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u:64 H:1 O:16 N :14 Fe:56 C:12 Na :23 C:12I 卷(42 分)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共共 1414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03.0 分分, ,共共 4242 分分) ) 1、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 B水玻璃、Na2OCaO6SiO2、Ag2O、SO3 C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D普通玻璃、H2O、CH3COOH、葡萄糖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 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 NA个电子 B 标准状况下,5.6 L 一氧化氮和 5.6 L 氧气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 0.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 氟化氢含有 NA个 HF 分子 D 64g 铜片投入足量浓 H2SO4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3、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 M 离子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浓度(mol/L)2121AMg2BBa2+ CFDFe24、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MnOB 硫酸铝和过量氨水反应:AlAl3+3+4+4NH3H2O = Al(OH)4 -+4NH+4NH4 4+ +C Fe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 稀硫酸和 Ba(OH)2溶液的反应:HSOBa2OH=BaSO4H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ABCD6、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配制 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100 mL 量筒10 mL 量筒50 mL 烧杯托盘天平1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80 mL 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2 -ABCD7、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3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由图中数据可求出 300K 时 MgCl2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O3)2 方程式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D若 NaCl 中含有少量 Mg(ClO3)2,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8、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 HN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bNO cH=dFe2fFe3gNOhN2OkH2O,化学计量数ak均为正整数。则它们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c4g10hBcb2d3fC2d3f3g8hDacdf9、向 27.2 g Cu 和 Cu2O 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 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1.0 molL1的 NaOH 溶液 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 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 与 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6 molL1C产生的 N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 LDCu、Cu2O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HNO3为 0.2 mol10、把VL 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ba)/VmolL1B(2ba)/VmolL1C2(ba)/VmolL1D2(2ba)/VmolL111、某溶液中含有 HCO3 -、SO32-、CO32-、CH3COO4- 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CH3COOBSO32-CCO32-DHCO12、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 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C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 可以与 CuSO4反应并生成 CuD上述反应中 CuSO4表现了还原性- 3 -13、分子式为 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 种 B8 种 C9 种 D10 种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取代 加成 消去 酯化 水解 氧化 中和ABCDII 卷(58 分)2 2、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4 4 小题小题, ,共共 5858 分分) ) 15、(9 分)商代炼铜时,所用的矿物原料主要是孔雀石,主要燃料是木炭,在温度 1 000 左右冶炼,可能涉及的反应有:Cu2(OH)2CO32CuOCO2H2O;2CuOC2CuCO2;CuOCOCuCO2;CO2C2CO。(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2)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3)反应中,_发生氧化反应,_发生还原反应(填物质)。(4) 请在下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16、(10 分)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Fe3、Cu2、Au3等离子。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4 -填写下面空白:(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_。(2) 写出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铁红的化学式为_;(1 分)写出铁红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_;17、(8 分)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提示: 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 MgCl26H2O;MgO 的熔点为 2 852 ,无水 MgCl2的熔点为 714 。(1)操作的名称是 _, 操作的名称_、过滤。(2)试剂 a 的名称是_。(3)用氯化镁电解生产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 Mg(OH)2得到 MgO,再电解熔融 MgO 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原因是_。18、(12 分)(1)、已知 Fe(OH)3能与次氯酸盐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Fe(OH)3ClOOHFeOClH2O已知有 10.7 g Fe(OH)3参加反应,共转移了 0.3NA个电子,则n_,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 FeO能和下列_(填序号)物质反应。AKMnO4BSO2CH2S DO2(2)、一定条件下,向含硝酸的废水中加入 CH3OH,将 HNO3还原成 N2。若该反应消耗 32 g CH3OH,转移 6 mol 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3)、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 HCl、MgCl2、AlCl3、NH4Cl、Na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的 NaOH 溶液体积(V)的- 5 -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填名称),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2 分)现象是_。19(7 分) 现有一定量含有 Na2O 杂质的 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 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 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 中液体试剂选用_。(2)装置 B 的作用是_。装置 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3)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 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 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20、(12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 Cl2通入 Fe2和 I的混合溶液中,探究 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提出假设 假设 1:Fe2还原性比 I强。假设 2:I还原性比 Fe2强。验证假设 选择几种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必需的装置是 A_(按 Cl2气流方向的顺序填写)。- 6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氯气的量,当通入少量氯气时,通过观察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_(填“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3)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物分别置于 A、B两个试管中:往 A 中加入溶液往 B 中加入溶液A:B :则假设一成立A:B :则假设二成立(4) 为了实验成功,必须控制各物质的量。该小组称取 1.52 g FeSO4固体,同时称取1.66 g KI 固体,溶于水中配成混合溶液。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 Cl2体积最多不能超过_L(标准状况)。(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中 Cl2量很难控制,无法验证 Fe2和 I反应的先后顺序。于是提出另一方案:往 KI 溶液中滴入_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即可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Fe2。- 7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