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螟虫的大发生原因和测报 、防治要点张孝羲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一、螟虫危害的特点1. 螟虫的为害寄主三化螟:为单食性,只为害水稻。二化螟:寡食性,除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甘蔗、玉米等,但在 稻区一般以水稻为主。大螟: 寡食性, 除水稻外还为害麦类、甘蔗、玉米、油菜等。台湾稻螟:寡食性,除水稻外还为害甘蔗、玉米等。只分布在 台湾、华南地区。2. 螟虫对水稻的为害征状三种螟虫在孕穗前为害造成水稻枯心,孕穗后为害可造成枯孕 穗、白穗和虫伤株。 心叶已由青变黄枯 萎,外围叶完好。 叶鞘外有少数针 尖头大 小的侵入 孔,孔外无虫粪。三化螟造成的枯心苗二化螟造成的枯心苗 心叶枯黄, 外围叶部分 或整叶变黄。 侵入孔大小不一,孔外能见虫粪 。大螟造成的枯心苗 叶鞘、叶片变 黄,后期腐烂。 侵入孔不规则, 孔外及叶鞘间有较多虫粪。二种螟虫危 害的白穗 三化螟白穗二化螟 孕穗期危害造 成枯孕穗; 破口期到扬花 期危害造成白 穗; 灌浆到乳熟期 造成虫伤株或 半枯穗。二化螟半枯穗、虫伤株二、几个主要生物学特征1. 越冬特性 三化螟: 5龄老熟幼虫在根茬近根部茎内(土下)越冬。 老熟幼虫抗低温能力强,冬季12月-2月死亡少,但春季4 月间化蛹前后春雨多则死亡敏感。 二化螟 3-7龄幼虫在稻茬、稻草、茭白、稗草、芦苇茎 内(土面以上)中越冬。 抗低温能力很强,且暖冬有利低龄幼虫存活。 春雨的影响不如三化螟敏感。二化螟越冬幼虫虫龄分布(上海2004)2. 春季发育生存情况三化螟 早春气温达16左右开始化蛹,17左右为化蛹盛 期,17-18以上开始羽化。 越冬代发蛾期较二化螟集中,一般长一个多月,有 高 峰期1-2个。 早春化蛹前后是影响越冬死亡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雨 量和土壤水分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如苏南4-5月的雨量常是影响越冬死亡的关键因素。二化螟 未老熟幼虫7以上蛀入麦、油菜、蚕豆茎内取食发育, 因此羽化期极不整齐。 春季11以上开始化蛹,15-16开始羽化。 羽化期分散,可长达2个月以上 茭白茬早于稻茬,再之为油菜、麦、蚕豆,稻草中的最 迟。 长江下游一般有三个峰 5月20日左右一峰 5月底-6月上旬二峰 6月中旬稻草内尾峰,最迟可拖到7月初3 幼虫蛀入和转移习性 三化螟 初孵幼虫蛀入能力较弱,一般90分种钟不能蛀入死亡率高 。蛀入和存活率与水稻品种及生育期关系密切。 粳稻蛀入和存活率低于籼稻,普通稻低于杂交稻或优 质稻。 分蘖期(7-8叶期)和破口期蛀入率最高,拔节期(8- 13叶期)和抽穗后5-6天最低。 二化螟 孵化后先侵入外层叶鞘,可群集为害,取食内壁,7-10 天叶片枯死,造成枯鞘。 3龄后分散,再蛀入茎内,造成枯心4-7龄还可转株蛀入 为害,故一般侵入率较高。 侵入率与水稻品种及生育期虽也有关系,但不如三化螟 密切。 孕穗期侵入造成枯孕穗,破口到扬花造成白穗,灌浆至 乳熟期为害造成半枯穗或虫伤株。 幼虫生存受水温影响很大,夏季7月水温35以上密度 减少97%以上。水稻不同生育期与螟虫侵入率关系生育期 侵入率(%)三化螟 二化螟 秧苗期(20-40d) 1959 3241 分蘖期 52 52 圆秆期 6.17.5 2331 孕穗期 4050 69 抽穗期 1519 - 乳熟期 3 - * 秧苗期侵入后存活率仅1030%三。螟虫的大发生因素分析上世纪末以来,螟害普遍回升和大发生主要原因稻区改制: 水稻栽培由双改单、籼改粳,普通 稻改 杂交稻、优质稻 和免耕等轻型栽培方 式,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全球气候变暖和季节性气候的变动。螟虫的抗药性增强。天敌数量锐减。 均有利于螟虫的发生。1.稻区耕作制度(食料因素)的变 动是影响螟虫发生的根本条件 螟虫种群数量变动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稻区耕作制、水稻品种布局或栽培方式的变更而影响螟虫年生活史的连续性。 凡在螟虫各代卵盛孵时期与当地水稻适于螟虫侵入的生育期(分蘖期、孕穗期)之间相吻合时,螟虫必将大发生,其中只要有一代不吻合则将发生轻。如: 纯双季稻区因二代螟虫发生时正值双抢时期,缺乏桥梁田 ,二种螟虫都轻。 纯单季晚稻,晚播植(6月20后移栽)秧田、本田避过 一代卵孵期,二种发生轻。 纯单季早中稻(如杂交籼稻)则三化螟三代无产卵基地, 发生轻。但二化螟较重(一代多发)。 单双混栽或早中晚稻混栽,则二种螟虫均可能发生重。 稻区增加经济作物,甜玉米、茭白等,则可能三螟齐发。 轻型栽培免耕、直播等轻型栽培,有利螟虫发 生。 常熟免耕田越冬死亡率从50%降至2-3%。 直播增加一代存活率。单季中晚稻不同播栽期与螟害( 常熟)播期 栽期 秧田卵量 大田(块/20m2) 枯鞘穴 枯鞘枝 活虫数率% 率% (头/亩)5/10 6/10 175 96.0 35.2 1054005/15 6/15 122 53.0 13.3 184005/20 6/20 125 47.0 12.4 84005/25 6/25 14 30.0 10.2 1700 不同品种一代二化螟发生为害情 况水稻类型 品种 秧田卵量 大田枯鞘 活虫数 虫量(块/20m2 ) 支率% 头/667m2 比例杂交粳稻 泗优422 185 24.45 10321 6.6八优161 117 15.8 0 3501 2.2粗秆大穗型粳稻 武运粳7号 87 12.65 3788 2.4常规粳稻 苏香粳 67 6.33 1559 1糯 稻 太湖粳 73 10.66 2453 1.5 水稻品种的适合度籼稻重于粳稻杂交稻、优质稻重于普通稻前者一般叶宽、秆粗而嫩、维管束排列疏松、糖分多、组织内硅酸SiO2少,易蛀入,生存率一般高1.5倍,最高可达5倍品种抗虫性机理分析组织学分析无机元素分析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论以螟虫较轻的八十年代时的当家品种秀水04为代表与现代螟虫发生重时的代表品种寒优香晴、 98110等作比较。4品种3个生育期的茎秆厚度(mm) 茎秆厚度在圆秆期时各品种表现出显著差异,一般,除分蘖期外,现代品种反较过去的普通稻秀水04为厚。4品种3个生育期的髓腔半径(mm) 杂交稻寒优香晴的两生育期都较大, 其他三品种则差异不显著,或表现不一致。4品种3个生育期的维管束间距(mm) 维管束间距在园秆期时以秀水04为最小, 寒优香晴为最大, 其他品种或生育期间表现不一致。组织学分析结论 茎秆厚度在圆秆期时各品种表现出显著差异 ,一般,除分蘖期外,寒优香晴等近代品种的茎 杆厚度反较秀水稻04为厚。 髓腔半径只有在寒优香晴两生育期都较大,其 他三品种各生育期间差异表现不一致. 维管束间距在园秆期时以秀水04为最小, 寒优 香晴为最大,其他生育期间表现不一致。4品种3个生育期的N含量4品种3个生育期的P含量4品种3个生育期的K含量 各品种N、P、K 之间一般无显著差异。4品种3个生育期的SiO2含量 SiO2硅的含量以秀水04最高,近代品种低。无机元素分析结论 N、P、K 之间一般无显著差异。 在 SiO2硅的含量上以秀水04最高,近 代品种都低。其中又以普通稻98110 较 高,杂交稻寒优香晴和优质稻 花育1号 最低。可能与抗螟性差有关。4品种还原性总糖含量() 41.456.98 c 秀水0465.60 9.93 b 寒优香晴79.847.54 b 花育1号133.8522.1 a 98110分蘖期 水稻品种秀水04明显为最低,近代品种都高,其中又以普通稻98110含量 最高,可能还原糖高与抗螟性差有关。四品种孕穗期氨基酸含量()4品种孕穗期氨基酸含量()4品种孕穗期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分析中,只发现秀水04和花育1号的蛋氨酸含量较低,而 98110则无论在总氨基酸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最高,其他均无 差异。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分析只发现秀水04和花育1号的蛋氨酸含量低,而98110 则无论在总氨基酸及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最高。其他氨基酸含量品种间无差异。还需作进一步研究。还原性总糖含量分析以秀水04明显最高,而近代品种都较低,其中又以98110明显最高,可能还源糖含量高与抗螟性差有关。2. 气候因素对螟虫大发生的 影响 气候因素是在食物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的 重要影响因素. 与螟虫大发生有关的气候因素有: 全球气候影响:如温室效应、海温、大 气环 流等。 季节气候:冬季低温、最重要的为春雨和 夏温。 春雨的影响 与螟 虫发生有关的春雨,是指春季越冬螟 虫化蛹前后的连阴雨。可导致越冬虫源的大 量死亡. (春雨在气候学上是指3月1日 5月31日出现的 连阴雨。连阴雨的标准为:连续7天以上的降雨 时段,日雨量10mm)。 螟虫测报上可用越冬虫化蛹期前后的总雨量或 雨日数(江淮和江南北部地区为4-5月份总雨量 或雨日数).虫种年 份冬前基数冬后早春(3月)冬后(4/27,雨后)(11月-12月 )活虫死虫死亡率 %活虫死虫死亡率 %三化螟20018330 0200242240102675134338331760095.5二化螟20014333324167333312.1220021267206893351336.9324992053289.1越冬基数调查(虫数/亩)(上海,南汇) 2001年大发生,2002年轻发生4月中旬-5月中旬雨量与越冬螟虫死亡率关 系 (江苏宜兴)夏温的影响 夏温是指夏季7-8月的高温干旱可导致两种螟虫不同的反应.高温可促进三化螟种群的发育和增长高温可抑制二化螟种群的发育和增长三化螟钻入率(%)与水稻生育期及温度关系(镇 稻88,吴进才)温度() 分蘖期 圆秆拔节期15 58.33 41.6720 73.33 46.67 2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