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腺癌概述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 性肿瘤。2011年美国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 志(2010年影响因子94.262)公布 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11 年预计将有230480例女性罹患乳 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 30%,排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 第一位。在我国北京、上海、天 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 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20岁左 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 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 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岁达到最高。而在 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 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亚 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家族史; 乳腺良性肿瘤史; 未育; 第一胎足月妊娠 30 岁; 月经初潮 12 岁或绝经 55 岁; 进食过量动物来源食物;绝经后超重; 长期应用雌激素。关于乳腺癌的筛查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 o p p o r t u n i s t i c screening) 和群体普查(mass screening)2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 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 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 乳腺筛查。乳腺X线:是一种经 典的检查手段,是 通过专门的钼靶X线 机摄片进行实现 的。乳腺癌在X线片 中病灶表现形式常 见有较规则或类圆 形肿块、不规则或 模糊肿块、毛刺肿 块、透亮环肿块四 类。另外乳腺钼靶 对于细小的钙化敏 感度较高,能够早 期发现一些特征性 钙化(如簇状沙粒 样钙化等)。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 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如:对多中 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 上。 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 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 筛查。乳腺B超:B超扫描能够鉴别 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病变。乳 腺癌B超扫描多表现为形态不 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 回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示 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 号。目前,国际公认乳腺钼 靶X线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 查手段。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 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 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 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 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 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 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 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 方法。另外,B超扫描对观察 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优势。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 位癌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的淋巴瘤患者。乳腺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 HER-2 VEGFR P53 BRCA1/BRCA2BRCA1BRCA1 定位于人类17 号染色体q21。 属于抑癌基因,编码抑癌蛋白,对肿瘤生长起负性调 节作用。 BRCA1 突变或缺陷可导致基因结构不稳定,促进细胞 增殖,阻止细胞正常分化,诱发了肿瘤发生。 其突变与30%-45%的家族性乳腺癌 、卵巢癌有关。 典型的BRCA1 相关乳腺癌家族特点有: ( 1) 家族中既有 多名乳腺癌( 至少3 名) ,又有卵巢癌患者( 至少1 名) ,但没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 2) 癌症的发病年龄往往比 较低( 一般小于45 岁) 。BRCA2BRCA2 定位于13 号染色体q12。 目前,BRCA2 的确切功能尚不清楚,仅知道BRCA2能 够与断裂的DNA 结合, 通过同源重组的过程进行 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在男性乳腺癌家族中,BRCA2 突变率高达80% , BRCA2 基因突变携带者发生前列腺癌、喉癌、胰腺癌等一些 癌瘤危险性增加。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 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 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 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immunohistochemistry,IHC)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cytochemistry)。大体原理ER (IHC,SP法)PR(IHC,SP法)Ki67 (IHC)关于HER-2的检测FISH 原理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肿瘤分子分型最早是在1999 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提出,通过综合的分子分析技术使肿瘤的分类基础由 形态学转向以分子特征为基础的新的肿瘤分类系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erou 等在2000 年最先报道了乳腺 癌的分子分型,包括: 管腔型管腔型( luminal subtype) 、基 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 subtype)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体2过表达型( HER-2 over-expression subtype) 和正常 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 。 Sorlie 等又将管腔型分为A 型和B 型/C 型。分型分子表达腔型A (luminal A)ER+ and/or PR+,HER-2 -腔型B (luminal B)ER+ and/or PR+,HER-2 +HER-2 过表达型ER- , PR-,HER-2 +正常乳腺样型 (normal breast-like)基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ER- and/or PR-,HER-2 -,CK5/6+由于基因芯片技术操作过程复杂、费用昂贵,且 无统一标准,很难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目前只局 限于实验室,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操作简单、便 于定位,多数医院均有开展,因此目前临床上主 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 、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 和HER-2 的检测结果 ,将乳腺癌分为4 种分子亚型: luminal A 型、 luminal B 型、HER-2 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谢谢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