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复习三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1 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类别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 掌握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学习目标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 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衬托 (动静 、虚 实、明暗、高低、色彩、渲染)点面结合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 02、比喻:形象具体 03、比拟:生动形象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7、夸张:浪漫、突出、增强感染力 08、借代:简练含蓄 0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1、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1、比兴/用典/对比(古今、色彩、远近、高低) 2、衬托(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 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 (委婉含蓄) 4、渲染/烘托 5、象征/托物言志 6、欲扬结合 7、想象/联想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的技巧:首尾照应 过渡开门见山 铺垫层层深入 伏笔等先总后分以景结情卒章显志提问方式1.该该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现手法) 直接提问问2该该句联诗联诗 是如何描写景(表达情)的.3.请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表现现手法、结结构方面、情和景 的角度)赏赏析句(联联)4.某句历历来为为人所称道,请请(结结合全诗诗)简简要赏赏析演练体悟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此诗中间两联的写景用了多种手法,请简要 分析。(4分)参考答案(1)此联联写景运用了拟拟人、动动静结结合、高低错错落、 色彩映衬衬等多种表现现手法。(2)“万壑有声”“数峰无语语”,有声有静,高低有致将 千山万壑写活了;另外“胭脂”和“白雪” 色彩映衬衬,绚绚 烂烂多彩。(3)这这一联联作者从视觉视觉 、听觉觉、嗅觉觉等方面写出了 深秋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营营造了绚丽绚丽 多彩富有诗诗意 的意境。【2011福建卷】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进行赏析。(4分) 演练体悟参考答案衬衬托(步骤骤一),以“有声”衬衬“淡无影”之静景,衬环衬环 境之静幽;近景“ 折苇苇”与远远景“遥山”相结结合,突出层层次的远远近和景致 的深阔阔(步骤骤二) 。近景与远远景结结合,听觉觉与视觉视觉 相结结合;节节奏优优美, 形象丰满满,层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阔、淡雅、幽静、清 新的意境(步骤骤三)。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某种的感 情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早 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 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步骤二)(步骤一)1 1、点明、点明手法手法2 2、紧扣诗句、紧扣诗句解释解释此手法此手法3 3、总结此种手法的、总结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和(和意境意境 或或作者情感作者情感相关)相关)课堂练习4. 【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友人(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答:三、四句用了对写(曲笔或移笔与对方)的手法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的更为深远 。明手法紧扣诗句解释此手法紧扣诗句解释此手法手法的表达效果手法的表达效果 (意境或情感)(意境或情感)参考答案课堂练习5. 【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参考答案以情相问问,以景作结结;用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细雨来回答上文“情有 几许许”,结结束全篇,化抽象之情为为形象之景,增强了 全词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连用,委婉地表 达出词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怅之情。导学案:课外拓展 第6、7题作业:诗的第三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添著一语不得乃可 ”(诗薮),试从表达技巧方面加以赏析。(4 分)课外拓展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参考答案 第三句采用曲写 (对写)/ 侧面虚写的写法(步骤一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 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 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二) 。这样写,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 ,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 。(课外拓展)7.【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 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1)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 )的表现手法(步骤一), 根据凤凰“彻九州”、“望八荒”等举动,可以判断出 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根 据它 “摧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 因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步骤 二)。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 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步骤三)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