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现场质量检测课题5 强度和模量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路基路面的承 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 则越大。通常所说的回弹弯沉值是指标准后轴载 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最大回弹弯沉值。在路表测 试的回弹弯沉值可以反映路基、路面的综合承载 能力。回弹弯沉值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且有很多的 经验及研究成果,它不仅用于路面结构的设计中 (设计回弹弯沉);用于施工控制及施工验收中 (竣工验收弯沉值);同时还用在旧路补强设计 中,是公路工程的一个基本参数,所以正确的测 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弯沉值的几个概念: 1弯沉 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 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回弹弯沉),以001mm为单位。 2设计弯沉值 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 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3竣工验收弯沉值 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 一。,当胳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 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 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 重新计算路面弯沉值,该弯沉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 弯沉值的测试方法较多,目前用的最多的 是贝克曼梁法,在我国已有成熟的经验, 但由于其测试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各国都 对快速连续或动态测定进行了研究,现在 用得比较普遍的有法国洛克鲁瓦式自动弯 沉仪,丹麦等国家发明并几经改进形成的 落锤式弯沉仪(FWD),美国的振动弯沉 仪等。 l强度和模量 土基回弹模量是公路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随着对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回弹模量值检测将会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方法: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现场CBR法等。 l检测方法:承载板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 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 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 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所测定的土 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图4-13 承载板试验现场测试装置 1-加劲横梁;2-测力计;3-钢板及球座;4-钢圆筒; 5-加载千斤顶;6-立柱及支座;7-承载板l检测方法: 落垂式弯沉仪法 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 测定弯沉,属动态测试,快速连续,但须 用贝克曼梁法进行标定换算。 FWD是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 测定弯沉,近年来,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测 定路面的动态弯沉,并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已 成为世界各国道路界的热门课题。 测定在落锤式弯沉仪(FWD)标准质量的重锤落下 一定高度发生的冲击荷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 面所产生的瞬时变形,即测定在动态荷载作用下 产生的动态弯沉及弯沉盆。并可由此反算路基路 面各层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作为设计参数使用 。所测结果经转换至回弹弯沉值后可用于评定道 路承载能力,也可用于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 的传力效果,探查路面板下的空洞等。 l检测方法:贝克曼梁法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 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 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标准温度20时为 准,在其他温度(超过20土2范围)测试 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 予温度修正。 二、仪器和仪具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 ( 1 )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 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 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4-4要求。 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0kN的BZZ-100。 ( 2 )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 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 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 2:1 ,标准弯沉仪前后臂分 别为 240mm 和 120mm ,加长弯沉仪分别为 360mm 和 180mm . 。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 ( 3 )路表温度计:分度不大于 1 。 ( 4 )接长杆: 16mm ,长 500mm 。 ( 5 )其它:皮尺、口哨、粉笔、指挥旗等。 三、方法与步骤 1 、准备工作 ( 1 )选择洁净的路基路面表面作为测点,在测点处作好 标记并编号。 ( 2 )无结合料粒料基层的整层试验段(试槽)应符合下 列要求: 整层试槽可修筑在行车带范围内或路肩及其他合适处 ,也可在室内修筑,但均应适于用汽车测定弯沉。 试槽应选择在干燥或中湿路段处,不得铺筑在软土基上 。 试槽面积不小于 3m 2m ,厚度不宜小于 1m 。铺筑 时,先挖 3m 2m 1m (长宽深)的坑,然后用欲测 定的同一种路面材料按有关施工规范规定的压实层厚度分 层铺筑并压实,直至顶面,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组成,配比均匀一致,符合施工质量 要求。 试槽表面的测点间距可布置在中间 2m 1m 的范围内 ,可测定 23 点。 三、方法与步骤 2 、测试步骤 选择适当的标准车,实测各测点处的路面 回弹弯沉值 L i 。如在旧沥青面层上测定时 ,应读取温度,并进行测定弯沉值的温度 修正,得到标准温度 20 时的弯沉值。 四、计算 1 、按式( 6 4 )、( 6 5 )、( 6 6 )计算全 部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L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S )和自然误差( r 0 ): ( 6 4 ) ( 6 5 ) r0 =0.675 S ( 6 6 ) 式中: L 回弹弯沉的平均值( 0.01mm ); S 回弹弯沉测定值的标准差( 0.01mm ); r0 回弹弯沉测定值的自然误差( 0.01mm ); Li 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 0.01mm ); N 测点总数。 2 、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 差值 d i = Li L,并计算较大的偏差与自 然误差之比 d i / r 0 。当某个测点观测值的 d i / r 0 值大于表 中的 d / r 极限值时则应舍 弃该测点,然后重复四 .1 的步骤计算所余 各测点的算术平均值( L )及标准差( S )。 3 、按 (6 7) 计算代表弯沉值: Li = L+S (6 7) 式中: L i 计算代表弯沉; L 舍弃不合要求的测点后所余各测点弯沉的算术平均值; S 舍弃不合要求的测点后所余各测点弯沉的标准差。 4 、按( 6 8 )计算土基、整层材料的回弹模量( E 1 )或旧路的 综合回弹模量: E1= ( 6 8 ) 式中E i计算的土基、整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或旧路的综合回弹模量 (MPa); P 测定车轮的平均垂直荷载( MPa ); 测定用标准车双圆荷载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的半径( cm ); 测定层材料的泊松比,根据部颁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取用; 弯沉系数,为 0.712 。 五、报告 报告应包括弯沉测定表、计算的代表弯沉 、采用的泊松比及计算得到的材料回弹模 量 E I 等,对沥青路面应报告测试时的路面 温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