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课例绥德县辛店中学 梁焕艳【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总体思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岁那年写的,它回忆了自己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阅读这篇课文,极富有教益,从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不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首先要抓住“走一步,再走一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这些语句进行教学。因它们含义深刻,值得体味。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以此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勇往直前的自信心。”其次是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这样读就不至于老是往一个方面去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子下来,很有意思。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再看五个孩子。是杰利把父亲找来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个孩子呢,则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的嘲笑,对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真够恶劣。这样学生就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课文进行理解和阅读了。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像力,得到新的启示,把握思想内容,对课文又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实录】片段一:合作探究:师:(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石架大约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师:就以上问题,同学们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生:我喜欢杰利。在“我”爬上石架,进退两难时,“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后来他把父亲找来,说明他还是挺有爱心的。生:其他的孩子把“我”丢下不管,甚至还嘲笑“我”,说明他们没有爱心,我不太喜欢他们。生:因为我一直体弱多病,父亲让我一个人下来,万一我摔下来,他会后悔一辈子的。生: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父亲指导孩子让他自己走下来,是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正确的。(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片段二:同学们,我们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么老师继续提问喽师:(出示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课文,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同时激励勇敢精神。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自由言说。)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教师因势利导)生:我不会丢下他一个人在悬崖上,我会想办法帮助他,带着他一步一步走下来。生:我会回家找父母帮忙。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打 110 求救。生:我说服其他几个小朋友留下来帮忙。 生:如果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我会想办法节省体力,等天亮再大声呼救。生: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一点一点自己小心的爬下来。生:我会把衣服撕成布条,打成绳子,拴住藤条,然后借助绳子爬下来。生: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能感受到大家都有一颗患难与共的爱心,而且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坚定。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学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生:我们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以一步登天。生:我们遇到困难,要学会克服小困难,懂得化整为零。生:人生的路途总是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终将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 师:(总结)因此,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教学反思】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只有当它形成一定习惯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天长日久的正确阅读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反复运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怎样的阅读方法适合学生呢?多角度阅读,有创意地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还可以提高阅读质量与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多角度阅读呢? 多角度阅读,关键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可拟一个中心话题。就拿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从杰利这个角度来读。可以评论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可从两个大角度(教子、交友)对比着阅读。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母亲角度: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儿子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杰利角度: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四个孩子的角度: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极。 综上所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是我们大家共知的一句话。也就是说由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审美观点等不同,对同一篇文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篇文章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人或物,他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在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的、独立的、深入的多角度阅读。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榆林通讯2006 年第五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 年第六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