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0页
第2页 / 共580页
第3页 / 共580页
第4页 / 共580页
第5页 / 共580页
第6页 / 共580页
第7页 / 共580页
第8页 / 共580页
第9页 / 共580页
第10页 / 共580页
亲,该文档总共5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 法n人类从刑法时代 、民法时代发展 到了行政法时代第一章 行政法原理n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n一、行政与行政法n(一)行政的涵义n1、执行说 除外说 管理说n台湾学者归纳的行政要素的 15个M:Program, Men, Money, Materials, Machinery, Method, Command, Motivation, Communication, Moral, Harmony, Time, Room, Improvementn2、行政的定义 p.1n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及 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 管理、调控和服务的一系 列活动的总称。n国家行政、非国家行政 p.2n3、行政权的特点 p.4 p.18n主动性n广泛性n裁量性n法律性n优益性n行政国现象 p.5n行政国的标志:n第一,行政干预遍及经济和社会各个 领域;n第二,行政权功能从消极地维护安全 和基本市场运作条件向积极、主动地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扩展;n第三,行政权集立法、执法和司法功 能于一体,议会和法院地位相对弱化 ;n第四,行政机关及其官员拥有相当广 泛的自由裁量权。n法治国时代的重要法制化标志是 完善的行政法与程序法。 n4、行政权的内容n规范制定权n证明确认权n对权利的赋予及剥夺权n对义务的科以及免除权n对争议的调处权n(二)行政法的概念n1、定义 p.18n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 以及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 法律规则及原则的总称2、行政法的功能 p.98(1)行政法是管理法(2)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的法(3)行政法是平衡公益和私益的 法 (4)行政法是服务行政法行政法学作为法学子学科,其发展 经历了三次严格的知识分工。n现代行政法的主要功能 p.24n控权的途径:p.25 n以行政组织法控制权源;n以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 行使方式;n以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 法制约权力的滥用。n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p.18n行政管理关系n行政法制监督关系n行政救济关系n内部行政关系n4、行政法的地位n是对民主政治的体现和保障 ;n是法制的体现和组成部分;n是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标 志;n是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 ;n是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和消灭的重要法律事实。n5、行政法的特点 p.26n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性 法典;n内容广泛、易于变动;n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 范往往并存于一个法律文 件之中。(三)行政法的渊源及分 类n1、渊源 p.39行政法的渊源一般性渊源特殊性渊源非正式渊源行政习惯、判例、法理法律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惯例n2、分类n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n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n行政组织法n行政行为法与监督行政行为 法。 第二节 行政法的历史 发展n一、行政法的发展概况 P.98n(一)英国行政法的基本特点n1、由普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并 适用普通法的原则;n2、确立了越权无效原则;n3、受到自然公正原则的影响。 以普通法院裁决行政案件的优 劣?n(二)美国行政法的特点n1、重视行政程序法的构 建;n2、以公正原则为行政法基 本原则;n3、以“正当程序原则”为 行政法的核心。n(三)法国行政法的特征n1、创建了独立于司法系 统之外的行政司法制度;n2、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 渊源n二、中国行政法模 式的建立和发展 P.8095 n( p.88)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 原则n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 础性真理或原理。”布莱克法律辞 典n一、基本原则的概念 p.62n1、基本原则的作用n指导行政法的制定、 实施,弥补行政法律法 规的漏洞和不足。n2、法律原则的分类n宪法原则;n基本原则;n特别原则。n二、基本原则的内容n(一)合法性原则 n1、涵义n依法行政,有一套确定的 规范或原则借以保证广泛的 行政权不被滥用。n2、行政法治的前提n(1)宪政环境;n(2)司法监督;n(3)授权与控权相统一;n(4)形式与实质相统一;n(5)消极功能与积极功能相统一 ;n(6)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 一。n3、内容 p.64n法律创制n法律优越(位)n法律保留n4、基本要求n依法行政n越权无效n违法必究5 、n5、适用规则n现代行政可以分为对相对方的 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和行政 行为和不产生直接影响的行政 行为n第一类恪守“法不赋权则无 权”n第二类可表现为“法无明文 禁止即可作为”。n(二)合理性原则 p.75n1、概念n依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行 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 度,合乎理性。nn2、关于自由裁量n基本含义 : p.179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 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 ,对行政行为的方式、范 围、种类及幅度的自行决 定权。n适用条件:n第一、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性条 件,由行政机关采取必要的措施 ;n第二、法律只规定了模糊的标 准,而无明确的范围及方式,由 行政机关依具体情况和对法律的 合理解释采取具体措施;n第三、法律规定了明确的范围 和方式,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适用。n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n通过授权控制和过程控 制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n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 讼达到事后控制的目的。n3、合理性原则的内容n正当性n平衡性n情理性n试评消息:2004年5月?日,重庆晚报 :今后,“格老子”“龟儿子”等不文 明词汇将随着重庆普通话的推广而逐渐 在公共场合彻底消失。继重庆制定地方 法规要求公务员说普通话之后,近日, 重庆一些商场制定出“导购在商场与顾 客、与其他企业员工交谈必须说普通话 ,如说重庆方言被发现,一句罚款两元 ”的制度。n4、分支原则n适当性原则n必要性原则n比例原则n比例原则 p.71n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当兼顾 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行政相对 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 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 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 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 ,二者应当处于适当的比例。n比例原则包含三部分:n适当性原则( Geeignetheit)n必要性原则( Erforderlichkeit)n狭义比例原则( Verhltnism bigkeit im engeren Sinne)n狭义的比例原则中有三个因 素n人性尊严不可侵害( Wessentlichkeit)n维护公益 ( Die W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n手段适合( Tauglichkeitsgrad) n立法例n荷兰行政法通则(1994年)第三章第3条 规定:“1、在某个法律未做限制性规定,或 者对该权力的行使未做限制性规定时,行政机 关制作命令仍然应当考虑直接相关的利益。2 、某个命令对一个或更多的利害关系人产生不 利后果,这不利后果须与命令的目的相当。” n葡萄牙行政程序法典(1996年)第5条“ 平等原则及适度原则”第2款规定:“行政当 局的决定与私人权利或受法律保护的利益有冲 突时,仅可在对拟达致的目标系属适当及适度 的情况下,损害这些权利或利益。” n 2006年2月24日下午,广州市西华路金平广 场对面,佛山来穗打工的女子廖某骑一辆装 有两大桶潲水的自行车与周女士的私家车相 撞,自行车在崭新的私家车上划出一道长痕 。周女士当即要求廖赔偿200元。廖某掏空 口袋总共只有30元6角,却被周女士一气之 下撕碎。周女士事后表示,当时围观者几乎 是一边倒站在廖一方,甚至有市民说“人家 没钱,大不了赔两桶潲水给你”之语,她“ 气晕了”,才撕碎了30元人民币。接到围观 群众报警后,越秀区警方对周女士做出罚款 9000元的决定。处理此案的越秀区警方表示,我国人 民币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 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 下的罚款。他们认为,作出9000元的处罚是 合适的,也可对社会产生警示作用。n违反合理性原则的表现n不适当的动机n不相关的考虑n违背情理的义务n显失公正的处理n(三)越权无效原则(The doctrine of ultra vires) p.68n【案例分析】刘某系某县个体工商 户,于1998年8月向某县公安局领 取了废品收购的许可证,并在工商 管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1999年 5月县公安局根据举报清查了刘某 的废品收购站,查出其收购并销售 生产性废旧金属,遂作出停业整顿 的处理决定。刘某不服诉至法院。n在我国行政越权包括n无权行政n越级行政n事务越权n地域越权n思考:对于“善良越权”的 效力的认定。 n(四)行政公正原 则p.72n自然公正原则n正当程序原则n(五)行政公开原则 p.74n 依据公开n 过程公开n 结果公开n(六)信赖保护原则 p.70n含义: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 的正当合理的信任应当予 以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 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 ,确需改变的,对于由此 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应当 给予补偿。n 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限制:主要限于以对相对人课以义务为 内容的违法行政行为;在授益性行 政行为方面,信赖保护原则取代依 法行政原则而居于主导地位。对于 违法的授益性行政行为,尤其当违 法原因可归责于行政机关的情况下 ,应当首先着眼于保护收益相对人 权利或者利益,行政机关原则上不 得自行撤销、废止或改变。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n一、特征n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 体;n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n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 是法定的;n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 的;n5、大多数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 关或行政裁判机构依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 序加以解决。n二、构成要素n1、主体:行政主体与行 政相对人。n2、客体:物质财富、智 力成果、行为及人身(身体 、身份)。n3、内容:职权、职责与 权利、义务。n三、行政法律关系变化原 因n行政法律规范n法律事实第二章 行政主体n政府与社会n政府的社会责任:保证社会 经济秩序稳定、解决社会公共 问题、协调阶级和利益矛盾。n政府与社会期望的差距:目 标差距、效率差距(竞争缺失、 成本缺失、信息缺失)n政府与市场n四种模式:强市场弱政 府;强市场强政府;弱市 场强政府;弱市场弱政 府n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位置: 有限政府 有效政府 责任政 府 服务政府 法治政府 善 良政府。第一节 行政主体概述n一、构成行政主体的基本要素n行政主体:拥有国家行政权, 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 法律责任的组织。n行政职权的享有者n行政活动的实施者n行政责任的承担者n二、确定行政主体的法律意 义n1、依法行政的需要;n2、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 要;n3、确定行政诉讼被告的需 要;n4、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 性和统一性的需要。n三、职权、职责与管理手段 p.123133n(一)行政职权n1、内容 p.126n2、特征n国家强制性n不可处分性n单方性n优益性 n 行政优益性行政主体在行使行 政职权时,依法享 有的行政优先权和 行政受益权.n行政优先权n含义:国家为保障行政主 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 其职务上的优先条件。n内容:先行处置权、获得 社会协助权、效力先定权。n成立条件:行政主体、行 使职权时、为行政目的所必 需、有法律依据。n行政受益权n行政主体享受国 家所提供的各种物 质保障条件。n(二)行政职责 p.124n行使行政职责的要求:n遵守法守权限n符合行政目的n遵守法定程序n(三)行政管理手段 p.128第二节 国家行政 机关n一、概念 p.117n 特征:n政治性与权威性n执行性与法律从属性n适应性与创造性n统一性与层级性n社会性与广泛性n专业性与服务性n二、行政机关的分类 p.120n我国行政机关的体系 p.133n 国务院n 各部委 n中央 n 直属机构(海关总署、民航总局等)n 国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