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6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5页 / 共86页
第6页 / 共86页
第7页 / 共86页
第8页 / 共86页
第9页 / 共86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部编编人教版人教版 2018-2019 学年学年语语文文九年九年级级上册全册教案上册全册教案目目 录录1 沁园春雪12 我爱这土地.43 乡愁.7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05 我看.136 敬业与乐业.16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98* 论教养.219* 精神的三间小屋.23写作 观点要明确.26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2810 岳阳楼记.3011 醉翁亭记.3412* 湖心亭看雪.3813 诗词三首41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4514 故乡.4715 我的叔叔于勒.5016* 孤独之旅.53写作 学习缩写.55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57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918 怀疑与学问.6219* 谈创造性思维.6620* 创造宣言.69写作 论证要合理.7221 智取生辰纲.7422 范进中举.7723* 三顾茅庐.8024* 刘姥姥进大观园.82写作 学习改写.84人教部编版 2018-2019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1 沁沁园园春春 雪雪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生成问题同学们,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弘、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 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 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毛泽东的豪放之风。(板书) 二、自我研学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 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背景链接本词写于 1936 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 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 年 2 月,毛 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 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 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 2生难字词 (1)字音 分外(fn) 稍逊(xn) 折腰(zh) 数风流人物(sh) 妖娆(ro) 竞折腰(jng) 成吉思汗(hn) 原驰蜡象(ch)一代天骄(jio) 略输文采(sh) (2)词义 【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 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 跑。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 【妖娆】娇艳美好。 【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 1朗读指导 (1)学生听录音跟读, 注意读准字音。 (2)方法指导:沉稳大气,注意停顿,语气一直为上扬,语速要缓慢,音要重,这样才能体现 出一代伟人的大气与豪迈。 (3)注意朗读节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人教部编版 2018-2019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 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下片: 分三层。前两句为 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 1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 “千里” “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 2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 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 “黄河”是中 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 “原”动态化。说山原在“舞” 、在“驰”是形象地写出 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恢宏景象,此句变静为动,使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 3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4 4 “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 “稍”有什么作用?“略 输” “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 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 “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 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略输” “稍逊”与“只识” ,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度有差别, “只 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 5作者在下片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 “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 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影响。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赏析语言 1 1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作者用了哪些词来表现洁白? 明确: 冰、雪、银、蜡、素。 2 2这首词中有哪些词语用得准确精练、极富形象、饱含感情? 明确:动词:封、飘、舞、驰。 形容词:莽莽、滔滔。 副词:惟、顿、略、稍。 3 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北国冬季寒威之烈。 “成吉思汗,只识 弯弓射大雕。 ”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代指军事武功,具体可感,并增添了对人物的戏谑之意。 “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 ”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 4 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上片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是人的乐观使北国冬天的风 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片 评论人物,不流于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 一体。 四、当堂演练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达成目标人教部编版 2018-2019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 1课堂小结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 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 2 2拓展延伸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 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江雪表现的是一幅老头雪夜垂钓的画卷,通过对画卷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清 高,所以感情基调就是孤独、寂寞。 沁园春雪表现的是诗人面对壮丽的雪景,所产生的豪迈激亢之情,感情基调是畅快、豪 迈。 3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明确: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产阶级 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沁园春雪 毛泽东 写景: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山舞原驰 红装素裹 抒情:江山如此多娇 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1.学生积极的调动不尽如人意。 2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上片说到下片,而是将上下片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会更好。 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人教部编版 2018-2019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2 2 我我爱爱这这土土地地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 深情常望土。 ”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 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 的是我爱这土地 。(板书) 二、自我研学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 年 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2)背景链接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 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2 2生难字词 (1)字音 嘶哑(s y) 温柔(ru) 喉咙(hu lng) 汹涌(xing yng) 吹刮(gu) 腐烂(f) (2)词义 【嘶哑】声音沙哑。 【温柔】温和柔顺。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激怒】停止、停息。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明确: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明确: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 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