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表现性活动区:美丽的李子树游戏名称:表现性活动区:美丽的李子树 年龄班:小班年龄班:小班游戏游戏来源来源随着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孩子们的身边,幼儿园里一片美丽的景色,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幼儿园的李花开了,连成一片粉红色的花海,孩子们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欣赏李花:“哇!好漂亮啊!” “要是我们班也有一棵李树就好了!”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做一棵李子树?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我们的李子树” 。预期预期目标目标1.欣赏李花,感受李花的美。2.尝试运用黏土、纸张等材料自由探索表现李花,装饰李子树。3.感知探索超轻黏土的特点,体验制作李子花的乐趣。材料材料投放投放经验准备:欣赏李树、李花,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李树。物质准备:各色纸张、扭扭棒、冰棒棍、各色超轻黏土、李花的图片游戏游戏玩法玩法1.观察李花的颜色、形状,欣赏李花的美。2.自由讨论表现李花的材料、方法。3.尝试运用纸张、扭扭棒、黏土等材料,自主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李花。图图片片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一一 :美丽的李花:美丽的李花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孩子们围坐在桌子前,欣赏着收集来的李花,认真地观赏着李花的花瓣,小方就像发现了惊为天人的秘密般:“李花的花瓣是白色的!我看到花心了,有点红红的!真漂亮啊!”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一片的李花花瓣,像寻得宝贝般捧在手心里。 “我们来做李子花吧!”小丽说。 “好啊!我想用超亲黏土做。 ”小方说。小方仔细地瞧了瞧李花的图片,拿了一团白色的黏土搓起来,团了一会儿,压扁,继续重复动作,她把制作好的第二片压在了第一片上,直到做好了五片,她拿起白色的黏土团圆、压扁摁在五片花瓣中间的位置,她又拿了一点点紫色、黄色的黏土,搓长放在了花的中间,又做了几根花心,她满意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拿起她的花,得意地说:“我的花做好了!(如右图) ”其他小朋友纷纷走过来,欣赏了起来。小方把她的花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开始做第二朵。小丽拿了黄色的黏土团圆、压扁,接着拿起来红色、绿色、橙色、紫色,做了一朵六瓣的花,在每一朵的花瓣上方了各种颜色的小圆。她开心地拿着小花给身边的人看。旁边的小轩看到了说:“你这是五彩花,不是李花。 ”李花没有五彩颜色的。 ”小丽说:“我的李花跟别人都不一样,是彩虹花,很神奇的(如图 1) 。 ”小乐看到了后,模仿着小丽的花做了一朵李花,花瓣上用了绿色的小圆点装饰(如图 2) 。(图 1) (图 2)分享交流的时候,孩子们看着桌上的李花,感叹到:“真漂亮!”有的幼儿提出:“都是一朵一朵的,跟外面的李花不一样!”教师:“那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叶叶:“我们要是有一棵真的树就好了!我们就可以把做好的花放在上面了!”分析:分析:1.艺术教育应从“感受与欣赏”入手,在此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创造。 ” 指南中给出这样几条原则:“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2.在此次区域活动中,摒弃了以往“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先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观察,通过实物、照片,欣赏李花的颜色、形状,感受李花的美。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积累经验,再进行艺术创作。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表现李花的材料、方法。接着,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纸张、扭扭棒、黏土等材料,自主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李花。而超轻黏土柔软、塑造性强,也是他们在以往的美工活动中最为熟悉,经常运用到的材料。3.小班幼儿的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有时并不按照预想和计划来进行,而是根据自己的构思与表达不断地进行调整,以致最后的作品与预先的设想不一致。如有的幼儿创作了“神奇的彩虹花” 。幼儿独特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像不像”去评判幼儿。调整调整推进推进(附图)(附图)经验支持:经验支持:1.第一次创作后,利用闲暇时间,与幼儿一同欣赏我们拍到的李花的照片,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引导幼儿感受李花一簇一簇的美。2.利用散步等机会,引导幼儿观察李子树的变化,有的幼儿爬到了树上观察李花(如图 3) ,他们惊喜地发现李子树的叶子长出来了,嫩嫩的,有点紫紫的、中间又有点绿绿的(如图 4) 。偶然间,他们发现了蝴蝶,玩起了扑蝴蝶的游戏。3.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通过家长助教引导幼儿理解,李子树开花后,为什么会有蝴蝶呢?蝴蝶来做什么呢?活动目标调整活动目标调整:1.观察李子树的生长变化,进一步感受李树的美。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表现李子树、蝴蝶。3.体验自由创作,制作李子树的成就感。材料投放调整:材料投放调整:与幼儿一起捡取枯树枝、枝干插在有泥土的花盆里,制作成一颗李子树(如图 5) 。图 3 图 4 图 5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二二 :长出叶子的李子树,蝴蝶:长出叶子的李子树,蝴蝶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在游戏区里,孩子们围着用枯树枝做好的李子树讨论着:“怎么把花放上去呢?” “用超轻黏土黏上去吧!” “固体胶能不能粘得住呢?” “直接插上去吧” 。孩子们想了很多的办法。一一说:“那我们去试试吧!我要做一只蝴蝶。 ” “那我来做叶子!”王王说。她搓了四个圆,压扁,组合起来,又搓了两根长长的触角粘在顶部,一一做好了一只蝴蝶,她把蝴蝶轻轻地按在树梢上,她松了松手,看看蝴蝶会不会丢下来,她放开手后,发现粘住了,满意地跟其他小朋友介绍。这时,圆圆走过来,把李子花紧挨着蝴蝶固定在枝头上,一不小心,蝴蝶丢了下来,一一生气地埋怨圆圆说:“下次要小心点,我的蝴蝶都丢下来了。 ”圆圆说:“你要粘紧一点。 ”一一把蝴蝶粘上去呀,把翅膀往后拗了拗,用力地往树枝上按。这时,教师拿了一团黏土粘在了一朵花的后面。一一看到了,连忙也拿起一团黏土粘在蝴蝶的后面,一一晃了晃树枝,看见蝴蝶没有掉下来,开心地去做叶子去了。新新拿着一包绿色的绿色的黏土,分出一小块,搓长,压扁、粘在树枝上,直到树梢上长满了树叶,他才满意把剩下的黏土收起来。分析:分析:1.1.小班幼儿的作品比较单调,需要教师在材料提供上精心设计,让幼儿体验美感,在活动中,幼儿提出了“有一棵真的李子树” 的愿望。这时,教师及时给予支持,与幼儿一同收集树枝,插在有泥土的花盆里,就像真的李子树一样,当幼儿完成作品时,幼儿的作品就与背景融为一体,给幼儿带来审美体验,获得愉悦。2.当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后,他们的表现才真正开始,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创作的内容,自主地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如有的幼儿想要做花、有的幼儿他想做树叶,而有的幼儿则对蝴蝶感兴趣,孩子们此时的兴趣点不仅仅是做李花了,他们的创作画面逐渐丰富。3.小班幼儿是稚嫩的,他们尚未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渴望从成人那里获得安全感,此时教师一定要遵为幼儿创设宽松、支持的创作环境,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具体的帮助。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先让幼儿尽情地表现,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同伴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别看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也可以完全利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利用平行示范,适时推进,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调整调整推进推进(附图)(附图)经验支持:经验支持:1. 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分享交流时间与幼儿交流:“李子树好看吗?你们还想做些什么?”2. 继续利用闲暇时间,引导幼儿观察李子树的生长变化,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李子树。此次观察,孩子们发现,李花都谢了,叶子越长越多,越长越大,有的地方长出了小果子,他们都好奇地问:“李花为什么都落下来了?”材料投放调整:材料投放调整:增加幼儿感兴趣的图片,如蜗牛、蜻蜓、毛毛虫等。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三三 :丰富表现李子乐园:丰富表现李子乐园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看到李子的花都谢掉后,云云提出:“要把李花摘掉。 ”这时,叶叶说:“不要摘,不要摘,我觉得挺好看的!”旁边的孩子们纷纷说到:“对啊!对啊!摘掉不好看了。 ” “我们班的李花一直都开着。 ”云云:“那我们做点果子吧!”小乐:“好啊!我要做绿色的!”云云:“我要做紫色的!”王王说:“我来做蜗牛,放在草地上。 ”叶叶说:“我会做蜻蜓!”小乐拿起绿色的黏土搓起来,团成圆形,又搓了一根长长的梗子粘在果子上,把梗子绕在树杈上,固定住。云云拿了紫色的黏土,做了好几个果子。王王拿起橙色的黏土,搓长,绕了个圈,做好了蜗牛的背,接着,拿起绿色的黏土搓长,拗弯,把背方上去,用黑色做了两个触角,他拿起来左右看了看,又拿了一点的黑色,分成两半,搓成两个小圆,粘在触角下面的位置上,当做蜗牛的眼睛。他拿着蜗牛,看了看李子树,就把蜗牛粘在了李子树的树干上,像蜗牛往上爬的样子(如图 6) 。旁边的云云看到了也做了只蜗牛放在草地上,她开心地说:“李子树是它的家!” (如图 7)点点在位子上,认真地搓着一团白色的泥,接着又拿点红色和黑色,她做好了一只小鸟,样子十分可爱。她把小鸟放在树杈上,小朋友一动树,小鸟就丢了下来,她用了一团黏土贴在下面,试图黏在树杈上。过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头来找教师帮忙:“小鸟一直丢下来,怎么办?”教师走到美工区:“点点的小鸟一直丢下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叶叶说: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家的鹦鹉住在秋千上。 ”教师:“那你们试试吧!”不久,就看到叶叶找来了吸管和扭扭棒,做好了秋千,还把秋千挂在了树上,试了一下,秋千两头的扭扭棒会滑走,这时,旁边的鸿鸿说:“用黏土黏。 ”接着,点点把小鸟放在了秋千上(如图 8) ,美工区的孩子们高兴地拍手叫好!点点腼腆地笑着说:“我还要给它做一座房子。李子树就是它的家了!”鸿鸿在树杈山安了一个探照灯(如图 9) ,他说:“这样,晚上就能看得更清楚了!”周周还做了一只小兔子靠在树杈上休息。叶叶把做好的蜻蜓黏在了蝴蝶和果子旁边,这时,教师在叶叶耳边轻轻说:“蜻蜓姑娘和果子挤在一起太难受了,透不过气来了,给蜻蜓姑娘找个空地休息吧!”叶叶笑了笑,四处看了看,把蜻蜓粘在了比较高的枝头上,他说:“我要去做点果子给蜻蜓吃。 ”分享交流时,孩子们不禁感叹道:“我们的李子树真漂亮!像小动物们的家一样,比外面的还漂亮!”有的小朋友提出:“我们的李子树好多东西哟!乱起八糟的,哈哈!但是我觉得很好看!”分享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李子树搬到了门口展示。饭后,大班哥哥姐姐们来欣赏,孩子们得意洋洋地给哥哥姐姐们介绍,还叮嘱哥哥姐姐:“眼睛看,手不能动哦!”图 6 图 7 图 8 图 9分析:分析:1.1. 在本次游戏中,他们不断地丰富李树上的各种情景,如靠在树杈上休息的小兔,在荡秋千的小鸟等等。他们有了做花、蝴蝶的成功经验,有了蜗牛在往上爬的情景体验后,他们更是浮想联翩、各显神通了,创造了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李子树乐园。特别是,向大班哥哥姐姐介绍时,表情中透出的成功的喜悦和自豪。2.2. 小班幼儿他们满足于想象与不断创作的过程,而忽略了空间摆放、布局的美感,显得有些杂乱,这一点虽不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但对于孩子的审美体验的形成是由潜移默化影响的。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幼儿作品,更应该关注孩子对美的感受、体验和表达表现后的继续发展,如在巡回指导时启发孩子注意果子的位置、蝴蝶的位置,用一些拟人化的口吻,如“蝴蝶姑娘和果子挤在一起太难受了,透不过气来了,给蝴蝶姑娘找个空地休息吧!”帮助幼儿提高审美体验。3.3. 呵护孩子们的童心,尊重幼儿的表现和创造。尽管孩子们的作品,稚嫩、不够精致,但这些都是孩子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