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是在设计阶段对系统可靠性进行 定量的估计,是根据历史的产品可靠性数据 、系统的构成、系统的工作环境等因素估计 组成系统的可靠性。(1)数据来源:GJB/Z299B(国内元器件 )和MIL-HDBK-218F(国外元器件)可靠性预计 软件Relex故障率、维修 率、不可靠度 等参数飞机部件及系统NESSU S结构与可靠性 相关参数航天飞机SURE不可靠度、故 障率等导弹CARE不可靠度、故 障率、维修率 等飞机及导弹MEADE P可靠度、可用 度、故障率、 平均寿命汽车与工业部门GalieoF TA可靠性相关参 数飞机系统(2)可靠性预计软件:可靠性预计的目的v评价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的可靠性指标;v在方案论证阶段,比较不同方案的可靠性 水平,选择最优方案;v在设计中,发现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 素,找出薄弱环节,采取设计措施,提高 系统可靠性;v为可靠性增长试验、验证及费用核算等提 供依据;v为可靠性分配奠定基础。 可靠性预计|单元可靠性预计 相似产品法评分预计法应力分析法|系统可靠性预计(1)相似产品法相似产品法就是利用与该产品相似且已成熟产 品的可靠性数据来估计该产品的可靠性。成熟 产品的可靠性数据主要来源于现场统计和试验 结果。相似产品法考虑的相似因素有:v产品结构及性能的相似性;v设计的相似性;v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相似性;v使用剖面(使用和环境条件)的相似形。例题某型号导弹射程为3500km,该导弹由战斗部、安 全自毁系统、弹体结构、控制系统和发动机组成 ,各组成部分相应的可靠性指标为R战斗部=0.99, R安全自毁系统=0.98, R弹体结构=0.99, R控制系统=0.98 , R发动机=0.9409,导弹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RS=0.8858。为了将该型号导弹射程提高的 5000km,对发动机采取了三项改进措施:采用能 量更高的装药、发动机长度增加1m、发动机壳体 壁厚由5mm减少到4.5m,试预计改进后的导弹飞 行可靠度。(2)评分预计法v评分预计法是在可靠性数据非常缺乏的情 况下(仅可以得到个别可靠数据),通过 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或专家对影响可靠性的 几种因素进行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以获得各单元产品之间的可靠性相对 比值,再以某一个已知可靠性数据的产品 为基准,预计其他产品的可靠性。 某飞飞行器的故障率预计结预计结 果复杂杂程度技术术水平工作时间时间环环境条件单单元评评 分数单单元评评 分数单单元故障率序 号单单元名 称1动动力装 置56558500.385.82武器861028800.33695.63制导导装 置10105525001.0288.58飞飞行控 制装置885822800.896258.95机体821086800.25682.86辅辅助动动 力装置65558500.385.8解新的导弹于原来的导弹十分相似,其区别 在发动机。根据经验,新型装药是成熟工 艺,加长后的药柱质量有保证,两者都不 会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带来大的影响。唯有 壁厚减薄会使课题强度下降,会使燃烧室 的可靠性下降,因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 。因此,可粗略地认为发动机的可靠性与 壳体强度成正比。经计算,原发动机壳体 的结构强度为9.806106Pa,现在发动机 壳体的结构强度为9.412106Pa,则发动 机的可靠度为:(3)应力分析法以上参数分别为:元器件工作故障率;元器件基本 故障率;环境系数;质量系数;应用系数;电流额 定值系数;电压应力系数;配置系数。各系数是按 照元器件可靠性的应用环境类别及其参数对基本故 障率进行修正的,这些系数可以查阅GJB/Z299B( 国内元器件)和MIL-HDBK-218F(国外元器件)。例题光机电系统:v建立电子可靠性框图v瞄准镜可靠性框图v查表得到各元件可靠性数据v解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系统可靠性预计v模型v算法v数据 可靠性框图法 网络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 Markov状态转移 链法三 要 素预 计 方 法第二章 可靠性框图法v可靠性框图:振荡电路结构图可靠性框图以后均基于可靠 性框图(1) 串联系统(Series System)系统由n个部件组成,其中第i个部件的寿 命为 ,可靠度为 。 假定 随机变量相互独立,若初 始时刻=0时,所有部件都是新的,且同时 工作。显然串联系统的寿命为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当第i个部件的故障率函数为 ,则系统的 可靠度为:串联系统的故障率为:v平均寿命:设计串联系统时,应当选择可靠度较高的 元件,并尽量减少串联的元件数 例题某容错计算机由60片集成电路芯片组成,每 一片上有25个焊点,15个金属化孔。这60片 集成电路芯片分别装在两块板上,每块板平 均有80个插件接头。设各部件服从指数分布 :集成电路芯片的故障率为 ,焊 点的故障率为 ,金属化孔的故障 率为 ,插件接头的故障率为 ,求系统工作2小时的可靠度和平均无故障 工作时间。该容错计算机系统是串联组成的 可靠度为:平均寿命:(2) 并联系统(Parallel System)系统由n个部件组成,其中第i个部件的寿 命为 ,可靠度为 。 假定 随机变量相互独立,若初 始时刻=0时,所有部件都是新的,且同时 工作。显然并联系统的寿命为:系统可靠度:当部件寿命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 系统的可靠度为: 系统平均寿命为:当n=2时:例题v某飞控系统由三通道并联组成,设单通道 服从指数分布,故障率为 ,求系 统工作1小时的可靠度、故障率和平均寿命 。v单通道(无余度):三通道并联v结论:采用了三通道并联系统可以大大 提高系统任务时间内的可靠度 串并联或并串联系统分机余度整机余度例题设系统由四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可靠 度均为 ,试分析下面两种 形式构成的系统的可靠度。 结论:分机余度比整机余度系统可靠度高 单通道三通道并联会出现共因故障或共模故障(3)表决系统 k/n(G)设系统由n个部件组成,而系统成功地完成 任务需要其中至少k个部件是好的,这种系 统称为k/n(G)结构,或称n中取k表决系统 ,其中G表示系统完好。 表决系统vn/n(G)系统等价于个部件的串联系统;v1/n(G)系统等价于个部件的并联系统;vm+1/(2m+1)系统称为多数表决系统。 有相交 问题表决系统的解算v定义:v利用二项式定理:v由于k/n(G)满足:即可得到系统的可靠度为:v当部件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系统可靠 度为 :例题v设具有三台发动机的喷气飞机,这种喷气 飞机至少需要有两台发动机正常工作才能 安全飞行。假定这种飞机的事故仅由发动 机引起,并设飞机起飞、降落和飞行期间 的故障率均为同一常数 小时,试计 算飞机工作1小时的可靠度以及飞机的平均 寿命为多少?解:2/3(G)系统工作1小时的可靠度和平均寿命为:结论: 采用余度技术不一定提高系统的平均寿命 余度系统u静态余度系统:并联系统表决系统u动态余度系统冷贮备系统热贮备系统冷贮备系统v贮备部件不通电 假设冷贮备系统n个部件的寿命分别为 ,且相互独立。1.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冷贮备系统v假设冷贮备系统n个部件的寿命分别为 且相互独立。可见,冷 贮备系统的寿命为:则系统的故障概率为:v其中: 是第i个部件的累积故障概 率,*表示卷积:v系统可靠度和平均寿命为(当Rsw=1):当n=2且为指数分布时,v2.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时,即Rsw 1时:引入 随机 变量n=2的指数分布:热贮备系统热贮备系统中贮备部件在贮备期间通电, 因此有可能发生故障,其贮备寿命与工作 寿命分布一般不相同。假设系统由n个相同的部件组成,部件 的工作寿命和贮备寿命分别服从参数为i 和i的指数分布(i=1,2,n)。在初始时刻 ,一个部件工作,其余的部件作热贮备, 这期间所有的部件均可能故障。但工作部 件故障时,由尚未故障的贮备部件去替换 ,直到所有的部件都故障,则系统故障。(1)转换开关完全可靠时Rsw=1设ti表示第i个故障部件的故障时刻,令 t0=0,显然热贮备系统的寿命为:在时间区间 中,系统已有 个部件故障,还有 个部件是 正常的,其中一个部件工作, 个 部件作热贮备。 由于指数分布的无记忆性, 服从 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 , 且它们都相互独立。故该系统等价于n 个独立部件组成的冷贮备系统,其中 第i个部件的寿命服从 的指 数分布。当 时,可以得到:=0时为冷贮备系统;当=时为并联系统。v当n=2时,部件1工作,部件2热贮备。 部件1、2的工作寿命服从1和2的指 数分布,部件2的贮备寿命服从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因此,系统的可靠度 和平均寿命是:(2)开关不完全可靠时Rsw1假定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转换开关寿 命服从0-1型,即使用开关时开关正常的 概率为 。当n=2时, 例题v试比较服从指数分布的单部件系统、两部件并 联系统、三中取二表决系统、两部件冷贮备系 统(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系统可靠度。v解:1/2/3/4/5/4123Rst0.20.40.60.81.01-单部件 2-并联3-冷贮备 4-热贮备例题v一个系统由两个部件组成,设其寿命均服 从指数分布: , /时, /时,求t=10小时这两部件组成 串联、并联、冷贮备和热贮备(开关完全 可靠)四种情况下系统的可靠度和平均寿 命。 解:串联系统并联系统:v冷贮备系统:v热贮备系统:v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冷贮备系统 的可靠度最高,其次是热贮备系 统、并联系统和串联系统。因此 在设计高可靠性系统时,要权衡 各典型不可修系统对系统可靠度 的贡献,采用优化的系统结构以 达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