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D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 史学理论27 【加试题】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这表明路德A维护上帝权威B主张因信称义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考点:宗教改革28 【加试题】1876 年爱迪生创办了第一个工业实验室。随后,1889 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1900 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1902 年杜邦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生产后勤、资金拥有者密切结合起来。这些工业实验室的成立A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B催生了各类垄断组织C导致了“新经济”的兴起 D阻碍了科学理论创新考点:人类文明的引擎 电气、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应用29 【加试题】史学家评论道:“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 ”据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