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排便的观察及护理(一)粪便的观察l 一、观察l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经肠道排出体外。粪便的形状、 颜色、气味、次数和量以及所含的混合物,都可以反映 人体整个消化系统生理活动的情况。因此对粪便的肉眼 观察有助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l1量与次数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平均量为150 200g,粪便量的多少与食物种类、数量及消化器管功 能状况有关,进食肉类蛋白质者较素食者量少。.l2性状 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当消化不良或患急性肠炎时,因 肠蠕动快,吸收水分少,排便次数可增多;便秘时因粪便滞留在肠 内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使粪便干结有时呈栗子样;直肠、肛门 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l3颜色 正常粪便因含胆色素,呈黄褐色。由于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种类不同,颜色可发生不同的变化。食叶绿素丰富的蔬菜,粪便呈 绿色;摄入血、肝类食物或服含铁剂的药物,粪便呈酱色,服用炭 粉、铋剂等药物,粪便呈无光样黑色;服钡剂后呈灰白色。在病理 情况下,如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 出血粪便呈暗红色;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胆道,缺乏 粪胆元,粪便呈陶土色;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出现果酱样便 ;排便后有鲜血滴出者,多见于直肠息肉或痔疮出血者。l4气味 粪便的气味是由食物残渣与结肠中的细菌发酵而产生的 ,并和食物种类及肠道疾病有关。消化不良者,大便呈酸臭味;柏 油样便呈腥臭味;直肠溃疡或肠癌者,大便呈腐臭味。l5、混合物 正常粪便含有极少量混匀的粘液,它有润滑肠道、保护 肠粘膜的作用。大量的粘液则常见于肠道炎症,伴有血液者常见于 痢疾、肠套叠等,脓血便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 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粪便内有寄生虫时,应立即留取标本送验,并 报告医生。(二)异常排便的护理l1腹泻病人的护理 l 肠蠕动增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 或呈水样,称为腹泻。l 当肠内有某种刺激因素存在时,为使有毒或刺激性物 质排出体外,腹 泻是一种保护性症状。但严重腹泻可造 成大量胃肠液丧失而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 。因此,对腹泻病人应注意观察、记录粪便的性质、颜 色及其次数,并报告医生,同时留取标本送验。l(1)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及时给予止泻剂。注意腹部保暖, 耐心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及时使用便盆,鼓励和劝慰病人消除焦虑 不安的情绪,使之达到身心休息的目的。l (2)鼓励饮水,给流质或无渣半流质饮食。腹泻严重者,应暂禁 食,给予口服补液盐,若出现脱水症状者,应按医嘱给予补液,以 防水、电解质紊乱。l(3)频繁腹泻者,应注意保护肛周围皮肤,便后用软纸揩拭以减 少机械刺激,用温水清洗,涂油膏于肛门周围,以保护局部皮肤。 l (4)疑有传染性疾病,应做好床边隔离(按隔离病人护理)。l2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l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排便不受 意志支配。 (1)心理护理:理解病人心情,给予精神安慰。 (2)皮肤护理:使用尿布垫或一次性尿布,一经污染 立即更换,有条件时可使病人卧于有孔的病床上,以减 少床褥污染。 (3)观察排便反应: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发现有 粪便污染,即用温水清洗,并涂油膏于肛门周围皮肤, 谨防褥疮发生。 (4)了解病人排便规律,适时授与便盆。在可能情况 下,与医生协商每日定时为病人用导泻剂或灌肠,以帮 助建立排便反射。l3便秘病人的护理l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量吸 收而致粪便干燥、坚硬和排便不畅。 (1)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随意使用泻剂 或灌肠等方法。 (2)建立合理食谱,调整饮食习惯,在饮食中增加纤 维量,适当摄取粗粮,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3)适量的全身运动以增加肠蠕动,鼓励病人参加力 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l(4)稳定病人情绪,消除其紧张因素。如排便时遮挡 病人,适当通风,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排便时间。危重病 人,病情平稳时,护士可暂离去, 以免留守床旁给病人 带来窘迫感等。 (5)排便时取合适的体位和姿势有利于发挥重力作用 ,以增加腹内压力。如在床上用便盆时,可视情况将床 头抬高成高斜坡卧位,有助于排便。厕所应装置扶手, 便于扶撑。 (6)对于发生便秘者,可用针刺疗法,腹部作环行按 摩,也可采用简易通便、灌肠或服泻药等方法 。排尿的观察及异常时的护理一、正常排尿的观察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支配,无痛,无障碍,可自 主随意进行。成人每24小时排出尿量约10002000ml, 日间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 400ml。尿量多少与饮水、饮食、气温、运动、精神因 素等有关。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有特殊气味。二、异常排尿的观观察及护护理l(一)量和次数的异常l 1多尿 :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者称多尿。多 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l 2、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者为少尿。见于心脏 、肾脏疾病者,由于体内钠、水潴留,形成水肿,故尿 量减少。l3、无尿: 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称 无尿或尿闭。见于肾炎晚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无尿期 ,由于肾脏严 重、广泛性病变所致的泌尿功能丧失,故 出现无尿现象。(二)性质质的异常l1颜色异常 :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炎等病人可出现红 色血尿;传染性肝炎、黄疸病人可出现黄褐色 胆红素尿;丝虫病人可出现乳白色乳糜尿;酱油色 或浓茶色血红蛋白尿等。l2比重异常:通过尿比重的测量,可以了解肾脏的浓 缩功能。比重增高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 等;比重降低常见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l3透明度异常: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大量上皮细 胞、粘液、管型等,可致尿液混浊。l4气味异常 :新鲜尿有氨臭味,提示疑有泌尿道感染 ;糖尿病伴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因尿中含有丙 酮;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尿液有大蒜臭味。(三)排尿异常的护护理l1尿潴留 l 尿液存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称尿潴留。当尿潴留 时,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4000 ml,膀胱高度膨胀至 脐部,下腹部膨隆、疼痛及压痛。排尿困难。见于尿道 或膀胱颈部阻塞,如前列腺肥大、肿瘤;排尿神经反射 障碍,如膀胱肌肉麻痹,直肠或盆腔内手术后等;以及 某些心理方面因素所引起。病人十分痛苦,应针对 病因 ,实施有效的处理。如属机械性梗阻,给予对症处理, 如属非机械性梗阻,可采用以下护理措施。l(1)安慰病人,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l(2)取适当体位,病情许可应协助病人以习惯姿势排 尿,如扶病人坐起或抬高上身。l(3)按摩、热敷下腹部,以便解除肌肉紧张,促进排 尿。l(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 冲洗会阴。l(5)针炙治疗;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l(6)对某些手术前或须绝对 卧床休息的病人 ,应训练 其床上排尿,避免术后不习惯卧床排 尿造成的尿潴留而增加痛苦。l(7)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或耻 骨上膀胱穿刺术。l2尿失禁l 膀胱内尿液不能受意识控制而随时流出者称尿失禁 。可分为:真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失 常,充盈性尿失禁,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当膀胱压力 超过尿道阻力时出现。应力性尿失禁,见于经产妇 , 当咳嗽、喷嚏、提举生物等造成腹内压力增时出现。 应根据病情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l(1)做好心理护理,待病人热情,提供必要的帮助, 消除病人羞涩、焦虑、自卑等情绪。l(2)保持病人会阴部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应用 接尿装置:女病人可用女式尿壶紧贴 外阴接取尿液,男 病人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法不宜长 期使用。l(3)指导病人进行收缩和放松会阴部肌肉的锻炼,加 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恢复控制排尿功能。每23小时 送一次便器以训练有意识的排尿。l(4)排尿时采取正确体位,指导病人自己用手轻按膀 胱,并向尿道方向压迫,将尿液排空。l(5)对夜间尿频者,晚餐后可适当限制饮水量。l(6)长期尿失禁病人,必要时可留置导尿管。 l3、留置导尿护理l 留置导尿是在导尿后,将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 尿液的方法。l(1)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 扭曲、阻塞等造成引流不畅。l(2)防止逆行感染:清洁,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返 流,及时倾倒,尿袋和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耻骨,防止 尿液返流。饮水与卧位。鼓励病人多饮水,协助更换卧 位。固定导尿管,病人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和尿袋应妥 善放置。l 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