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九小第二届“幸福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倒数的认识 教 师 杨静科 目 数学 班 级 六(1)班教学时间 2015.10.19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质疑,带着问题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是本节课的精华所在。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双语班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特别是倒数的意义中“互为”的意思,需要重点理解。学生对于分数小数互化,带分数、整数化假分数有所遗忘,在课前家庭作业中复习,唤起记忆。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倒数,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掌握求倒数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0”没有倒数, “1”的倒数还是“1”。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求倒数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教学资源 Ppt 课 件 , 倒 数 定 义 卡 片 纸 。教学过程一、冲突引入课题。1.教师课件出示两组分数乘法口算题,(一组得数不定,一组的得数都是 1)男女生比赛计算。引发学生冲突。2.不公平吗?今天我们学习的倒数就跟这两组题中的其中一组有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倒数的有关知识。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引导质疑。1.关于倒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生汇报。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盘点出重要问题。A.什么是倒数?B.倒数是数吗?C.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D.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E.倒数有什么用?三、自学汇报(一)、自学第 28 页倒数的有关知识。生自学。(二)、通过自学,我们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吗?生自由汇报,老师相机指导,点拨。1、什么是倒数?出示倒数定义卡片,齐读 2 遍,你认为这句话里那些词比较重要?2、倒数是一个数吗?举数学当中的例子。拿 A 组题中的数互相说一说。你能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吗?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A.如果是分数。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带分数怎样找倒数?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B.如果是整数.把 3 看成 ,再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有什么问题?这个整数不能为 0.为什么?你们看不起 0 啊?小组讨论一下。C.小数的倒数怎样求?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如 1.5 化成分数 ,再调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D.倒数有什么用?在学习分数除法的时候就会用到。你们真的好厉害,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又通过自学、讨论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老师要为你们点个赞!四、巩固练习五、谈收获总结全课板 书 设 计倒 数 的 认 识乘 积 是 1 的 两 个 数 互 为 倒 数 。 。 。1 的 倒 数 是 10 没 有 倒 数2/5 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5/27/2 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2/7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6 的倒数是 1/6 教研组评课意见本节课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学生参与面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 、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非常好。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更是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但是教师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还要加强。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所用时间稍多,致使最后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小组讨论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足。在教学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够细致。如: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练习题没有坡度,没有拓展拔高的题。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创设竞赛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努力思考而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提示了课题,使学生的学习的探究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同伴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不足之处: 1、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还要加强。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所用时间稍多,致使最后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小组讨论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足。 2、教学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够细致。如: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努力方向:1、要从细节上下功夫,无论从备课上,还是讲课中,都要力求完美。 2、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学习,多积累,多锻炼,使自己对课堂的灵活掌控能力能有大的提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