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学习感悟xx 教育大讲堂是 xx 教育局举办的教师教育教学交流论坛,目的在于促进 xx 教育教学的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每年有三十场,参与讲座的有教育教学专家和来自一线的优秀教育者。20xx 年 9 月 15 日下午,笔者很荣幸参加了 xx 教育大讲堂的学习,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本次教育大讲堂的主题是:高效课堂的行与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课堂是实现教学的重要阵地,如何实践高效课堂,如何达到高效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启发探究学习至关重要。来自汉川市八一中心小学的吴波校长就汉川市高效课堂尝试与我们作了交流分享,吴校长以自身经历的两所学校为例讲起,正是由于当初他所处的郊区水科所小学,生源流失至 64 人,学校濒临倒闭,引发了他的思考。如何改变现状,他从自己如何发力,为什么实施高效课堂和最终的成效四个方面做了阐述。面对生源流失,家长不信任,学校管理松散,自由散漫,校园沉闷,针对这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吴校长想到的办法是实施高效课堂,他认为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能够助推教师的发展,最终也一定能够提升学校。在厘清思路后,水科所小学确定了打造团队文化,关注探究过程,先后摸索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导学案的“导”和“学”双向引领作用,课堂打磨教研氛围,“模框跳创”的教学模式,骨干教师的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尝试。为了助力高效课堂尝试,汉川市教育部门和学校机构全力支持,全员参与。在基于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中,不光要坚持科学分组,公平竞争,还要注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小组座位的设置中也相应地照顾学生的视线和便捷。同时,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和话语权,展示和表达自己。在评价体系中,同样也是丰富多彩,有的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的凸显校园文化,有的彰显革命传统。当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蹴而成的,在这背后,有着全体老师们的辛勤的付出,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小组合作的训练,职责任务的分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中更有着老师们的指引导向和日积月累的坚持。除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外,对于老师们的教学模式,同样有开发和创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尝试了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课型的转变,在自学、自补、自纠,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展示结果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和习得,把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于教师的成长,吴校长提出了他的四字口诀,那就是:仿框跳传。的确,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的学习,大多数是从临模,模仿中开始的;在一段学习实践后,对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把握,掌握了相应的教学模式;紧接着就是跳框,也就是跳出原来的条条框框;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最终要学会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正如教育专家李希贵所说:“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获得幸福;要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我想吴校长的高效课堂尝试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所在的水科所小学从以前濒临倒闭的现状中获得了重生,学校的孩子们从以前的羞涩到大方,老师们从茫然到自信,学校也从积弱到自强,水科所小学也从之前的 64 人的农村小学,再次回升到 400 多人的学校,教学成绩从汉川市以前的 37 名升至前 3 名。作为一个热爱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很推崇吴波校长的尝试,高效课堂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这不光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小组合作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冲突。相反,两者可以更好的结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思维,交流分享的团队精神而服务的。诚然,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确实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如何实施“高效课堂”,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我想汉川市水科所小学的这个案例,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