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cupuncture Techniques*2教教 学学 要要 求求掌握毫针的基本知识,熟悉毫针刺法的进 针操作。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4皮肤针(梅花针)*5*6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一、毫针的构造、检查和规格针尖 松针状 钩 钝针柄 圈柄、花柄(盘龙针)平柄、管柄针尾 角度 艾灸针身 光滑挺直 弹性 锈蚀 弯曲针根 牢固 锈蚀 松动构造与检查*7长短规格粗细规格寸11.522.5345毫米mm2540506575100125号数26272829303132毫米mm0.450.420.380.340.320.300.28规 格*8针刺操作,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 刺手 ” 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 押手 ”l临床施术时,一般是右手持针,左手按 压,故称:l右手为刺手,l左手为押(压)手。二、针刺练习二、针刺练习 进针*9刺手刺手刺手的作用掌握毫针刺手持针的姿势以拇、食、中指三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刺向深层。*10押手押手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另外可夹持针身,以助刺手进针,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 不致摇晃和弯曲。 *11三、针刺前准备三、针刺前准备长短粗细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注意:一穴一针选择针具质量(地)不锈钢针 金针 银针 磁极针检查各部*12选择体位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便于留针、患者舒适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侧面)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13体 位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 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14体 位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15体 位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 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16体 位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 背部的腧穴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17体 位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 、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 穴 注 意暴露与松弛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医生适当的位置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针刺前的准备总原则:要使病人舒适,耐久 和便于医生操作为原则*18消 毒针具器械消毒 高压蒸气灭菌法 1-1.4kg/cm2 115-123oC 30min药液浸泡消毒法 75%酒精 30-60min 煮沸消毒法 水沸后15-20min医生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消毒针刺前的准备*19持针法 刺手 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 多指持针法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四、毫针的针刺方法四、毫针的针刺方法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二指持针法*20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21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 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22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用押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 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其间将针刺入。双手进针法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毫针的针刺方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23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 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 腧穴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双手进针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提捏进针法*24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直刺针刺的角度毫针的针刺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疤痕平刺(横刺) 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25针刺的方向毫针的针刺方法u依经脉循行u依穴位与病位针尖对向病痛部*26针刺的深度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病 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时 令 春夏浅 秋冬深 针 感 感应敏感 感应迟钝毫针的针刺方法凡刺浅深,惊针则止针灸大成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27行针手法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行针概念五、行针与得气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法 行针基本手法行针辅助手法 *28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施行上 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3-5分)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行针与得气提插法幅度/层次/频率/时间*29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180-360)行针与得气捻转法角度/频率/时间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30辅助手法方法 指用手顺着经脉的 循行经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 柔地循按。 作用 疏通气血 激发经气行针与得气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循 法为了促使针后得气或加强针感的一些方法。*31方法 弹动针尾/针柄, 使针体振动 作用:催气 守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弹柄法*32方法 刮动针柄,使针体振动 作用 刮法可加强针感,促使 针感的扩散。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刮柄法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33方法 直立而摇边摇边退卧针而摇不进不退 作用 泄气 行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摇柄法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34方法 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放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作用 催气、行气行针与得气飞法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辅助手法*35方法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 作用 催气 守气行针与得气震颤法u循法 u弹柄法 u刮柄法 u摇柄法 u飞法 u震颤法辅助手法*36针刺练习针刺练习2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精神专注 1纸垫练针 捻转与指力*37得气的表现l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 下空虚无物。l其他问题金元.窦汉卿医者 手下沉紧/如鱼吞钩饵/徐和患者 酸/麻/胀/重(热/凉)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381、是取得针刺疗效的保证2、反映出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轻重。3、判断疾病的转归及疗效的快慢。4、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得气的意义*39留针方法 静留与动留l 时间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从10分钟至几个小时不等,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意义: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和维持针感时间,加强疗效。 注意观察 相关问题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慢针灸聚英 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出针不可猛出,必须作三、四次,徐徐转而出之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七、留针与出针七、留针与出针*40针刺流程消毒 间歇 行 针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指切 夹持 舒张 提捏 管针进针法常用补泻手法 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 疾徐补泻 开阖补泻 呼吸补泻 迎随补泻 热补凉泻进针得气留针 行针补泻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 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 循法 弹法 刮法 摇法 飞法 震颤毫针刺法操作毫针刺法操作l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一次性毫针 、消毒棉签、消毒酒精,弯盘1个。l2、与患者充分沟通。l3、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 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l4、消毒:术者手消毒、穴位消毒。l5、进针 l6、运针得气l7、留针l8、出针*41*42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饥饿,体质虚 弱,或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症状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处理 出现晕针症状时,应镇静,立即出针,使病人平卧,头部稍低,给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重者可掐人中、内关,或灸足三里、百会。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晕针*43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注意正确操作手法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滞 针*44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弯 针*45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处理 保持镇静保持原有体位 预防 检查针具;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断 针*46原因 针具质量 手法过重 刺伤血管现象 疼痛 肿胀 皮肤青紫处理 按压 冷敷 加压包扎 热敷预防 检查针具 注意手法适度 熟悉解剖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血 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