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7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5页 / 共97页
第6页 / 共97页
第7页 / 共97页
第8页 / 共97页
第9页 / 共97页
第1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1 观观 潮潮第一课时教师评价:_ 学生评价: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若隐若现、昂首东望、水天相接”等词语。 (重点)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4.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与壮观,作者生动的语言。 (难点)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钱塘江大潮,也称海宁潮,是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世界著名涌潮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之一。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国际地理界将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1.朗读课文。温馨提示:读课文,用数字 1.2.3标注自然段;用“ ”勾画出生字、新词。2.我能自学生字。(1)读准字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涨(zhng zhng)潮 大堤(d t) 漫天卷(jun jun)地逐(zh zhu)渐 屹(y y)立 山崩(bng png)地裂(2)写出好字。写字训练(上面括号里注音,田字格里书写,下面括号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我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并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观潮 笼罩 宽阔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若隐若现 水天相接 齐头并进风平浪静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浩浩荡荡 蒙蒙薄雾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横贯江面 4.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读了课文,你想到了用 ( 哪个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2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2.听写 3-5 个词语。3.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的意思。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任务一:任务一: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组内讨论,形成结论,全班展示,老师订正。 ) 任务二:任务二:按照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 (组内讨论,形成结论,展示辨正。 )任务三:任务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从“自古以来、天下奇观”这两个词语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从“自古以来”我体会到: 从“天下奇观”我体会到: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夏夜,屋里太闷(mn mn)热了。突然,窗外闷(mn mn)雷滚动,要下暴雨了。他在风号(ho ho)浪吼的江面上,独自站在船头,唱着船工号(ho ho)子。2.根据意思写词语。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变成原来的样子。(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师评价:_ 学生评价: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对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学习,感受和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并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语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难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1.背诵 3.4 自然段。2.选择字义。 (只填序号)“观”的字义:看,察看;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潮( ) 天下奇观( ) 听其言,观其行( ) 观点( )3.按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勾画在课本上。比喻句 夸张句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 3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理解“观”字的意思。3.读一读自己找出的句子。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任务一:任务一:在潮来前后,观潮的人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用“ ”括出描写人们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任务二:任务二:学习潮来时的景象。 (重点段落 3.4 自然段)1.本文写潮,主要抓住“潮”的哪些方面在写?用“ ”标出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潮来时样子的句子。2.大潮来时,江面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边想象画面。 (温馨提示: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任务三:任务三:学习“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去后, “江水涨了两丈来高。 ” “两丈来高”有多高?我体会到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一、读句子,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转化为气体的现象; 比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a.锅里的水沸腾了。 应选( )b.建设工地上呈现出一派沸腾的劳动景象。 应选( )2.“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浩大; 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a.江潮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应选( ) b.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跨过鸭绿江。 应选( ) 每课一练每课一练一、看拼音,写词语。lng zho b w fi tng lng cho y ji ( ) ( ) ( ) ( ) ( )hu f ru yn ru xin ng shu dng wng ( ) ( ) ( )二、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 (只填序号)人声( ) ( ) ( )天卷地 ( ) ( )荡荡风号浪( ) ( ) ( ) 浪静 ( )天( )接(1)描写声音的词语有: (2)描写形态的词语有: 三、课文精彩内容回放。1. ,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2.农历八月十八是 。观潮最好的地方是 。3.作者是按 、 、 的顺序布局全篇。4.钱塘江大潮西去时,余波 ,江面上依旧 。4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在第二自然段空白之处加上标点。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逐渐( ) 颤动( )3.选段是从 和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4.选段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A.由近及远 B.由远及近5.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分别把浪潮比作 和 。6.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2 2 * * 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师评价:_ 学生评价:_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重点)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所用的说明方法。 (难点)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色色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一、课前预习(自学完成)1.初读课文,标注自然段。2.用自己的方法认识要求会认的字。3.正确、流利朗读完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的印象。4.阅读课后“资料袋” 。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二、预习展示(同桌交流或全班展示)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2.我会读,还会给加点字注音。号称( ) 涓涓( ) 呈现( ) 花卉( ) 罕见( )53.抽生展示,说说大峡谷给你留下的印象。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任务一:任务一: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不容置疑”是什么意思?任务二:任务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温馨提示:可先同桌合作,重点朗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人迹罕至”来理解。然后全班展示交流。任务三:任务三:感受课文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