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 大阅读答题技巧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 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 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 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 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 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 答 题 技巧 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 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 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 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 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 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 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 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 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 数。 忠实于语言规则(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3)要通:不要有语病(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 省略句和问句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选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 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 有效区域。 明确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 ,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 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 ,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 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 ,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 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 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 ,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 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 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 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 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 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答 题 注 意 点:1、作答时不能用描写或比喻、拟人的句子 作为答案。因为这种语言的表意是间接的甚至是 模糊的,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问题。2、综合分析回答不要太抽象,要点明其手 法或作用。3、概括要点时,要尽量分条作答,看分答 点,一般4分至少2点,6分至少3点,一定要分点 陈述。4、尽量利用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或摘取 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5、一般来说,解答本题的时间可安排为20分 钟左右,阅读文本的时间累计占答题时间的一半 左右。解 题 示 例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第一步:定内容,定文体 1定内容。题目江南的冬景,读 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的开头结尾部分 ,可知这篇文章正如题目,写的是江南的 冬景。读作者郁达夫,联想学过的郁 达夫的故都的秋,从而略推本文的风 格。 2定文体。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 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在下一步的 研读中,就要注意体会江南的冬景有什么 特点,从而确定作者的感情,即文章的主 旨。 第二步:定结构、定中心、定特点 3定结构。本文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 ,开头写的却是北国的冬景,接着写江南 的冬景之美,从地质到河港到一天中冬景 的变化。即:北国之冬景江南的冬景 :地质,河港,一天中冬景的变化。 4定中心。文章中并无直接地抒发感情 的句子,但从作者对景色的描写中,能够 体会出作者对江南的冬景的喜爱之情,联 系故都的秋的描写手法,可知这种喜 爱之情就是文章的主旨。 5定特点。文章借景抒情,完全把情融 于景中,这就是本文的特点。 第三步:审题干、定区位;抓语词、定重点;多联想、定答 案 1(1)作者认为冬景有“一种特殊的情调”,如果用文 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应是_ 。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找到需要找的句子,在文章 的第三自然段的最后。 B抓语词,定特点。读句子“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 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 ,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这是一个判断句,抓住其中 “便是”这个词,答案显然就在其后面。 C多联想,定答案。根据以上的分析,注意字数问题, 确定答案为:明朗。 (2)作者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 ”,“这一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找到原文,在文章的第五自 然段,句中有一个重要的指示代词“这一个”,这 说明关于“怎样的境界”的问题,应从前面的段落中去 寻找。 B抓语词,定特点。 原句所在的第五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末尾有“又是一种说 不出的悠闲境界”的句子,这其中的“悠闲”很显然是关 于“怎样的境界”的问题的关键词,画出来。 “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的后面都是描写性的话 ,直到“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显然都是在解说“悠闲” 的,没有重点词。而接下来的一句“若再要点景致进去 ”中有“再”则说明后面的“景致”也是“境界” 的一部分,将“景致”画出。是什么景致呢,从后文看, 地方乡村;时间傍晚。则这种景致可总结为“乡 村晚景”。 “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句中还有一个重点连词 “又是”,说明关于“境界”,前面应还有内容。到上一 段中,我们可以找到与“境界”有关的一些语词,分别画 出来,它们是“感不到岁时的肃杀”,“一种莫名其妙的 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以上按文序画出的重点语词有:感不到岁时的肃杀、一种 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悠闲、乡村晚景(乡村的 傍晚景致)。 c多联想,定答案。根据以上的分析,将上面画出的词 连词成句,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注意字数问题, 则得出答案:悠闲地、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2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这样安排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1)这是采用了_的写作手法。(不超过8字)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从题干中可知,作者描写北国的冬天的内 容在文章的开头,且问的是写作手法方面的。这就给了我们答题的方向 ,应从“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景”之间的关系着手找答案。 B抓语词,定特点。读原文可知,写北国在前,写江南在后且全文 写的是江南的冬景,“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景”之间不是平等关系, 江南为主,北国为副。江南温暖,北国寒冷。 C多联想,定答案。根据以上的分析,联想前面关于文章表现手法的 内容,可知这里采用的是衬托手法,且是衬托手法中的反衬。得出答案 :衬托(反衬)。 (2)这样安排的目的是_。(不超 过25个字)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基本同上一题。这一题实际上问的就是文 章使用衬托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B抓语词,定特点。同上一题。 C多相联,定答案。根据前面的分析,联想上面的衬托手法的表达作 用是: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结合问“ 作用目的”时的答题方式: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具体的表达效果。得出 答案为:运用反衬突出江南冬日的生机,表达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 情。 3在江南“感不到岁时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不超过40个字)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在文章的 第四自然段,很显然答案就在这一句的前后的段落中。字数 的限制是40,这说明要找的内容较多,可能有多个方面。 B抓语词。定特点。在区位中,找有关的内容,并画出来 。依次可以画出这样的一些句子: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 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 也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草色顶多成了赭色, 根边总带点绿意。另外,前面第二自然段中也有重要的两句 ,即:寒风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太阳一上 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 C多联想,定答案。根据以上分析,注意字数的限制,得 出答案:江南之冬,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色 不枯;太阳出来,鸟雀吱叫,生机遍地。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三项是( ) A作者在赞美江南冬景的同时,仍旧留念北方的 最惠季节秋。 B江南的冬季冷不过一两日,太阳一出来,就温 暖如春。 C描写江南日暮雪景的四句引诗,按照时间顺序 ,写出了江南雪景的美丽。 D江南的冬天微风和煦,枝头总挂着花朵,到处 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 E江南的冬天空气湿度大,微雨中的小酒店让人 感到悠闲。 F最后一段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面概括了江南 冬夜的特点。 解析:A审题干,定区位。题干中说是对文章的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从文章主旨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从而确 定思考方向。题干中让找“正确的三项”,则根据选项中 的内容,找出错误的再排除。 B抓语词,定特点。分别分析六个选项,注意其中的 判断句和一些重要的词(或表感情,或表范围)。A项中 说“仍旧留念北方的最惠季节秋”,这是一个判断句 ,站在文章主旨的高度,全文写的是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之情,其情不在“北方”,更不是秋季,故本项错误。D 项中说“枝头总挂着花朵,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 结合原文,站在文章主旨的高度,文章描写的江南的冬 景是“无肃杀的”“含蓄有生气的”,并不是“充满生机的” ,这两者并不是一个意思。故D错误。E项中说“微雨中 的小酒店让人感到悠闲”,文章中确定说到了“悠闲”这 个词,也说到了“小酒店”,但细读原文,可知作者“悠 闲”说的是江南的冬景,并不是“小酒店”,故E错误。 C多联想,定答案。根据以上的分析,再检查其余的 三项,可确定答案为:BCF。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