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学综合复习题石漠化: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土壤消失,基岩裸露或沙砾堆积,地表呈现荒漠化的土地退化风蚀:在强风的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吹蚀,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在另一地区遭受风沙埋没的现象风蚀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换过程起始降雨强度:临界雨强,通常是指能够引起明显侵蚀的降雨强度,水土保持规划;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总体纲要,也是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复合农林技术:指在一个土地利用单元中,人为的把木本植物与农作物、牧草及畜禽养殖等多种组分结合起来的土地利用方式水蚀荒漠化;由水土流失造成的一种荒漠化类型,拦渣工程:专门存放生产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造成的弃土,弃石和其他废弃固体物质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次生演替:生物群落在遇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后,逐步演替恢复至顶级群落的形态水土保持效益: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其他再生自然资源所获取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总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土壤抗冲性、:土壤抵抗径流的机械破坏和搬运能力。土壤抗蚀性、:其他条件一致时,土壤具有的抵抗水的分散和悬疑的性能。泥石流;是产生于沟谷中或坡地上 的饱含大量固体物质(泥、沙、石块和巨砾)的、不均质的特殊洪流。土壤垦殖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侵蚀性降雨总量:年内降雨总量中引起土壤侵蚀的那部分降雨量郁闭度:指的是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淤地坝:在水土流失地区,用于 拦蓄泥沙,淤地而横向布置在沟道中的坝。输移比:是指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 的比值水土保持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总称。 风力侵蚀:指在强风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吹蚀,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在另一地区遭受风沙埋没的现象。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是指在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在作物生育期间也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侵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3.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4.生态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空间过渡带。 5.农田防护林: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结构和成带或网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农田(旱作农田与灌溉农田)上的人工林。安息角:物体在坡面上刚好起动时的斜坡角称为安息角或休止角雨滴中数直径:所有大于某一直径的雨滴总体积等于小于该直径的雨滴总体积。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建设区内,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度比。滑坡:土体不断吸水增重,土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土体沿着一定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称为滑坡。12、临界坡度: 当坡度增加到一定值,土壤侵蚀量不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坡度就叫临界坡度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地壳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体积密度:材料在绝对含实体积,开口和密闭孔隙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被破坏的能力。比强度:按单位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其值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比值。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