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人教版初中八年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级生物下生物下册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精品教案精品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举例论证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2、学生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过程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新品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引起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改进教学改进导入中国有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 同学们 说这是什么现象? 那么“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呢?学生:思考、回答 遗传变异目标展示变异的现象参看三维目标(展示方式要灵活)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呢?下面我们来观察课本 P40 插图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学生认知目标学生举例:人的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耳朵有有耳垂的、无耳垂的等学生观察教材中图片,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 4探究一种变异现象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的原因 变异的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人类应用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要求学生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参照课本 p42的提示进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完成课本 p42 的讨论题最后得出结论: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 的。而引起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环境也有关系。 举例:1、本来开红花的植物,遭受一次冻害 后,竟然开出了白花,那么这一性状是否能 够遗传给后代? 2、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在室内工作,皮肤 比较白一些;弟弟在野外工作,皮肤较黑。 他们的这一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总结: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叫做遗 传的变异;那么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 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 后代,叫做不遗传的变异。 过渡:人们在了解了遗传变异的原理后,可 以把它应用在培育生物新品种上。请同学们看课本 p43 的例子,尝试说明其中都是变异现象 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 测量工具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测 量工作,并做好记录整理数据,画出曲线 图,找出最大值、最 小值、并计算平均数学生分析、讨论、并 回答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思考、分析、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1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基因的变异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的重组3、太空椒:环境影响使基因产生变异小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蕴含的科学道理。1、高产奶牛: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 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 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 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 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 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 趋势。 2、高产抗倒伏小麦: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 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小 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3、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 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还有 很多:通过辐射、药物等方式改变生物的遗 传物质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变 异现象、引起变异的原因、变异的类型等知 识,对于这些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 1、现象: 2、原因: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坏境的影响 3、类型: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基因的变异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的重组 3、太空椒:坏境影响使基因产生变异学生质疑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结论1达标测评(见同步学习)指导学生完成过关训练(台上台下结合),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书面口头结合)。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组内互评、互纠,老师抽批X 分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