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学年高一历史 6 6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有学者认为, “China”来源于“Cina”(支那), “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A经济生活形态 B秦帝国的建立 C制瓷业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2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此农具的发明(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 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3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没收物资的卖出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 )官吏令丞 录事府史监事 典事 价人 掌固 人数1326 12 39 316 16 14 110 13 官品 七品 八品无 无 无 九品无无 无 A官市的政治属性 B城市建设的成就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管理的规范4(2016惠州期末)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 79 时和下午 1519 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饮食业发展,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5有学者说,15 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 ,二是“发现了新大陆” 。这两个“发现”( )A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 2 -B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垄断C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616 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批女王地图。其中一幅女王地图中,女王的整体形状是欧洲,其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为其双臂。女王眼望非洲,脚踏亚洲。该地图象征( )A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霸主 B意大利和丹麦最早从事殖民扩张C亚洲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非洲尚未被殖民掠夺7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反映的是( )1570 年 1670 年 1780 年 荷兰 232 000 568 000 450 000 英国 51 000 260 0001 000 000 A殖民地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B商船运载能力,单位是吨C手工工场数量,单位是家 D武装部队规模,单位是人8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 5 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上文中“现代工业时代”发生时间和基本的动因分别是( )A15 世纪末期 新航路开辟 B18 世纪中期 市场需求C19 世纪中期 科学的突破 D20 世纪中期 跨国公司9(2016汕头模拟)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10阅读 18721894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对统计图的解读有误的是( )- 3 -工业资本 近代工业企业数A商办企业资金少,数量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B洋务企业资金较雄厚,但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C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压制民族企业发展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促进了商办企业发展11下表为中国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法币)。下列关于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 支出 收入 1937 1 167 870 1941 10 933 2 024 1945 1 268 031 216 519 A战争导致支出增长迅猛 B民族工业发展增加政府税收收入C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D收支增长与货币发行量增加有关12.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报刊杂志的创办 B服饰的中西合璧C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D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13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 150 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省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北京 河北湖北 山西 云南 内蒙古 项目数24 11 22 3 8 6 6 55A. 片面发展东北地区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14(2016益阳调研)从 1954 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力的提高 B企业管理的加强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4 -15(2017日照质检)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下列各组数字中,能正确反映 1952 年、1956 年、1978 年、1992 年和 2004 年 5 个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一组是( )A49.7/99.1/86.4/92.9/21.3B21.3/92.9/99.1/86.4/49.7C49.7/21.3/92.9/99.1/86.4 D21.3/49.7/86.4/92.9/99.116(2017鹰潭模拟)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 年 1 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17 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胡佛水坝是 1931 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 年竣工。胡佛水坝的修建表明胡佛政府(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181933 年 5 月 7 日,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 年 6 月 5 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19(2016济南期末)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5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1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 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2(2017潍坊期末)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 100 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23(2018宜昌二模)“供应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供给。 ”该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不同主要是( )A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B扩大国家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高增长24上世纪 20 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70 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福利国家”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遍适用性第二卷- 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18 分,第 26 题 12 分, 第 27 题 22 分,共 52 分)25(2017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10 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并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8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刺激了人类向海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