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公开课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公开课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会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性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氧气的物理性质:引言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回答氧气教师活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并板书:氧气的性质过渡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氧气,得出氧气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 克/升,空气的密度是 1.293 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提问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讨论、探究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提问 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板书 (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 、固态均为淡蓝色。(5)熔点-218C学生活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二、氧气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教师根据物质的元素种类,我们把纯净物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现在我们从这两类物质中选取硫、铁丝、看看他们会与氧气发生怎样的反应?演示实验一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学生回答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教师板书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演示实验二硫与氧气的反应观察与思考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到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2、然后再把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学生活动:问题讨论1.硫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硫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为什么要在瓶内留有少量水。总结板书:2.硫的燃烧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放出热量,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论:碳 氧气 二氧化碳问题探究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34 页,思考回答)师生讨论归纳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氧气含量相对较少,物质与氧气碰撞的机会较少,而在纯氧中则大大增加了这样的机率。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演示实验三铁与氧气的反应设问 铁丝也能燃烧吗?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铁丝燃烧是什么样的?观察与思考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2、把红热的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集气瓶内应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湿的细砂) 。问题讨论 1.细铁丝在氧气瓶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态物质(四氧化三铁)熔化而溅落瓶底,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本实验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先铺一薄层湿的细砂?3.推测镁条在氧气里燃烧将会有什么现象(回忆过去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3、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用文字式表示如下:结论: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Fe O2 Fe3O4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反应 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起来谈收获,总结本节课重难点作业设计总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会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性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氧气的物理性质:引言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回答氧气教师活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并板书:氧气的性质过渡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氧气,得出氧气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 克/升,空气的密度是 1.293 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提问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讨论、探究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提问 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板书 (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 、固态均为淡蓝色。(5)熔点-218C学生活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二、氧气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教师根据物质的元素种类,我们把纯净物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现在我们从这两类物质中选取硫、铁丝、看看他们会与氧气发生怎样的反应?演示实验一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学生回答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教师板书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演示实验二硫与氧气的反应观察与思考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到燃烧,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2、然后再把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学生活动:问题讨论1.硫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硫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为什么要在瓶内留有少量水。总结板书:2.硫的燃烧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放出热量,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结论:碳 氧气 二氧化碳问题探究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34 页,思考回答)师生讨论归纳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氧气含量相对较少,物质与氧气碰撞的机会较少,而在纯氧中则大大增加了这样的机率。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演示实验三铁与氧气的反应设问 铁丝也能燃烧吗?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铁丝燃烧是什么样的?观察与思考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2、把红热的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集气瓶内应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湿的细砂) 。问题讨论 1.细铁丝在氧气瓶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态物质(四氧化三铁)熔化而溅落瓶底,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本实验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先铺一薄层湿的细砂?3.推测镁条在氧气里燃烧将会有什么现象(回忆过去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3、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用文字式表示如下:结论: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Fe O2 Fe3O4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反应 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起来谈收获,总结本节课重难点作业设计总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会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性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氧气的物理性质:引言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回答氧气教师活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并板书:氧气的性质过渡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氧气,得出氧气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 克/升,空气的密度是 1.293 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提问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讨论、探究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提问 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板书 (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 、固态均为淡蓝色。(5)熔点-218C学生活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二、氧气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教师根据物质的元素种类,我们把纯净物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现在我们从这两类物质中选取硫、铁丝、看看他们会与氧气发生怎样的反应?演示实验一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学生回答木条复燃,说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