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备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 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 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 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 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 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 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 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 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2教案 1 课题课题1 1骨骼骨骼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 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 头的内部结构。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 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 带到科学教室。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 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 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 X 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教学随录教学随录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6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 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 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 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 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 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 X 光 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 X 光却可以。一只 手上竟然有 27 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 206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骨骼。11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 275 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 206 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 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 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7了较大的头盖骨。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14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 206 块骨头。这些骨头 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说明】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料。骨骼图资料:见现代 汉语词典“骨骼”词条。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交流讨论。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1)队列训练运动;(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 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 多种作用。【说明】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们在交 流体验时往往周旋于事实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师要善于倾听 学生的发言,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 种作用。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8安全教育。四、作业8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3请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 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说明】科学课前的预习与搜集资料也是学习,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习 任务,将更好地挖掘科学学习的社区及环境资源。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 工具;(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 之处。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 的特点)【说明】通过对鸡腿骨和石头的比较,将更好地发现骨头表面结构紧密、 坚硬、质量轻等特点。9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 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 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 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 能制造血细胞。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说明】学生对于骨头是有生命的这一认识缺乏相关的基础认识,对于 骨头中间能够制造血细胞的软组织骨髓也比较陌生,因此必须借助于多 种资料及实物让他们在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事实面前建构正确的意义。四、巩固拓展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2)鼻尖中含有软骨。(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 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 X 光照片)(4)讲述: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 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后拓展练习课后拓展练习10教学探讨教学探讨 与反思与反思教案 2 课题课题2,关节关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 理。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 关节。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 等物品;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 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3课前去菜场购买部分猪蹄、去肉排骨等作为观察关节连接的材料;4学生课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 何连接的。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教学随录教学随录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 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112学生交流介绍。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 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说明】机器人行动时的动作比较僵硬,关节处的衔接也比较便于观察, 能够为引入“关节”这一研究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 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 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 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 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 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 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说明】科学教学需要“告诉”,也需要“发现”。告诉学生他们所发 现不了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可以被发现的,科学学习就显露出了 一种活力。“找身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这一活动同时也为后面认识 人体内的自由活动关节作好了准备、埋下了伏笔。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 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 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 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12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科学活动时,他们的眼、耳、身、心等多种 感官协同活动,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