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我介绍o姓 名:王桂芝 o办公地点:校本部2313 oE-mail:wgzsdau.edu.cn o办公电话(内线): n 62593-8313 n 69222-8313 n 61544-8313家庭动物科学基础 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 王桂芝 wgzsdau.edu.cn参考资料o畜牧学 内蒙古农牧学院 主编 农业出版社 兽医专业用 o普通畜牧学 张玉 孙宪如 王振民 主编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o畜牧概论 解春亭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o动物营养学 杨凤主编 农业出版社 o动物营养学 吴晋强主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o实用动物育种学 许家骐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o动物繁殖新技术 岳文斌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课程内容o 动物科学基础的前身是畜牧学 o 畜牧学分为两大部分:总论和各论 o 动物科学基础是畜牧学总论部分,其中又分 四部分(九章): n 饲养原理与饲料(一六章) n 动物遗传学(第七章) n 家畜育种学(第八章) n 家畜繁殖学(第九章)畜牧生产的本质o 畜牧生产:人类利用畜禽将植物性产品转化为畜产 品的过程,是在植物光合作用基础上进行的生物再 生产活动 o 如何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大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植物农业动物农业肥料光水饲料畜产品畜禽种类及其主要产品o 猪:肉、皮 o 禽:肉、蛋 o 牛:肉、奶、皮 o 兔:肉、毛、皮 oo 羊:肉、奶、毛、皮羊:肉、奶、毛、皮绪论o 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o 二、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o 三、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o 1、畜牧业与国家粮 食安全 n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需求 占到三分之一 n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 入水平的增加,对畜产品 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n我国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农 业总产值1/3 o发达国家均在2/3左右 n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可缓 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o 2、改善国民膳食结构 、提高健康水平 n动物食品富含人体所需 营养(蛋白质、能量、 维生素、矿物质)且营 养平衡 n膳食中的动物性食品和 动物蛋白的比例是衡量 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 主要标准n联合国卫生组织定出成 年人健康营养标准下限 : o 每日75g蛋白质, 1/3动物蛋白 o 发达国家:80-100g(动物蛋白40g) o 发展中国家:5060g(10-15g) o 我国:70g(15-17g)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o 3、畜牧业可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收入 n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世纪80 年代的15%提高到现在的38%,农业生产的三 分之一来自畜牧业 o 四川超过50%,山东38-40% o 2011年中国畜牧业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创历史 新高 n 畜牧业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 农民增收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o 4、畜牧业与农产品贸易 n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o 第三大出口商品(水产、蔬菜) o 第二大进口商品(大豆) o 2001年开始,畜产品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n我国畜产品生产具有价格优势,但出口严重受限 o 质量安全原因 n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续 从根本上改变现存问题o 我国农业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o 畜牧业要有更快更好的发展速度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o 1、畜牧业发展的区域 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o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 o生猪: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 产区,向南北两侧逐步扩散 的趋势,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的猪肉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 的40.1%,东北地区由于粮 食转化的潜力大,正在成为 养猪新区o肉牛:由牧区向农区转移, 形成了以中原肉牛带和东北 肉牛带为主的肉牛养殖格局 ,两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66%。 n中原肉牛带:山东、山西 、河北、河南、江苏、安 徽、湖北 o禽肉:集中在东部省份,蛋 鸡生产以山东、河北、河南 等中原省份为重点产区。水 禽生产则以南方省份为主 o奶类:集中在东北与华北两 大地带,以及上海等大中城 市郊区o 2、规模化生产n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 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 快o 3、产业化经营 n以“公司农户”为主要 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 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畜牧业龙头企业大量 涌现三、畜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o (一)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1、16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世界大市场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中富裕起来的具有现实购买 力的6亿多人口,是未来几年畜产品的目标 市场(一)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o 2、人均每天消费2-3两肉 n 城市高收入家庭年人均肉类消费55kg,方能保证家 庭平均每天肉类消费3两左右,也就是每餐1两肉 o 现在平均39kg,每天只有2两多 n 农村先富起来的人吃肉25公斤,每天消费1两肉多 不足2两 n 未来5-10年城乡居民人均年肉类消费,由现在的39 公斤和25公斤会上升一个台阶,逐年向每日2两或3 两的消费水准逼近(一)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o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畜牧 业比重 n 生猪和禽蛋业在中国是相对成熟的产业,只要市场 有需求,猪肉和禽蛋在短时间内就会保障市场供应 n 肉鸡生产一开始就是规模经营,它的目标市场是城 镇居民,对中国肉鸡产业拉动力最大的是日本、韩 国、俄罗斯、西欧等国际市场以及我国的香港 n 猪肉和禽蛋生产跃居世界第一,是全国人口基数大 和国人的消费偏好塑造和支撑起来的,禽肉比重迅 速上升到肉类总产量的20%,靠的是购买力高的城 市人和国际市场(一)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o 4、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热点是奶产品和 牛羊肉 n 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居不降,价格上升幅度最高的 畜产品依次是奶产品、羊肉、牛肉、猪肉和鸡肉 n 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以价格上升的方式给生产者发出 的指令:奶产品和牛羊肉必将成为畜牧业生产和畜 产品消费的热点 n 奶产品是我国将来需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随着 收入水平的提高,奶产品消费量也将呈大幅增加趋 势(二)发展重点 o 1.在畜牧业结构调整 上,必须稳定发展生 猪和禽蛋生产 o 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在各地形成各具特 色的畜产品集中生产 区,加速全国畜牧业 区域化进程o 3.畜产品加工业也将 成为发展重点 o 4.提高畜牧业科学技 术对畜牧业的促进作 用 o 5.进一步促进畜牧业 规模化生产第一章 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o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n按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可将各种饲料的营养物质分为以下 六大类: n一、水分 o 饲料中的水分差异较大595 o 青绿饲料6595,根茎类7595,糟渣类50 90 o 糠麸类815,籽实及油饼类914,干草及稿秆 类916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一、水分o饲料中的水分多少与其营养价 值及其贮存有关 n 含水量大的饲料,单位重量中含干物质少 ,养分少,易腐败,不易贮存 o适宜贮存的饲料,要求含水量 应低于14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二、粗灰分o 饲料经高温(550 600)燃烧后 的残余物质 o 茎叶中较籽实及块 根内多 o 植物的种类不同,矿 物元素含量不同 n豆科植物含的Ca、P比 禾本科多,而K、Na少 于禾本科 o 同一植株中,Na、Si 随植物的生长而增加 ,其他元素则减少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三、粗蛋白(含N化合物)o 饲料中真蛋白与氨化 物的总称 o 粗蛋白是饲料营养物 质中唯一大量含N的 养分 o 平均含N量16o 植物种类不同,粗 蛋白含量不同 n 豆科禾本科 o 不同生长阶段粗蛋 白含量也不同 n 幼嫩期开化后 o 植物的不同部位, 粗蛋白含量也不同 n 籽实、叶片茎杆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三、粗蛋白(含N化合物)o 氨化物: n一类非蛋白质的含氮物 n包括尚未合成蛋白质的中 间产物或蛋白质在酶或细 菌作用下的分解产物 n如游离氨基酸、酰胺、肽 、硝酸盐等。 o 对反刍及非反刍家畜都具 有重要意义o 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及发酵 后的饲料中含量最多 o 青绿饲料中氨化物约占总 含氮量的3040, o 成熟籽实310,青饲料 40,甜菜50,青贮料 3060,马铃薯3040 ,麦芽30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四、粗脂肪o 饲料中能被有机溶 剂溶解的部分 n 真脂肪和类脂质( 如固醇、磷脂、蜡 等) o 粗脂肪在籽实中含 量最高10,茎叶 其次,根部最少( 低于1)o 豆科植物粗脂肪含 量高于禾本科植物 ; n 但禾本科的籽实中 含量高于豆科籽实 (大豆除外) o 糠麸类饲料粗脂肪 含量较高,如米糠 中脂肪含量高达12 以上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四、粗脂肪o 植物性饲料的脂肪中不饱 和脂肪酸多,约占7286 ,表现为室温下呈液体 状态 n脂肪均由含偶数C原子的 脂肪酸构成,而VFA又由 其所含的H原子多少,分 为饱和、不饱和 o 饱和:CH3CH2CH3 o 不饱和: nCH3CH=CHCH=CH2 o 至少含两个以上双键, 缺H越多,越不饱和o 一般不用含脂肪很丰富的 饲料饲喂畜禽 n价格偏高 n容易“酸败” o 酸败:贮存过久或保管不 善时,因温度、光照、潮 湿或某些金属在空气中的 氧气及微生物作用下,脂 肪中双键断裂生成较低级 的醛或酸,而发酸变臭的 现象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五、碳水化合物o 植物饲料的最主要部 分 n约占干物质5080 n畜禽日粮中能量的主要 来源 n包括多羟基醛、酮、醇 及其衍生物 n通式:CnH2nOno 碳水化合物分为 n粗纤维 n无氮浸出物n常规饲料分析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五、碳水化合物o 粗纤维 n反刍动物利用率较高 n“难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n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 和木质素o 无氮浸出物 n较易利用的部分 n“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n包括淀粉、糖类、糊精 、果胶等发展畜牧业的重点所在第一节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六、维生素o 幼嫩牧草内丰富且全 面 o 成熟后尤其干枯后几 乎不含维生素o 分类(按化学组成) n脂溶性维生素 o 属于粗脂肪 n水溶性维 o 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无 氮浸出物部分第二节 饲料与畜体的组成及其差别o 畜禽从饲料中获得营养,在体内经消化代谢一系列生物化学 变化,构成了畜禽体内的各种组成物质饲料营养畜禽体组成系列生化变化一、饲料与畜体的组成成分差别如下:动 物 饲 料矿物质Ca多、K少、含I、不含 SiK、Mg多,Ca少,含Si,不 含I蛋白质除体蛋白外,仅含氨基酸和 激素真蛋白氨化物, 不仅有氨基酸还有酰胺、肽及 硝酸盐等脂 肪中性脂肪、脂肪酸、脂 溶性维生素除中性脂肪、脂肪酸、脂 溶性维生素之外,还有色 素、蜡质等 碳水化 合物糖元、葡萄糖为主,不 含粗纤维淀粉居多,含有粗纤维二、饲料与畜体组成量的差别 项 目动 物 饲 料碳水化合物少大 量水 分恒定为体重的 1/31/2变动范围大粗 蛋 白约为体重的 1518变动范围大脂 肪多少第三节 畜禽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自学)o 1、动物消化系统包括哪几部分?消化系统的机能是 什么? o 2、按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同,可将畜禽分为哪几类? o 3、单胃家畜有哪些?其消化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o 4、复胃家畜有哪些?其消化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o 5、复胃由哪几个胃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o 6、何谓反刍?反刍有什么作用?何谓反刍周期? o 7、家禽消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第四节 饲料营养物质的代谢o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需经过一系 列生化作用 o转变为可溶性的、简单的化合物 ,才能被畜体吸收一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o(一)淀粉: n 淀粉的消化需要两种酶 o唾液淀粉酶(杂食动物唾液) o胰液淀粉酶o 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间越长,消化越充分 o 饲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