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习9: 葛 溪 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题。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 请简要分析。 (1)驿站秋夜难眠图(要扣住句中的关键信息来写)(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原 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寓情于景,因”乱”而慷慨悲 歌,所看的天地的景色也是一片凄凉,尾联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 烦乱渲染到极致。(关于全诗,此诗应以“乱”为单位解析。)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 ,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 ,都作许多情。 注释: 霁:雨后、雨后的天色。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 说明。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 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 析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 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 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 ”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 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古境内,流入黄河。马策:马鞭。刀环:刀头 的环。喻征战事。岁岁、朝朝:指年年月月。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 特之南。黑山:在今内蒙古。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 候酷寒,怨景色单调。(每个要点1分,答对3点得4 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 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 ”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 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 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 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 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 向朋友发出邀请。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平淡(质朴) 清新 绚丽明快 含蓄 自然 洗炼(通用)语言风格(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 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 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 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 ,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 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 罕有,写人之至情。(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 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 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 ,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 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歌的个人风格类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 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 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 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示例: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语言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 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 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 二:结合诗句)。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步骤三:结合情感)。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住。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 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修辞巧妙,用语新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盈盈绿水似少女眼波流动,簇簇青山象少女攒聚 的眉峰。“眉眼盈盈处”象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又 象姿态妩媚的女子。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送春 归”“和春住” 风趣俏皮。 而且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 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 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参考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明特色)/第一句中的“ 桑无叶” 、“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 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 (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分析)/一样“ 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 诗外。(析感情)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的杜诗的风格特色。参考答案:本诗表现了杜诗“沉郁”的风格。诗歌首联第二句“事事幽 ”,一路叙下,颔联叙物情幽静,颈联叙人事幽趣,欣喜满足 之情溢于言表。结句表明诗人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 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 感的痛点。所以,这结尾两句,与其说是幸词,不如说是苦情 。本诗写闲适之情,仍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读后有惆 怅之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