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大内镜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年卫东 电子放大内镜的特点是从普通 内镜像,经变焦放大,放大倍数能 够达到100倍,目的是使内镜诊断 更加精确。但是放大内镜会使内镜 医师陷入见木不见林的误区。所以 不要忘记,普通内经检查是最基本 的,放大内镜只是作为辅助诊断手 段。在行放大内镜检查时,一定要结 合粘膜染色,只有这样才能将粘膜的 微细结构观察清楚,也有利于确定病 变的范围。以前染色都需要应用化学 染料,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程较 繁锁,延长操作时间等。现在应用 NBI有可能今后减少或不再需要化学 染色。结肠放大内镜诊断主要根据隐窝形 态(pit pattern)鉴别正常粘膜、增生性 息肉、腺瘤、和结肠癌的深达度。工藤根 据实体显微镜作出的隐窝形态分类,型 :圆形隐窝,为正常粘膜;型:星芒状 或乳头状隐窝,为增生性息肉;s型: 管状或圆形隐窝,较正常小,为腺瘤或早 期癌;l型:管状或圆形隐窝,较正常 大;为管状腺瘤;型:脑回状或树枝状 ,为绒毛管状腺瘤;型:不规则型或隐 窝形态消失,一般为癌。 工藤pit分型(1996年)类型形态特点pit大小(mm )圆形(正常pit)0.070.02星形或乳头状0.090.02s管状或圆盘状,比正常 pit小0.030.01L管状或原盘状,比正常 pit大0.220.09沟槽状,分支状或脑回 样0.930.32不规则或无结构(缺乏 pit结构)-直肠类癌直肠管状腺瘤直肠LST直肠LST切除直肠癌放大内镜下诊断和组织学诊断的对比 (日本国立癌中心前瞻性研究1993-1996)非肿瘤 腺瘤 sm癌粘膜下肿瘤 m癌 浅层 深层 (n=184) 86%(159) 14%(25) - - l(n=3281) 7%(230) 93%(3047) 0.1%(2) 0.1%(2) s(n=213) 5%(11) 94%(200) 1%(2) - (n=1152) 3%(32) 95%1092) 2%(18) 1%(10) (n=88) - 15%(13) 11%(10) 74%(65) 判定不能 (1) (14) (3) (4) 注:sm浅层癌,sm层浸润小于500m;不能判定腺口形态:0.5% (29/5414)因此,、型隐窝患者无 需内镜治疗,、型隐窝患者 适合内镜治疗,型隐窝患者需 要外科手术治疗。 变焦结肠镜在诊治结直肠肿瘤时具有以 下优点:首先,它能从近距离的正面、侧面、 中等距离或远距离观察病灶,了解其肉眼形态 、发育样式、有无凹陷、局部性状和范围;其 次,它能改变大肠内的空气量,可观察病灶的 硬化程度和周围皱壁的集中情况,可利用空气 量的变化使病灶形状发生改变,并以此判断病 灶的黏膜下侵犯程度;最后,它能接近病灶观 察其微小构造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这一方 法使肿瘤侵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 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 放大胃镜不如放大结肠镜应用广泛, 主要因为:1早年的放大内镜不具备满意的 机械功能,操作性能差,不容易使欲观察 的部位聚焦,也不容易获得清晰图象;而 且镜身粗长,患者的痛苦较大。2由于胃的 解剖特点使放大胃镜聚焦观察时容易受到 胃壁蠕动、心脏及大动脉搏动、及呼吸运 动的干扰而难以获得清晰图象。 3迄今尚未有统一的放大胃镜诊断标准,对 背景胃粘膜及各种胃病变微细结构及-模样 的改变尚未取得共识。 电子放大胃镜对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电子放大胃镜在胃体中部前壁或大弯 侧及胃窦部主要观察以下三点:1、上皮 下毛细血管,2、集合小静脉,3、胃小凹 。呈多边形的毛细血管环围绕在胃小凹的 颈部,这些环形成蜂巢状的毛细血管网汇 聚成黏膜集合小静脉,后者进入黏膜下层 。在电子放大胃镜下,将胃体黏膜 分为四种类型:1、Z0 :可见集合小 静脉、呈网状的真性毛细血管及呈针 眼样的胃小凹;2、Z1:可见集合小 静脉消失,毛细血管网正常或失去正 常形态,胃小凹可见;3、Z2:集合 小静脉及真性毛细血管网皆消失,扩 张的胃小凹及沟回发白;4、Z3:扩 张的胃小凹周围发红。 放大电子胃镜: Z0 :可见 集合小静脉、真性毛细血管 呈网状及呈针眼样的胃小凹 ;胃体前壁,黏膜发红Z1:可见集合小静脉消失, 毛细血管网正常或失去正常 形态,胃小凹可见;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胃体前壁红斑Z-2期:集合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网 都消失,胃小凹发白、增大。可见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胃小凹扩张。胃体前壁,黏膜充血、红斑Z-3期:集合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网 都消失,发白、增大的胃小凹周围 发红。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胃小凹破坏 Z1、Z2、Z3期中大部分都为HP阳 性者(92%),大部分都为慢性炎症 者(97%)。说明在电子放大胃镜下 观察到的胃体黏膜随着集合小静脉、 真性毛细血管网的消失、胃小凹的扩 张、变形是HP相关性胃炎的特征,并 且随着分期的加重,慢性胃炎也有加 重的趋势。电子放大胃镜对Barretts食管的诊断放大内镜下将Barretts食管分为4型: 圆点状、网状、绒毛状及不规则形,后两 种形态对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提示作用, 可达90%。食管早期癌 黏 膜下层 胃体早癌 局部放大观察 1周边胃黏膜,2正常胃黏膜,3、4美兰染色浸润黏膜下层胃角早期癌 浸润至黏膜下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