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反腐倡廉以廉为镜正己身,以勤为舟传美德【两个案例】1、刘志军出生于 1952 年 1 月,1972.021981.09,武汉铁路分局武昌工务段养路工、团委干事、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分局团委书记。1984.091987.04,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江岸车站站长、党委副书记,分局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党委书记。1987.041988.08,广州铁路局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 1988.081991.09,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1.091992.08,郑州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常委。1992.081993.02,湖北省国防工办党组书记(正厅级) 。1993.041994.11,沈阳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1994.111996.08,铁道部党组成员、运输总调度长。1996.082002.09,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2.092003.03,铁道部党组书记、副部长。2003.032011.02,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2011.02,涉嫌严重违纪,被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职务。 2011.02.25,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其铁道部部长职务。刘志军作为一个从事铁路事业几十年的老干部,应该说他对中国铁路事业是有很大贡献的。他能够从一个普通铁路工人做到铁道部部长的位置,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他的肯定。按道理他应该以更大的激情和热情去回报国家,回报人民。但可惜的是,他严重违纪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刘志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违纪了,所以必然会受到惩罚,中央对于刘志军的处理意见顺应了民心,也体现了党惩治腐败的决心。2、谷俊山出 生于 1956 年 10 月,曾任总后基建营房部办公室主任、营房土地管理局局长,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副部长。 2007 年 6 月任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全军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军房改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9 年 12 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2003 年 7 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11 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2 年 2 月 11 日,解放军总后勤部进行人事调整,55 岁的谷俊山不再担任副部长一职。吏之腐败,病在肌肤;官之腐败,病在肠胃;而军队腐败,则在骨髓。 2012 年 3 月 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军队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腐败产生的根源】一、内因1、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发生错位。作为领导干部,应当竭力维护和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腐败行为却往往都是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和追求个人私利为特征的。当然,不是说追求个人利益的所有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应该是有范围、有界限的。腐败分子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超出了正当个人利益的范围,是极端自私的追求,是以损害社会、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的。2、权利义务观发生了蜕变。权利与义务是紧密相连的,行使权利就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领导干部居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便获得了运用该岗位权力的权利,但这个权力并不是个人的权力。与权利相伴随的是运用好这一权力的责任,履行好对人民负责的义务,当好人民的公仆。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权利义务观。但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这种权利义务观蜕变成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个人私利,肆无忌惮地侵吞、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他们把自己看作“民之父母” ,以“官贵民贱” 、 “官大为尊”为行为准则,把弄权、谋私看作自己的本事,甚至宣扬“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3、人格的分裂。一些腐败干部表面上冠冕堂皇,头头是道,实则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在2人们面前,他们道貌岸然,表面上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俨然一个为党为公的好干部,背后却是我行我素,藐视党纪国法,听之任之。他们嘴里讲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心里却处处想着谋一己之私利;他们表面上对腐败表现出深恶痛绝,私下里却心存侥幸,大肆腐败。4、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曾有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道德观念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对现代社会仍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其中一些观念对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起了一定的助长作用。 二、外因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而推进,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和国家法规,为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全适应,与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与不断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不完全适应,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性,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少政策法规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不少空隙和漏洞。而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进一步导致了腐败的猖獗。【令人担忧的十种腐败现象】一、边作案边提拔现象。一方面由于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造成了一种外廉内贪的假象;另一方面由于对干部的考察考核不实不细,致使犯罪分子边作案边被提拔的现象增多。二、捞足了就走现象。调走就没的捞了,或者出于安全考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腐败分子更“酷”:采取“捞了就跑”的策略,在作案后迅速携款潜逃,或选择一地隐姓埋名,长期隐居。三、 “二进宫”现象。有的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在受到纪检、检察机关查处后,仍财迷心窍,屡教不改,一旦权力到手、时机成熟,又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出现了“二进宫”现象。四、 “臭豆腐”现象。当今大多数人提起腐败现象都会声色俱厉地谴责一番,但实际上,腐败现象在很多人那里却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的表面上对腐败现象、腐败分子深恶痛绝,但内心里却由衷地羡慕,甚至竞相仿效;有的对别人搞腐败非常反感,但轮到自身也未能脱俗,一朝权到手,便把钱来捞。五、笑廉不笑贪现象。一些廉洁自律的干部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戴,反而受到奚落、责难、孤立和排挤。如严格照章办事被说成思想僵化、保守;不搞以权谋私被嘲笑为没本事、没能耐;而一些能捞会贪的人反而被推崇为有开拓精神的能人。六、前赴后继现象。近几年来,各级纪检、检察机关都相继查办了一大批贪污贿赂大案要案,但由于有的发案单位没有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堵漏建制,亡羊补牢;有的主管部门对继任者任用失察,管理失控,致使同一单位甚至同一岗位人员前赴后继被查处的现象增多。七、猫鼠勾结现象。一些负有相互监督制约职责的人员,如会计与出纳、上司与部下,在金钱的诱惑下,不仅不履行相互监督制约职责,反而沆瀣一气,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共同作案,形成了一种猫鼠勾结的反常现象。八、 “一窝黑”现象。一些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理,不惜重金铺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攻关,一个人一个人买通,将一个个关口的当权者拉下水;还有单位领导为笼络人心,堵住人口,采取有福同享、有利共沾的手法,大肆侵吞、私分公款,导致一抓一窝、一揪一串的现象日趋严重。3九、抗拒从宽现象。由于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犯罪“一对一”的特殊性,一些腐败分子便抱着“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心理,任凭办案人员怎样政策攻心,就是拒不交代,也使相当数量货真价实的腐败分子被从轻发落或逃避了法纪的制裁,客观上形成了抗拒从宽、坦白从严的反常现象。十、 “贪钱为公”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一般都把被告人所谓“为公花用”的数额从贪污贿赂犯罪总额中扣除,不认定为犯罪。一些贪污贿赂犯罪分子也深谙此道,把“为公花用”作为化险为夷的最后一招,在事实和证据面前,能赖就赖,能推就推,实在推不掉的,就一口咬定贪污受贿得来的钱为公请客送礼花用了,从而出现了大权在握、为所欲为的人却要靠自己贪污受贿得来的钱为公家请客送礼的怪现象。【腐败的危害】1、对个人危害身体健康:腐败会从精神、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造成身体的危害。危害心理健康:腐败使一切陷入混乱,法制和道德都不再起作用,人人自危。使生活方式变得腐朽荒诞:暴饮暴食、铺张浪费等。妨害家庭健康幸福:腐败导致的各种生活方式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安宁健康。2、对社会使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犯罪盛行,官民关系、官官关系紧张,安全感丧失。3、对国家和民族损害党和国家形象,使国家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和浪费,使民族正气丧失。4、对文化和观念一切道德是非观念、宝贵传统和新生文化都将被腐败的浊流淹没。文化虚无主义实际是与腐败相联系的。【扼制腐败现象的手段】1、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与他发生腐败行为的几率成反比。因此强化廉政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之“不想腐败”就显得比较重要了。2、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着重抓好各项防腐制度的落实。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只能是一种摆设。力争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防腐制度体系。要针对部队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各个领域。强化对各级单位的监督检查。看各种制度是否真正得到落实,切实发挥制度的功效,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3、坚持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法律是腐败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惩治手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才能有力的扼制腐败行为。4、建立健全各级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惩处力度赋予各级纪检机构相对独立地位,授予纪检工作人员足够的权力,确保他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避免或少受各方的干扰。重视群众监督,是反腐斗争的一件有力武器。消除思想顾虑,坚决查处腐败案件,树立反腐工作的威信,对腐败分子产生震慑。【总结】世间百态,物欲横流,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攀比所烦。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可以先改变自己。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一点私心、多一分爱心,彼此守望相助,用善良博爱共建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美好和谐社会。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