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托有毒行规不除不行朱熹妍最近多位信托公司高管被查,隐身其后的受贿灰色路径被曝露在阳光之下。案件涉资在千万级别,牵扯项目数十亿,相对于已经突破 11 万亿的受托资产,这种出错概率应该还在可被原谅的范围内。不过让办案人员都感到震惊的是,收取回扣在信托业几乎已成行规,普遍存在于提案、尽职调查、风险控制、产品设计、甚至打款等多个环节。这些回扣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可以是财务顾问费、渠道费、劳务等多种外衣,但大多依仗手中对产品设立及资金支配的职权变现。如果按照行规 1 至 1.5 个点计算,整个行业背后存疑的收入高达千亿。这样的有毒行规,已成为行业慢性内伤,将长期拖累中国信托业健康向前发展。目前,信托行业中的反腐行动已有升级趋势,部分地区的信托公司接到监管方面临时现场检查,要求各公司对列项融资方名单中涉及本公司的相关业务里中介费用部分出示详细的报告和说明。这已让行业内人心惶惶,担心之前被默认的灰色收入将面临被秋后算账的风险。逃离信托业将成为一个选项,在行业转型的当口,高管和业务骨干的稳定将受到威胁。走个把人,还只是小事。广泛存在的灰色收入也只是病征,病灶却存在于很多具体投融资项目之中 灰色收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融资项目是否得以顺利发行,这不仅加大了融资人的成本, 增加了经营风险,更可怕的是一些素质差、风险高、信用不达标的项目容易接收潜规则,这也为兑付危机埋下引线。在实际操作中,项目经理一旦收取了融资方的费用,必然就会粉饰项目情况,或者通过各种方法在信托公司内部运作,极力推动项目过会,促成融资达成,给信托公司增加了人为的道德风险。较之兑付危机,对于信托行业来说,更长远的后果是信誉受损。在已经拉开帷幕的大资管时代,信托拥有的政策红利已大大减小,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各大金融分支日益激烈的竞争。去年开始,信托高速增长期存在的问题就不断曝光。在频繁出现的兑付危机中,委托人开始追究信托公司的责任,整个市场也在反思信托作为一种投融资渠道的真实风险。虽然目前仍有刚性兑付作为信誉支撑,但这根支柱已显吃力。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隐身问题项目中的潜规则也将置身阳光下,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将会名誉扫地。事务管理型业务,被认为是信托业转型的一大方向。对于委托人而言,受托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值得信任才是首要品格。如果信托公司被贴上不可信、受贿的标签,试问如何在大资管时代抵御券商、等其他金融分支的竞争。项目和资金双双流失,信托行业不仅再难增长,就连保持现有规模都成难事。这样或将导致低素质的项目流入,高素质的项目流出,让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所以,清除行业潜规则已势在必行。在潜规则普遍存在的前提谈发展,就会像中毒的高手一样,一旦运功便会引毒气蔓延全身,轻 则丧失功力,重则毒发身亡。相信,这并不会引起行业的倒退,反而会进一步促进信托成功转型。历史可鉴,中国短短三十多年的信托史上,全行业的清理整顿已经历过六次。信托公司从高峰时期的 1000 多家,缩减到如今的68 家。 2007 年 3 月 1 日,信托两新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 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信托公司换发新牌照,按照新的业务范围和规则积极开展信托业务。信托业自此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规模从 2007 年底的 9600 亿元,一路飙升增长至今天的 11 万亿。比起秋后算账,此次清整更应做的是排查项目违规操作,及时进行补救修正。对于普遍存在的行业潜规则,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正常的销售回扣可以保留,甚至应该光明正大地将其变为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应该设置好业务开展与风险控制的隔离墙,强加项目监督管理、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另外对于一些有商业贿赂嫌疑的行为,应该设立监督、举报机制,一旦发现予以严惩。众多从业者,对此也不必过分担心。类似的金融反腐在证券、行业也进行过,除了个别硕鼠被法办外,更多的人收获的却是一个更加清静的从业环境。一些应得的收入,或可得到正名,不必再以潜规则的名义存在。而整个行业的向好,也会最终让个人受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