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甲医院评审 精品资料】1 1【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安徽省三级医院评审临床组检查方法2 2【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人员及检查范围临床组: 内外科专家五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三天 检查范围:内科系统(含儿科)、外科系统(含妇 产科)、手术治疗管理、麻醉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疼痛治疗、介入治疗、血液净化、放疗科(可选)、精神科(可选)、医用氧舱(可选)、门诊部、病案科(室)、质管科、医务处(科)。 3 3【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人员分工安排 一: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血液净化、肿瘤和放疗、康复医学、中医科; 二:内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感染性疾病科、精神科、新生儿科(室)、介入诊疗; 三: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介入诊疗; 四:外科系统随机两个科、手术治疗、麻醉科、镇痛治疗; 五:医务处(科)、质管办(科)、病案科(室)、门诊部、医用氧舱、三基及法律法规考试。4 4【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时间安排 一、第一天上午:集中听取汇报,汇报会结束后组织三基考试(1小时),其他分头临床检查 。 二、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五个人分头检查,完成其他各科室检查工作,包括追踪检查。 三、第三天上午:五个人集中查病历,核对必备技术指标达标和相关统计指标(包括病历评分统计甲级病历率);对未完成的指标补缺补差。 四、第三天下午:集中汇报检查情况,并进行评分,撰写检查总结。5 5【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内容(一)第二章 医院服务(第五节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一管理组) 第一节:预约诊疗服务3项 第二节:门诊流程管理6项 第三节:急诊绿色通道管理5项,其中核心项目2项 第四节: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5项 第六节:患者的合法权益5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七节:投诉管理5项,其中核心项目2项 第八节:就诊环境管理6项6 6【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内容(二)第三章 患者安全(第四节院感组,第五节医技组,第七八节护理组) 第一节: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4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二节:确立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3项 第三节: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3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六节: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2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九节: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项7 7【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内容(三)第四章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一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5项 第二节: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3项 第三节:医疗技术管理9项、其中核心项目3项 第四节: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7项 第五节: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26项 第六节: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5项、其中核心项目2项 第七节: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19项、其中核心项目2项8 8【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内容(四) 第四章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八节:急诊科管理与持续改进16项其中核心项目1项 第九节: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8项其中核心项目3项 第十节: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9项 第十一节: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5项 第十二节: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0项 第十三节: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5项 第十四节:精神病管理(可选)8项9 9【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内容(五)第二十一节: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2项 第二十二节: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19项 第二十四节:医用氧舱管理(可选)11项 第二十五节: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可选)14项 第二十七节: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16项、其中核心项目2项共281个项目,其中核心条款21项1010【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一) 临床科室:1.各参加早交班,参加1次教学查房过程。2.检查以下记录本:交接班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本、危急值登记本、临床路径病例记录本、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本、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本、危重病例抢救登记与上报记录本。1111【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二)3.检查科室相关管理制度(有些制度各科不同)、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危急重病例的急救流程、各种预 案(包括消防、停电、停水、成批伤/病员入院以及值 班人员替代等预案)。 4.现场查看:急救设备及其完好情况、急救药品及其效期 、科室诊疗环境、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病区医师配 制、结构和值班安排情况、手术分级管理和特殊诊疗授 权制度落实情况、医师的执业资格和注册情况、抽查2 名医师现场考核诊疗操作等。1212【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三)5.现场询问:随机询问病人:对责任医师的知晓、对诊疗 计划的知晓、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以及住院感受;随机询问医护人员: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核心制度、相 关法律法规和病人合法权益、三基知识、急救知识、本 科诊疗常规、技术规范、临床路径、抗菌药物管理、预 约诊疗、不良事件、危及值登记与报告、传染病防控及 上报程序、各级/职医师岗位职责及医师对病人病情的 掌握情况等。 6.查阅运行病历5份了解制度、规范落实情况。1313【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四) 7.追踪检查: 追踪检查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选取应用抗菌药物 的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有无培训制度及 落实情况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 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二:手术病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选取当日手 术病例,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手术风险检查者的填写 、主刀医师和麻醉师的资格术前小结和术前病例讨论 记录知情同意和告知情况手术医师对术中可能出现 的意外和并发症的了解及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 培训。1414【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五)追踪检查之三:医患纠纷处置:从财务处电脑调阅评审前 一年度医患纠纷赔付账单选择赔付金额较多的5个病 例医务处医患纠纷管理档案询问管理程序和相关知 识调阅该5个病人的归档病例检查讨论、整改意见 追问奖惩制度落实情况和公示点评情况。 追踪检查之四:危急值登记与报告:在运行病例上获取危 急值项目查病区危急值登记报告本追问值班医师对 相关制度的知晓率检查病历记录中有无相应处理措施 追问报告科室有无相应的记录查职能部门是否有相 应的规定职能部门有无监管记录。1515【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六) 追踪检查之五:不良事件登记与上报:从不良事件登记本 调取一例病人调阅该病人的住院病历核实不良事件 的处理情况询问医护人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追查职 能部门的相关登记与上报记录查职能部门相关制度 查相关知识培训记录查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六:临床路径管理:随机选取纳入路径管理的 1例病例调阅病历,检查路径落实情况询问相关医 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查科室登记本 和定期总结分析材料查职能部门相关规定查培训资 料查监管记录查全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组、专家组 名单及活动记录现场从HIS系统中调阅该病种前1年出 院病例数,统计入径率。1616【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七)门诊: 1.诊疗环境:能否落实消毒隔离、尊重病人隐私,相关信息公示、 病人就诊流程、诊室分布等。 2.诊疗质量:抽查门诊病历50份评分;多学科会诊制度落实情况。 3.病人安全:有无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医护人员对预案的知晓率 、相关急救设备的配备及落实情况、输液室安全管理等。 4.门诊相关管理制度,门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5.方便病人的相关措施。 6.感染性疾病综合门诊设置情况。 7.健康教育资料。 8.门诊病人的投诉管理渠道及记录。 9.门诊分诊与导诊情况。 10.无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1717【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八) 11预约诊疗服务 (1)开展两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服 务,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预约范围覆盖专家门诊、专 科门诊、普通门诊、出院及门诊复诊。对出院复诊患者、慢性病 患者有预约服务管理、流程和完整资料。 (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 管理和协调工作。有方便患者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公开的医疗 信息。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医务人员 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有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和专人负责预 约具体工作,对中长期预约号源有统一管理和协调,门诊预约率 达到门诊量20%以上。不断提高预约就诊比例,对预约诊疗进行 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预约工作,预约率达到门诊量50%以上。 (3)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有规范,有流程。 并有预约转诊协议,规范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工作。1818【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九)追踪检查方法之七:门诊病人就诊流程:随机选 取一门诊病人,追踪其排号(三长一短)分 诊与导诊(岗位职责知晓)候诊(环境与健 康教育)就诊(诊疗质量)检验(时间与 质量)收款取药等全过程,询问该病人就 医感受。1919【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十)急诊科: 1.现场询问:急诊科设置、人员配备与职称结构、岗位职责、急诊 与急救流程、相关急救知识、院前急救(120联系协作情况)、 急诊病人转运、多学科协作等情况。 2.现场查看:急诊科布局、诊室分布(至少设置内外儿妇等),相 关检查科室分布与流程、急诊分诊与接待,急救设备及其完好、 医护人员使用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及效期、应急电源,急诊监护 室(EICU)、观察室设置。 3.文字材料:相关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包括成批急诊病人处置预 案、主要急救病种的急救流程、专科诊疗规范、与多学科协作抢 救病人的记录、急救病人的登记本(统计抢救成功率)、观察病 人的观察记录、专业人员培训记录、专业人员培训证书、急诊转 接病人的交接记录。 4.其他内容参照临床科室,如设置病房、应调阅出院病人登记本、 统计急诊病人占住院病人的比例( 85)。2020【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十一)5.追踪检查之八:急诊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夜查 ):随机跟随一急诊病人分诊、挂号候诊 诊疗接待急诊检查急会诊(多学科、时限、 资质)取药或留观或住院等全过程,并询问相 关医护人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 6.模拟现场:模拟严重复合伤病人就诊,了解医院 管理、指挥系统以及多学科合成机制。2121【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十二)重症医学科: 1.文字材料:管理制度(含院感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收住病人的范围、转入和转出的标准与流程,工作人员的培训 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等,其他记录本参照临床科室。 2.现场询问:对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核心制度以及相关流程的知 晓率,对院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危重病人诊疗规范的掌握情况 。ICU的人员配备、职称结构、床位设置等。 3.现场查看:布局与流程、设备配置与完好情况、应急电源和气源 、急救药品储备情况、医护人员使用急救设备情况。 4.检查病历:了解多学科联合查房与管理病人情况、了解危重症评 分系统的运用,了解合理检查、合理诊断与合理治疗等情况。2222【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十三)5.追踪检查之九:重症医学科管理:随机选取一份 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病历检查是否符合转入标准 转运交接记录联合查房记录危重程度评分 记录呼吸机使用知识的询问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多重耐药菌等监控等知识的询问进行特殊 检查时保障病人安全的措施多学科会诊制度的 执行尊重病人合法权益知识的询问心肺复苏 知识的询问职能部门对ICU的监管记录等。2323【三甲评审制度】【三甲评审制度】检查方法(十四)介入诊疗管理:1.现场查看:介入诊疗技术准入、介入导管室设置、流程、放射防 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