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球类教与学球类运动的教与学王保江球类教与学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 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 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 球入门多少判断胜负的球类项目。 排球运动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 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球类 项目球类运动简介概念球类教与学球类活动中的跑、跳、投等运动形式,有利于发展速 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个人或团体间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能提高神经系统 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 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激发运动参与的兴趣,培养体 育情感。 比赛中的集体配合,培养团队意识,提高正确处理人 际关系的能力。特点与价值球类教与学了解球类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与球类活动 的兴趣和爱好 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球类基本技、战术 通过球类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速度、力量 、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从事的球类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 信、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学目标与分析教学目标球类教与学初中球类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制订是以课程标准的精神 和基本理念为依据,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注意以下几点: 要充分发挥球类运动的特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教学 比赛,多给学生提供参加运动实践的机会,增加教学的趣 味性和实效性 球类教学内容繁多,活动形式多样,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教 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组织活而不乱、生动 有序 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配合发展学生体能练习, 以发展奔跑能力、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 在球类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勇敢、顽强 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分析球类教与学球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球类运动的锻炼价值篮球教学内容与教法策略基础知识球类教与学1、概念:手对球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2、方法: 按照持球形式的不同,分为抛接球、交接球、挥摆球 、推滚球、环绕球、推拨球、运球等 根据活动形式,分为原地、行进间 根据参加的人数,分为单人、多人参加的 近年来,新兴的“花式篮球”基本技术球性练习球类教与学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篮球文化“花式篮球”,迅速在中学生中普及, 甚至许多学生把它推崇为“篮球宝典”。 分析原因: 作为喜爱篮球的中学生来说,几乎不可能拥有乔丹的惊人弹跳 ,在篮框上飞着打球;也不可能象奥尼尔那样庞大的身躯、姚 明2米26的身高独霸篮下,而“花式篮球”只需要有一个篮球和很 小的一块场地,你就能够享受篮球在手指及身体各个部位的转 动配合带来的乐趣与满足 “花式篮球”把球性与街舞有机结合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 的一种简便、实用、娱乐性强的体育文化 “花式篮球”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花式篮球球类教与学可作为每节课的准备部分 不要过分追求动作的准确性,重点放在练习持续 的次数 掌握熟练后,逐步增加动作幅度、加快动作速度 在球行练习时,有意识加强“弱手”的支配球、控 制球的能力球性练习教学建议球类教与学动作要点:身体重心的控制,手按拍球的部位以 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1、徒步练习跨步急停、变向跑,主要解决熟练问 题 2、原地单手前推后拉运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 球,体会按拍球的部位,提高手控制球能力 3、看信号急停急起练习,培养学生抬头观察和反 应能力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球类教与学教学方法: 4、两人一组 ,一人徒手做就急停急起,另一人运 球追逐对方相应做急停急起 5、设标志筒体前变向运球练习,重点体会与对手距 离的控制和运用时机 6、“之”字型路线连续做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会 手脚配合 7、一对一对抗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练习,初学时防守 人双手背后,只用身体堵截对方,熟练后换成正 常防守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球类教与学动作要点:持球手法、出手动作和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两人面对面相距5米,进行对投练习,中间可拉一 根约3米高的绳,相互检查、相互纠正 距篮架1米处投空心篮练习,重点解决投篮弧度问 题 分组规定时间投准比赛,解决心理问题 降低高度,增大篮圈内径的投篮游戏,提高学生自 信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球类教与学动作要点:跨步拿球双脚要腾空、跳起投篮要控制 住身体平衡,出手投篮动作柔和 教学方法: 第一步:分解学练 1、教师通过模拟比赛情景,让学生明白行进间投篮的作用 及运用时机 2、初次学习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应先进行距离 篮筐15米左右的单手肩上擦板投篮技术动作,学生要求 掌握持球动作、用力动作和瞄准点,重点是用力动作(即 抬肘伸臂压腕手指拨球);在基本掌握原地 近距离投篮的基础上,学习原地跳起投篮技术(可才用双 脚或单脚起跳)同样也是进距离,体会在空中用力动作的 控制。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球类教与学3、在基本掌握篮下进距离跳起投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 行徒手的脚步动作练习,可采用 距离篮筐8米,斜45度位 置,小步幅慢跑倒数第二步做跨步,紧接着上步单脚起跳 摸高练习,体会脚步动作的完整性,以及起跳的位置和空 中身体平衡的控制。为提高练习密度可拉一根月2.5米高 的绳,学生成一列横队距离绳8米左右进行徒手脚步模仿 练习。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球类教与学 4)同上练习位置,原地向前运一次球,当球弹起约腹部 高度时,跨步拿球,跳起举球投篮练习。要求:跨步不要 腾空过高,前脚落地后,后脚迅速上步,动作衔接连贯, 不要脱节。在练习时同样可采取教法3的练习方法,提高 练习的密度 5)距离篮筐8米左右运球接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 习。此练习注意两点: 运球时注意抬头,判断跨步拿球适宜位置 运球尽量向前,距离身体侧前方稍远 此练习也可采用教法3练习方法,提高练习密度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球类教与学 6)待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基本掌握后 ,可结合各种游戏进行练习。 1分钟往返三分线与篮下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 投篮游戏,计算命中率全场绕场上三圆运球接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往返一次投中两球游戏 中线两人抢抛出球后,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 投篮游戏运球接行进间高手投篮球类教与学动作要点:传球对同伴速度和与同伴距离的判断,以及行进 间对传球落点的控制。接球手臂迎球动作和脚步动作 教学方法: 1、固定人(35人)相继3米,练习者距离3米左右,直线 侧身跑,依次将球传给侧前方的固定接应者。可采用双手传 接球技术动作。 2、四角传接球练习。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站成正方形,刚开 始传一个球,计算传接球成功的次数;动作掌握熟练后可增 加为两个球。 3、两人一球传接球接行进间投篮行进间传接球球类教与学方法:把学生分成二人一组分别站在两端线外,一组传球 推进前场,投篮对面一组出一人到三分线防守,攻防结束后, 则防守组拿球向对面球篮二打一 配合要点:两人拉开一定距离,传球推进,在接近防守人 时,一侧队员运球向篮下推进,如防守队员不积极上前堵 截,则加速运球突破对手果断到篮下投篮;如对手上前积极 堵截时,将球传给同伴进行篮下投篮简单战术二攻一球类教与学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后,可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2、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归 纳。 3、模拟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限制防守的强化性练习 解释:当两人传接球推进至前场接近三分线时,防守人一般有 两中选择:一是迅速上前防守持球人,这时进攻另一人迅速在 异侧插到篮下,持球人迅速将球传给插到篮下同伴,同伴接球 采用运球接行进紧投篮动作完成进攻配合。二是防守人欲前后 兼顾时,持球人要果断运球上篮,同伴在异侧篮下准备接球投 篮。 4、不限制防守情况下,进行“二攻一”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附带 介绍防守规则。二攻一球类教与学配合要点: 1、由攻转守后,要全速退到本方的三分线左右,每个队员 找到自己负责防守的队员 2、防守有球队员时,要始终位于对手与球篮之间;防守无 球队员时,要位于对手与球篮之间,稍偏向球篮一侧 3、防守距离一般在一臂左右,对手离球篮近则防守应离他 近一些,反之 4、在防守自己对手的同时,要兼顾场上其他情况,注意球 的转移和位置 5、半场盯人防守,一般根据防守位置、防守能力和身体条 件确定半场人盯人防守球类教与学方法: 半场三对三教学比赛 半场五对五教学比赛 全场五对五教学比赛 教学建议: 可采用适当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的形式,例如:角篮球、 移动篮框、增大篮框内径等方法,提高投篮的成功率 有针对性的选择比赛形式,每次比赛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 ,例如:每人触球法,投篮分值不等法。 教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教学比赛球类教与学篮球教学的重点是基本功:包括球性、基本技术 、组合技术和简单配合。 篮球教学的难点是在所学基本技术和战术在篮球 活动中的运用,即“篮球意识”,它是篮球活动 的“灵魂”,也是篮球教学与其他教材的最大区 别。 教与学的设计篮球教学的重点、难点球类教与学刚才我们对初中阶段篮球教材、教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但 是具体到每个学段教什么?怎么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 授课中最主要的问题。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生理和心理), 又要达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 各个学段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法的运用应符合本学段学生的 身体情况和接受程度 例如:初一学段:从篮球基本功入手,在学习中不要过度强调 动作技术准确性,采用降低难度、简化规则、改造器材的方 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教与学的设计球类教与学初二年级: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一定技术,受表现欲的影响, 他们在篮球游戏和比赛中比较”独“,缺乏配合意识,因此, 在这个阶段应安排相应传接球技术学习,通过限制性的篮球 活动,采用一些特点的规则,贯彻”比竞争但更比合作“的篮 球理念。 学段之间教材、教法的选择要有递进性 我们发现篮球教学从初一到初三,甚至高中、大学,都是基 本技术的重复,无防守的模仿练习,脱离规则的运用,最后导致很多学 生学过篮球,但是不会打比赛,因此,我们在各个学段应根据学生的身 体情况和接受程度,在教材的选择、教法的运用要有层次性、递进性。 初一侧重与投篮与运球个人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初二侧重于与同伴之间 的配合,同时合理运用防守技术,减少不必要或常识性的犯规教与学的设计球类教与学 各学段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法的运用始终能使学生保持学 习的欲望每各学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不同,初一学生力量 较弱、好奇心强,还没有完全脱离小学游戏化的活动方式 ,我们在技术学习时可融入到游戏中,不被规则所局限; 初二学生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追求一些难度大的动作,例 如后仰跳投、跨下运球等技术,我们在学习中不应强加干 涉,应因势利导,通过比赛统计的数据分析,让学生明白 只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困难的情况下做出高难的 动作。教与学的设计球类教与学 在学练过程中,抓住球类教材的游戏性、对抗性等特性, 将技战术的学习贯穿在游戏和比赛中,明确认识技战术概 念和作用,提高技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举一反三, 学以至用。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在运动中的个体差异 ,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 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教与学的设计球类教与学评价内容: 1、专项体能 2、基本技术或组合技术 3、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形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学评价球类教与学1、快速移动能力 方法:十字跑。学生处于十字中心点原地碎步跑 动,听到哨声迅速跑到距离中心点5米的标志筒处,手触标 志筒后再返回中心点,按照左中心点右-中心点前 中心点后中心点的顺序跑完,按时间长短进行评分 形式:以教师评价为主 2、助跑摸高 方法:用手指涂粉笔末,助跑起跳摸篮板或摸高器,计算 净跳高度:助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