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人口 普查普查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3 人口普查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教学的是大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为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学习基础,鉴于本课时的知识特点,我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1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究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应该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自主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 。整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合作探究的过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2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无论是在多位数的读法还是写法上,本设计都遵循由易到难,分层推进的思想。例如在设计多位数的读法时,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计数器若干个学生准备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激发兴趣。(1)提问: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总人口数大约是多少?知道首都北京的人口数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课件依次出现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城市吗?(学生欣赏的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比较大,应该怎样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普查中的数学问题大数的读写。(板书课题:人口普查)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资料,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合作学习,探究多位数的读法1探究亿以内数的读法。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情境图及人口数据信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1)借助数位顺序表,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的方法是什么。(3)全班反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先把亿以内的数四位分级,分成万级和个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4)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2亿以上数的读法。(1)合作探究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全国人口数(1370536875),你发现这个数与北京、安徽和香港的人口数有什么不同吗?(这个数含有个、万、亿三级)小组合作,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尝试读出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尝试读数,并发现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的读法相同,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2)归纳多位数的读法。提问: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你能归纳出多位数的读法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汇报,教师评价,共同归纳读数的方法)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以上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攻破难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3 人口普查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教学的是大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为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学习基础,鉴于本课时的知识特点,我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1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究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应该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自主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 。整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合作探究的过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2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无论是在多位数的读法还是写法上,本设计都遵循由易到难,分层推进的思想。例如在设计多位数的读法时,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计数器若干个学生准备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激发兴趣。(1)提问: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总人口数大约是多少?知道首都北京的人口数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课件依次出现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城市吗?(学生欣赏的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比较大,应该怎样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普查中的数学问题大数的读写。(板书课题:人口普查)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资料,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合作学习,探究多位数的读法1探究亿以内数的读法。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情境图及人口数据信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1)借助数位顺序表,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的方法是什么。(3)全班反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先把亿以内的数四位分级,分成万级和个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4)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2亿以上数的读法。(1)合作探究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全国人口数(1370536875),你发现这个数与北京、安徽和香港的人口数有什么不同吗?(这个数含有个、万、亿三级)小组合作,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尝试读出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尝试读数,并发现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的读法相同,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2)归纳多位数的读法。提问: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你能归纳出多位数的读法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汇报,教师评价,共同归纳读数的方法)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以上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攻破难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3 人口普查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教学的是大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为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学习基础,鉴于本课时的知识特点,我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1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究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应该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自主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 。整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合作探究的过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2教学环节层次清楚,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无论是在多位数的读法还是写法上,本设计都遵循由易到难,分层推进的思想。例如在设计多位数的读法时,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计数器若干个学生准备 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激发兴趣。(1)提问: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总人口数大约是多少?知道首都北京的人口数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课件依次出现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城市吗?(学生欣赏的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比较大,应该怎样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普查中的数学问题大数的读写。(板书课题:人口普查)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资料,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合作学习,探究多位数的读法1探究亿以内数的读法。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情境图及人口数据信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1)借助数位顺序表,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的方法是什么。(3)全班反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先把亿以内的数四位分级,分成万级和个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4)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2亿以上数的读法。(1)合作探究亿以上数的读法。这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全国人口数(1370536875),你发现这个数与北京、安徽和香港的人口数有什么不同吗?(这个数含有个、万、亿三级)小组合作,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尝试读出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尝试读数,并发现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的读法相同,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2)归纳多位数的读法。提问: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你能归纳出多位数的读法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汇报,教师评价,共同归纳读数的方法)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以上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攻破难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