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入新课我国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哪些 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其中珠海和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珠海 深圳厦门 汕头我国的经济特区 三角洲:通常把 河口区由沙 岛、沙洲、 沙嘴等发展 而形成的冲 积平原叫做 三角洲。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珠江三角洲在地图上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 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的哪 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热带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_面,_下游,毗邻港 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_”。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南大门东南珠江珠江三角洲1980年,设置 为经济特区。1984年,设为沿 海经济开放城市。1985年,整个珠 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珠江三角洲地区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 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 ,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 均增长速度。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为什么会发展 得如此迅速?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很廉价。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 。地理位置优势:在我国的南端,靠近东南 亚 。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这里是“侨乡”,归国华侨为这里的经济 发展作出了贡献。国家政策: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提示: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状况。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我国1月份等温线的分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大、增长 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居首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 造业创造了机遇,港资企业在珠三角投资从事出 口导向的加工装配业务,在香港的办事处负责产 品的采购、物流与销售。目前香港本地制造业已 经基本向内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区转移。据统计, 香港对内地制造业投资总额3700亿美元中有3500 亿美元集中在珠三角,港资企业的大量投资推动 了珠三角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经过20多年,珠三 角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群聚,产业链具有相当 竞争力,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和塑料 等六大传统行业年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香港工业 总会20052006年对广东各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 ,港资企业在珠三角九大城市成立了大约54900家 制造企业,工厂的数目则大约达到57500家。港资 制造业在珠三角雇用劳工大约960万人。 2001年底,有8万多家外资企业在这里投资建厂, 仅500强企业就有252家。这些国际名牌产品远销海外, 为我国创收大量外汇,2002年的出口额达954亿美元, 占广东省的54%、全国的25%。外资企业的出现使珠三角 地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区位 因素人文 因素政策 因素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华侨、华人的故乡,吸引了 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 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 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 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 体系,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大陆劳 动力资源充足、 反应迅速、 灵活性强, 在资本市场易于筹得资金、 产品更新快 、元件采购便利 、税率低 、产品成本低 。提示: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够吸引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 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 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 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 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 ,“长江”购入老牌英资 商行“和记黄埔”, 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 英资商行的华人。华人华侨的故乡李兆基李兆基,1928年出生于广州顺德大良,自幼 在家乡的私塾学校接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了 一家银庄。李兆基小学毕业后,便到父亲开的银 庄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1975年,李 兆基成立了“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从此真 正拥有了自己的地产业王国。1992年,恒基地产大举进军内地房地产项目 。1996年成立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加强 与内地合作,签订合同投资发展的国内地盘达20 多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有大规 模的地产投资,其中如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的恒基 中心,上海“不夜城”,广州地铁上盖和芳村区 建设,深圳福田建设等,这些都是主要作为长线 投资,而不是一时的商业行为,足以体现李兆基 先生目光长远,着眼未来,胸怀炽热的爱国之心 。李兆基对发展中国大陆地产市场充满了信心 ,正如其长子李家杰所说:我们将来在大陆的项 目会更多。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 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 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 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二、外向型经济概念:深圳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 素1 资金不足 2 缺乏管理经验 3 缺乏技术支持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 充足的资金2 先进的技术3 科学的管理经验 不足: 1 缺乏廉价的劳动力 2 土地资源不足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地区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可以提供 廉价的土地资源 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地区可以向珠江三角洲提供: 资金 技术 管理经验 做到优势互补海 外产 品土地劳动力投资技术 信息管理产业扩散市场生产任务家电 制造玩具 制造服装 制造外向型的经济外向型经济模式举例香港投资、样品、设计、 技术管理祖国内地提供土地、劳动力,加工产品出口地香港台湾美国等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特点:1.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在海外建厂;2 .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 大洋洲等地区。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产品主要出口地:珠江三角洲的加工制造工业部门: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装配为主的工业“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 本途径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又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定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 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 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在这种“前店 后厂”的分工与合作模式中,港澳地和祖国内地各扮演什么角色?各有什么优势? 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 借鉴意义?提示: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以珠江三角洲 地区为主)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互惠 互利的关系。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 富且价格低廉,而港澳地区则有丰富的资金、技 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个 自由贸易港,珠江三角洲地区间接地同世界各地 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贸易事 业的发展。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 速度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珠江三角洲人均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该地区人均GDP 增长迅速的原因是: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利用其侨乡的优势吸引大量投资;利用其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政策优势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提示: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 发展,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 列材料,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 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来投 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 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 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 ,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长江三角洲 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 是一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里开始成为台商投 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三角洲的 上海、昆山、苏州、南京一带转移。提示: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持续高速发展,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政策支持外,还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着力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提高人才储备,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税收土地使用劳动工资外汇管理人员出入境管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辽中南地区工业发展比较工业业 基地主要产业产业 所依托的地理条件主要的产业产业 部门门珠江 三角 洲地 区辽辽中 南地 区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 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 制造业等轻工业为主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以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 业、化学工业和造船工业 等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的地 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 源,以及它是我国的侨乡 ,吸引了许多外资。 丰富的自然资源(煤、 铁、石油资源丰富)和 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三、城镇的发展80年代的深圳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家 的城镇化水平为70以上,而我国现在的城 镇化水平不到40,亟待加快发展步伐。但 是,城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 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 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 塞、噪声污染、住房短缺等) 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并就解决这些问 题提出你的看法。深圳东方娱乐城深圳餐饮名店深圳欢乐谷珠江三角洲建筑用地景观 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 放前后的变化。最显著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 ,而后者城镇密集。现在的深圳第96届广交会第104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 广交会展馆开幕 中外客商在第104届广交会 一期的工程机械展区洽谈 第105届广交会展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20世纪80年 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 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 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 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 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千米 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 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 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 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 区。 春 运 场 面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 结合动画,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提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大量农业用地被改变为非农业用地,城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张。 城镇化发展会带来哪些问题,并就 解决这些问题的谈一谈你的看法。城镇发展太快, 难以保证居民的 居住环境。城镇的发展有时 会占用有限的耕 地资源。城镇发展太快,会出 现交通拥挤,就业困 难,外来人口管理困 难等问题。严格控制大城市 规模,积极发展 中小城市。 珠江三角洲之最这里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陆路口岸:深圳罗湖口岸; 这里拥有亚洲第一的会展中心: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这里拥有中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 这里拥有世界性的制造基地:东莞; 这里拥有中国最漂亮海滨城市:珠海; 这里拥有中国出名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