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性能参数性能参数1 1技术配置技术配置2 2外观图片外观图片3 3结构特点结构特点4 4技术数据技术数据5 5拆装工艺拆装工艺6 6项目/型号BYD483QA BYD483QB 发动机型式 四缸 、直列 、水冷 、双顶置凸轮轴 、16气门 、 四冲程 、闭环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 标定功率 90kW(6000r/min) 103kW(6000r/min) 最大扭矩/转速 160N.m/(37004200) r/min 186N.m/(40004500) r/min 最低燃油耗 285g/kWh 缸径行程 83mm85mm 83mm92mm 汽油机排量 1.839L 1.991L 压缩比 9.3 9.6 1.1主要性能参数项目/型号BYD483QA BYD483QB 气门结构 同步带驱动,双顶置凸轮轴、16气门 燃烧室形式 屋顶式 燃料种类 辛烷值93号以上汽油怠速稳定速度 (75050)r/min 气缸压缩压力 1.21.5MPa(400r/min) 供油方式 电控多点顺序燃油喷射 点火顺序 1342 1.2主要性能参数项目/型号BYD483QA BYD483QB 点火正时 怠速时,上止点前101 润滑方式 强制飞溅复合式 机油型号 SG级 10W-30(南方各季节和北方夏季用) SG级 5W-30(北方冬季用) 尾气排放系统 两级三元催化转换器 机油压力 300490kPa (3000r/min) 汽油机质量 120kg 130kg 外形尺寸(长 宽高) 600mm610mm630mm 600mm610mm640mm 1.3主要性能参数项目/型号BYD483QA BYD483QB 气门数4/缸 气门传动双顶置凸轮轴 (DOHC) 摇 臂无摇臂,凸轮轴 直接驱动 传动 系统正时系采用齿形带,附件采用多楔带 张紧 机构正时系弹簧自动张紧 (并带阻尼摩擦片) 气缸体直列、龙门 式 曲 轴前端带减振器的全平衡式 曲轴箱排放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缸心距(mm)91.02.主要技术配置3.7发动机结构(俯视图 )气缸体与裙架之间、气缸 体裙架与油底壳之间、机 油泵与气缸体之间、后油 封盖与气缸体之间均采用 密封胶密封,不加密封垫 片,在裙架、油底壳、后 油封盖及机油泵密封面上 设计一道密封胶槽储存密 封胶。4.1.1汽缸体结构特点该机主轴承螺栓沿曲轴中 心对称,但主轴承盖沿曲 轴中心不对称,不能反装 ,主轴承盖上有朝前铸造 标记,各档主轴承盖上打 印标号进行区分。4.1.2主轴承座与盖结构特点朝前标记4.1.3曲轴结构特点曲轴为全支承结构,全平衡式,材料为45Cr合金钢,锻造。 曲轴前端装有机油泵、正时带轮。支承结构位置主轴瓦上片开槽,下片不开 槽。由主轴径(1、2、4、5 )直接斜打至连杆轴径的油 孔供油,利用主轴径上的对 穿油孔实现连杆轴径的连续 供油,第四档处装有止推片 ,止推片装配时油槽朝向曲 柄臂。4.1.4曲轴结构特点止推片位置油孔供油位置该机气缸盖垫片用三层 不锈钢片制作而成,垫 片厚度为0.72mm,气缸 盖螺栓均匀布置在燃烧 室四周,保证螺栓拧紧 后气缸垫受力均匀,气 缸盖垫片上定位销孔均 位于进气侧。4.1.5气缸盖垫片结构特点气缸盖螺栓位置定位销位置4.1.6油底壳结构特点油底壳采用钢板冲压,中 间有挡油板,保证车辆在 较大工作倾角内及车辆摇 晃不定的情况下,机油泵 均能从油底壳吸到油。4.2.1气缸盖结构特点该机采用典型的双顶置 凸轮轴布置,火花塞居 中(横向往排气门偏 2.5mm),同名的气门分 置于气缸盖两侧。从自 由端看,左侧为进气门 ,右侧为排气门。火花塞位置气缸盖罩采用铝合金铸造 。气缸盖罩装有曲轴箱强 制通风装置、PCV阀、加 油口盖、点火线圈等。气 缸盖罩与气缸盖是平面密 封结构,简单、可靠。4.2.2气缸盖罩结构特点PVC阀位置4.3活塞结构特点活塞材料为铝合金,喷油冷却, 共有三道活塞环。 活塞顶为球形,活塞销与活塞是 间隙配合,与连杆为过盈配合, 因此无需活塞销卡簧。 活塞由活塞冷却喷嘴冷却,冷却 喷嘴装气缸体在主油道上。冷却喷嘴4.3.1活塞环结构特点第一环为桶面钢环,表面镀 铬;第二道为球铁扭曲环,表面 不镀铬;油环为组合环,由一个衬环 和两片油环刮片组成,刮片 表面镀铬,第一道气环和第 二道气环侧面均有标记,装 配时朝向活塞顶部。第一道气环放置于活塞第一道环槽 中,气环顶面标记“ATG”朝上。第二道气环放置于活塞第二道环 槽中,气环顶面标记“A”朝上。按油环衬环、上下两道油环顺 序依次放入第三道环槽中。4.4.1配气机构结构特点发动机采用4气门、 双顶置凸轮轴。 凸轮轴由5档轴承支 承在气缸盖上并由曲 轴通过正时齿带驱动 ,凸轮轴轴承用定位 套定位。4.4.2配气机构结构特点气门由凸轮轴凸轮直接 驱动,减少了运动传递 件,提高了配气机构刚 度,降低了配气系统共 振的可能性。 本机没有采用液压挺柱 ,通过气门调整垫片分 组来调整气门间隙,气 门间隙均为0.24mm到 0.29mm (1进排,2进3 排;4进排,2排3进)。4.4.4凸轮轴正时标记标记4.4.5曲轴正时标记标记正时齿带在无抖动的情 况下,只有滚动轴承在 转动,这时阻尼片不起 作用。当齿带有抖动时,这时 阻尼片起作用,用以缓 解齿带抖动。当齿带剧烈抖动克服阻 尼片的摩擦力后,这时 张紧轮弹簧起作用,用 以反制张紧轮的转动, 使之恢复原状。4.4.6张紧轮结构特点4.5.1冷却系统结构特点冷却水的流向为纵流式, 冷却水经气缸体由各缸向 上进入气缸盖,冷却进排 气道、燃烧室顶面,后从 气缸盖后端流出。4.5.3冷却系统结构特点由水泵压送的冷却水从 气缸体前端进入气缸体 ,然后进入气缸盖。最后从气缸盖后端流出 。与368发动机不同,采用 进水节温方案,节温器 系腊式,装在水泵的进 水口,节温器开启温度 为 82 。4.5.4冷却系统结构特点从气缸体前端中部进入 的冷却水分成左、右两 路沿气缸体水腔纵向流 动,一边纵流,一边向 上进入气缸盖。4.6.1润滑系统结构特点通过曲轴主轴颈上的对穿孔实 现连杆轴颈连续供油,主轴承 上瓦有油槽、下瓦无油槽; 其余各润滑点均为连续供油; 活塞组件为喷油冷却; 增加了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 冷却及预热。 曲轴皮带轮有内外两层 带槽。内层带槽驱动发电机、 水泵,该层张紧由发电 机的调节臂完成。外层带槽驱动转向泵、 空调泵,该层张紧由转 向泵的调节臂完成。4.7.1传动皮带系统结构特点4.7.2传动皮带参数特点数据/名称曲轴 皮带轮发电 机 皮带轮水泵 皮带轮压缩 机 皮带轮转向泵 皮带轮mm14065110128126r/min6000131887672657366804.8.1曲轴箱通风结构特点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主要由 通气软管、PCV阀组成。来自 节气门前进气管的新鲜空气 由气缸盖罩通道,进入气缸 盖,再由气缸盖进入气缸体 曲轴箱。 曲轴箱中的气体在气道口真 空的抽吸下进入五条气缸盖 通道,再汇入气缸盖罩PCV阀 管道,经PCV阀后进入进气管 气道口,在活塞的抽吸下进 入气缸,完成整个强制循环 过程。4.8.2曲轴箱通风结构特点4.9.1进气系统结构特点采用可变进气歧管长度。进气歧管设计较长,有利 于提高低速时的充气效率 ,改善低速性能。进气管上、下体各自铸有 谐振腔,上体(连接气缸 盖部分)谐振腔各缸相对 独立,下体(连接节气门 部分)谐振腔为一体式, 各缸共用一个封闭空间。4.9.2进气系统结构特点谐振腔由上体蝶阀控制,低 速时为关闭,增加低速充气 效率。 当发动机达到设计转速附近 (4600rpm左右)时,ECU给 电磁阀断电,真空执行器与 大气相通,于是蝶阀变为开 启状态。 进气管上体有一个由真空抽 吸产生的真空室,由于单向 阀的关系,此空间内的空气 只出不进,因此可以保持一 定真空度。4.9.3进气系统结构特点进气管上体进气管下体某个缸进气行程终了时,在进气通道里流动的空气因进气门关闭,瞬间 转变为正压波通过联接管作用在另一个进气通道,发挥增大进气压力的 效果。可变进气的运用是把发动机低,中速的功率提高了1.5%。 设置中,低速用的长进气管道和高速用的短进气管道,有效的改变进气 管道的长度,使发动机在全领域得惯性动态效应。高速用进气管的2次 入口设置切断阀,4600RPM为基准进行开启和关闭。因进气门关闭而产 生的进气正压波,引导共振腔,之后返回到进气门,正好与进气门从开 启到关闭所需的时间配合,提高了进气门的正压力,提高了充气效率。 在3000RPM和4600RPM得到最大功率,最好的动态效应。 共振腔;利用特定频率的共鸣,减少进气噪音。4.9.6进气系统介绍ECUECU节气门阀体进气总管第一入口单向阀 转换阀第二入口执行器电磁阀发动机RPM输入 信号发动机RPM输入信 号执行器第一入口电磁阀转换阀第二入口单向阀节气门阀体进气总管5000RPM 4600RPM 以下时4600RPM 以上时4.9.7进气系统介绍可变进器系统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进气管道的进气动态效应来提高充气效 率。 进气惯性效应:一般是指利用进气行程时进气管内高速流动气体惯性作用 来提高充气效率的。 调节进气管长度使惯性效应作用于发动机设定转速以内。所以一般, V6 发动机在中高速区域发挥作用,设置了有一定长度的进气管道。 为了确保有一定的进气长度,稳压室的岐管由X型在 V型内侧的左右跨设 着。(进气管长度430mm) 波动效应:一般指利用进气门关闭后,进气管的气体还在继续来回波动的 作用来提高充气效率的。 设置波动进气管道,在特定转速时,使其起作用。 (波动管长度720mm) 使正压波与下循环进气过程重合,就能使进气终了时的压力升高。得到波 动效应。稳压室内的转换阀受微机的控制,由微机控制惯性效应和波动效 应,提高了各区域下的发动机功率。4.9.8进气系统介绍惯性效应双节气门空气滤清器惯性效应 (长空气管)波动效应 (短空气管)转换阀 (发动机或负压检测)进气管功率闭转换阀 开启闭波动效应波动效应 2000rpm惯性效果 4000rpm惯性效应STD发动机转速(RPM)4.9.9进气系统介绍4.9.10排气系统结构特点排气管采用合金铸铁 制造。 采用较长的排气歧管 有利于减小排气时各 缸气流的相互干扰, 利用排气脉冲使排气 更彻底。 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