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山东东省德州市高考文省德州市高考文综综第一次模第一次模拟拟考考试试历史部分历史部分 本本试试卷分第卷分第 I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和第)和第 II 卷(非卷(非选择题选择题)两部分,共)两部分,共 10 页页。 。满满分分 240 分,考分,考试时试时 间为间为 150 分分钟钟。考。考试结试结束后,将本束后,将本试试卷和答卷和答题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学生卡一并交回。答卷前,学生务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准考证证号、考号、考试试科目填涂在答科目填涂在答题题卡和答卡和答题纸规题纸规定的地方。定的地方。第第 I I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必做,共必做,共 100100 分分) )9.“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幅楹联中的 “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0.“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 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 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11.东史郎日记(日)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 每一个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 的事实。”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道听途说的,不符合事实 B.可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情况使用 C.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 D.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12.“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机器工厂的出现 海外市场的扩大A. B. C. D. 13.“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 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 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 “”最恰当的应是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4.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 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15.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 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16.2003 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4 国的英文首字母连缀起来,创造了一个响亮的 名称 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 是 A.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B.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对世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献 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第第 I II I 卷卷( (必做必做 110110 分分+ +选做选做 3030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分) )【必做部分必做部分】27.(25 分)墙,行阻隔之效;桥,有沟通之用。中外历史上,既有有形的墙与桥,也有无形的墙与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 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 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西方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概括当时中西交流的特点 有哪些?(6 分) 材料二材料二 1930 年 6 月 17 日,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约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 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其他国家报复措施,仅从 1931 年 9 月到 1932 年 7 月,就有 48 个主权国家 增加关税,26 个国家实行定额进口和公开禁运这就必然减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加剧美国的萧条。刘绪贻美国通史罗斯福时代 19291945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各国提高关税造成了什么后果?(2 分)为消除贸易壁垒, 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制度性安排?(2 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 材料三材料三(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当时欧洲局势的什么特点?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发展 起到怎样的“桥梁作用”?(6 分) 材料四材料四 有专家指出: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 世纪 90 年代初经济全球 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 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近 30 年,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 些成功的经验?(5 分)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启示?(2 分) 29.(34 分)2010 年上海即将举办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843 年1895 年,此一 阶段是上海作为一个传统的中等商埠城市向国际性的现代贸易中心城市的转变时期;第二阶级,从 1895 年1936 年,是上海从一个商业贸易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的时期。 材料二材料二 “道光季年,海运费省而运疾,上下成以为便。而犹河海并运也,至粤匪肆扰、中外互市 以来,宸漠远布,海运专行,而河运逐废,江南之由河运者不过江、安数万名而已。海运踵行之后,已 三十余年,功效大著,火轮(车)骠迅,与沙卫船(上海县志:“吾沪帆船行驶北洋曰沙船曰卫船” )分成揽运,尤开亘古未有之奇,此变则通之侯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走向大城市”的原因有哪些?(5 分) 材料三材料三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见证了历史的变迁(2)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在近代化历程中的探索。(6 分)【选做部分选做部分】32.(10 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材料二 (1)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 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 41 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的处理方式 上各有何不同?(6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4 分) 33.(10 分)【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片生意经的副标题是:卖伞的渴望下雨,我们当然渴望战争了! 图片桥的副标题是:西方国家向中东地区派出大规模武装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恐怖分子也 向西方国家发起进攻! (1)图片生意经揭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 分) (2)根据你的理解,图片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6 分)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第第 I I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必做,共必做,共 100100 分分)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BCBADCBD第第 I II I 卷卷( (必做必做 110110 分分+ +选做选做 3030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分) )【必做部分必做部分】27.(25 分) (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 分)特点:平等的交流;双向的相互借鉴;以宗教的传播为媒介。(答出其中 2 点,即给 4 分) (2)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经济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2 分)1947 年,美国、中国等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或形成了以美 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2 分)消减关税,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维持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扩张。(2 分) (3)特点:两极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冷战对峙。(2 分)作用:促进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推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带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4 分) (4)三个节奏: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 年,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分)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2 分) (5)从沟通协调、合作交流、开放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得分。(若从其他方面回答且言 之有理,也可得分)(2 分) 29.(34 分) (1)是第一批通商口岸,并发展成商贸中心;交通工具盒交通路线改变,由运河为主转向海运、铁路 为主;马关条约引发外资建厂热;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一 战及其后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出现。(5 分) (2)经济上:创办民族工业,推进工业化;(2 分)政治上:建立共和政体,探索民主政治;(2 分)思想上:传播西方先进思想,促进思想解放。(2 分)【选做部分选做部分】32.(10 分) (1)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按军功大小划分等级。(2 分)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由国君任免。(2 分)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2 分) (2)不同作用:雅典: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 治权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2 分)秦国:为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