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 区域地理 邓 中亚“ 说 课 例 精 品 设 计 晶 重庆市 南开 中学( 4 0 0 0 3 0) 中亚是世界地理教材中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 中复习阶段 ,更加侧重将各独立要素整合成整体知识 框架。 本节课是高中复习课, 意在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 的相 关联 系 ,理解位 置对 于 自然地 理环境 和人 文地理 环境的影响, 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 一、说教材和学生 中亚是区域地理中亚洲第四部分教学内容。通过 前三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推理分析某区域地 理特征的一般方法 , 即分析位置和范围 、 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 特征 。 二 、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第一 , 虽然 学生已初步具备推理分析某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 法,中亚深居 内陆的地理位置是否会引起其它地理要 素的变化?因此, 学习方法上的继承和学习内容上的突 破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第一重点。 第二 , 学生刚刚接触 区域地理, 往往只能单一 、 片面地了解地理知识的某一 部分 , 很难在思维中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脉络体系。因 此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角度去分析位置 、 自然 、 人文 方面的内在联系, 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第二重点。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线索提供者 和思维引导者,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需做两件 事 : 一是画简图。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学生将教 师给出的各种复杂图文材料加工成简图,学会用地理 语言分析问题。二是找联系。各要素串联 , 形成中亚完 整的联系, 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 四、 说教 学过程 1 中亚范 围及地理 位置 介绍中亚范围时 , 主要通过贴图游戏完成。 先将中 亚五国的国名进行排列 ,从而熟悉五国的相对地理位 置。再将中国、 蒙古 、 俄罗斯、 阿富汗、 伊朗等国名摆在 相应位置 , 从而理解中亚周边邻国。最后 , 请学生找出 四根重要的经纬线, 框住五国, 从而了解 中亚的经纬度 理轰育 2 0 1 7 年第4 期 位置。 介绍中亚位置时, 主要通过“ 古丝绸之路 、 亚欧大 陆桥 、 丝绸之路经济带” 等图片的展示 , 让学生理解中 亚 自古便是亚洲大陆陆上交通的“ 核心位置” 。 2 中亚自然地理特征 介绍中亚自然地理特征时, 主要通过五个国家的国 徽图案展开。 通过东部吉尔斯坦和东南部塔吉克斯坦国 徽中的雪山符号, 推测出东南部为高原山地。通过乌兹 别克斯坦等三个国家国徽中的红 E l , 推测出温带大陆性 气候降水少 、 日照强等特征。 通过吉国 、 塔国的雪山和乌 国的河流 , 理解冰雪融水、 阿姆河 、 锡尔河对中亚的重要 影响。另一方面, 让学生将各种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要 素画成简图,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如图 1 、 图2 ) 。 图 1 图 2 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例如, 讲解地形时,可让学生通过板块构造学说思考地形与 位置的关系。 讲解气候时, 一方面重点分析中亚干旱气 候与位置 、 地形的联系。 另一方面在整个干旱的大背景 下, 分析中亚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 , 理解微观地形 、 位 置对干湿差异的影响。 讲解河流时, 还可复习河流的性 l 9 课 倒 椿 品 给冰 文水系 这部分教学侧重让! 等。 温故知新、 彼此联系。 总之, 理解中亚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 3 中亚人文地理特征 介绍中亚人文地理特征时,主要通过五个 国家的 国徽颜色展开。 这部分教学过程中, 教师展示中亚经济 图, 找到国徽颜色和中亚经济事物之间的联系。 如果概 括五国国徽的色彩 , 可用“ 蔚蓝 、 金黄 、 雪 白、 深绿 、 暗 黑” 来概括, 分别对应中亚的“ 蔚蓝水源、 金黄小麦 、 雪 白棉花 、 绿色草场、 黑色能源” , 理解气候对于中亚作物 种类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水源的重要性及过度引水灌 溉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阐述中亚能源输出对本国及 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这部分教学让学生 发现 ,中亚人文地理特征也深深打上 自然地理特征的 烙印。最后可将本节课 的知识简单概括为地理歌谣如 下 : 中亚有五国, 哈塔吉乌土 ; 欧亚铁路桥 , 丝绸之路 古 ; 五 国内陆居 , 高原平原主 ; 气候多干旱 , 卡拉沙漠 著 ; 河湖多内流 , 灌溉 引阿姆 ; 产棉世第三 , 白金之 国 乌 ; 矿产储量大 , 煤铁油气富。 五 、 说教学反思 通过中亚的教学 , 笔者思考更多的是 , 什么样的课 可以成为一堂好课。 总结几点如下。 有效化繁为简 , 帮助记忆。 地理知识错综复杂, 如何化繁为简 , 更有利于 学生记忆?本节课的简图和歌谣是个尝试, 简单的图文 对于加强学生记忆非常有帮助。 有料授之于鱼不如 授之于渔。今后的地理教学过程中, 还会面临更多的大 洲和区域 ,不可能将世界的每个 一 地方像记流水账一样 ,讲述给学 : 生 , 这样的教学是繁冗的, 也是无 效的, 需要给学生创设知识情景,- 教会分析方法, 体会推理乐趣, 让 学生 自己学会“ 捕鱼” , 从特殊地 : 区扩展延续到其它地区的分析。: 有 用学 习对 生活 有用 的地 : 理。简单的国徽背后 , 不论是图案 : 还是颜色,都蕴含了深深 的地理 : 奥秘。“ 学科素养 ” 是新课程改革 : 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 与此相应 ,: 各学科 课程标准 都将“ 培养未 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 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 目标。本 节课 , 学生通过观察、 讨论、 分析、 归纳等环节, 掌握了地 理知识 、 归纳了地理方法 、 提高了地理能力 、 培养了地理 意识 、 建立了地理情感。 而这些地理素养, 必将使学生终 生受益。 六、 说板书板图( 如 图 3 ) 专家点评 : 中亚地理是世界地理教 学中的一节重 头戏 ,这源 自中亚特殊地 理位置 而产生 的鲜明地 理特 征 。 一 堂好 的说课 设计 , 与教 师深厚的地理 专业基础及 教学基本功密切相关。本课是在严格遵守教 学法则基 础上, 叉匠心独运 , 跳 出常规思维设计的一堂有亮点的 好课。亮点一理念新颖, 执教者明确提 出“ 三有说 ” : 有 效化繁为简, 帮助记忆; 有料授之 于鱼不如授 之于渔;有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以学生为 本。“ 三有说” 的理念清晰正确 , 成为备课总指针。本课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线索与材料都被布局得恰到好处, 使课程有 了活的灵魂。亮点二主线明晰, 执教者抓住当 地地理总特征 , 用中亚五国国徽作为问题切入 口, 将 中 亚的位置、 特征、 成因、 发展等主要地理问题巧妙 串联, 使教学内容既忠实于教材 , 又超越教材, 是一种难得的 教学境界, 值得嘉许。亮点三方法灵活, 执教者充分尊 重学生, 因材施教 , 多种教 学方法并用, 既不排斥传统 , 又注重新方法使用, 如 自编地理歌谣帮助学生识记。 执 教者板书设计 图文并重, 大气整洁, 也定会使本课生色 加 分 。( 重 庆市 南开 中学地理教研 组 长、 地 理 高级教 师 杨 清 ) 匝匦匦圈区匦 理轰育 2 0 1 7 年第4 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