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优秀课例:性质活泼的氧气初中化学优秀课例: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通过认识物质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4、 、了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1、初步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2、 、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三、教具准备氧气 7 瓶,分别用玻璃片盖好。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木炭,红磷,硫,铁丝,澄清石灰水四、教学策略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以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氧气性质的主要途径。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视频播放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引入主题氧气的性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结论 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展示 一瓶氧气、由学生观察并按照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说明 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学生讨论、回答提出问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氧气溶于水的情况?学生讨论回答讲述 所有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水生动植物也不例外,水中动植物的生存说明自然界水中溶有氧气,氧气在水中溶解多还是少呢?我们知道,地球上水很多,空气中仍有大量氧气,说明氧气在水中溶解较少,所以说氧气不易溶于水。【提出问题】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叙述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视频展示】验证氧气不易溶于水、关于氧气储运的小知识师生共同小结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设疑 氧气除了物理性质外,它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老师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学生活动】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学生活动】各小组选派代表叙述本小组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小组成员归纳整理得出的结论。【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演示补充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反应,学生观察并叙述现象,通过老师的讲解,增加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学生活动】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四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讨论以上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小结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由多变一” A+BAB提问 在前面我们已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实验探究过,哪位同学能写出它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活动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文字表达式。氧气+石蜡二氧化碳+水讨论 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小结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讲述 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包括“氧气”也包括“含氧的物质” 。讨论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小结 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是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参加的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剧烈?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36 页相关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比较区别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学生活动 阅读并列表比较区别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通过认识物质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4、 、了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1、初步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2、 、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三、教具准备氧气 7 瓶,分别用玻璃片盖好。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木炭,红磷,硫,铁丝,澄清石灰水四、教学策略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以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氧气性质的主要途径。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视频播放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引入主题氧气的性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结论 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展示 一瓶氧气、由学生观察并按照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说明 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学生讨论、回答提出问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氧气溶于水的情况?学生讨论回答讲述 所有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水生动植物也不例外,水中动植物的生存说明自然界水中溶有氧气,氧气在水中溶解多还是少呢?我们知道,地球上水很多,空气中仍有大量氧气,说明氧气在水中溶解较少,所以说氧气不易溶于水。【提出问题】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叙述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视频展示】验证氧气不易溶于水、关于氧气储运的小知识师生共同小结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设疑 氧气除了物理性质外,它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老师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学生活动】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学生活动】各小组选派代表叙述本小组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小组成员归纳整理得出的结论。【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演示补充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反应,学生观察并叙述现象,通过老师的讲解,增加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学生活动】让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出四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讨论以上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小结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由多变一” A+BAB提问 在前面我们已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实验探究过,哪位同学能写出它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活动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文字表达式。氧气+石蜡二氧化碳+水讨论 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小结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讲述 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包括“氧气”也包括“含氧的物质” 。讨论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小结 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是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参加的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剧烈?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36 页相关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比较区别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学生活动 阅读并列表比较区别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通过认识物质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4、 、了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1、初步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2、 、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三、教具准备氧气 7 瓶,分别用玻璃片盖好。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木炭,红磷,硫,铁丝,澄清石灰水四、教学策略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以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为培养学生学习氧气性质的主要途径。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视频播放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的视频,引入主题氧气的性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结论 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展示 一瓶氧气、由学生观察并按照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说明 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学生讨论、回答提出问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氧气溶于水的情况?学生讨论回答讲述 所有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水生动植物也不例外,水中动植物的生存说明自然界水中溶有氧气,氧气在水中溶解多还是少呢?我们知道,地球上水很多,空气中仍有大量氧气,说明氧气在水中溶解较少,所以说氧气不易溶于水。【提出问题】你可以设计实验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叙述自己或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老师】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视频展示】验证氧气不易溶于水、关于氧气储运的小知识师生共同小结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设疑 氧气除了物理性质外,它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老师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学生活动】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学生活动】各小组选派代表叙述本小组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小组成员归纳整理得出的结论。【老师】参与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对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老师演示补充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反应,学生观察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