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免疫比浊法检测大肠癌和胃癌患者血清 2 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免疫比浊法检测大肠癌和胃癌患者血清 2 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作者:熊兵红 程勇 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和胃癌患者血清 2 微球蛋白( 2 microglobulin,2 MG)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30 例大肠癌和 30 例胃癌以及 30 例正常健康人血清2 MG 含量;动态检测大肠癌和胃癌手术前后 2 MG 含量变化。结果 大肠癌组和胃癌组血清中 2 MG 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肠癌和胃癌术前血清 2 MG 含量增高者,术后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检测血清 2 MG 含量变化在大肠癌和胃癌辅助诊断以及疗效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2 微球蛋白 大肠肿瘤 胃肿瘤 免疫比浊法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in detecting serum 2 microglobulin (2 M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XIONG Bing hong, CHENG Yong.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level change of serum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2 microglobulin (2 M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and discus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Methods The content of serum 2 MG was detected in 30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30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30 normal persons by means of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Dynamic detection of content of 2 MG was done via automated chemistry analyser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for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2 M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ersons (P 0.05). Preoperative high level of serum 2 MG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 were reduced dramatically after operation (P0.01). Conclusion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detecting level changes of serum 2 M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ssisting diagnosis and judgment of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colon cancer and gastric cancer.【Key words】 2 microglobulin; Colon cancer; Gastric cancer;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大肠癌和胃癌都是目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消化道肿瘤,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如何判断手术效果和评价预后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2 微球蛋白(2 microglobulin,2 MG)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I 类分子编码的轻链即 链部分。它是诊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 2 MG 的关系密切。近年来, 2 MG 也被作为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恶性肿瘤的非特异性指标应用于临床1 。据此,本研究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大肠癌和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 2 MG 含量变化,探讨其用于大肠癌和胃癌辅助诊断、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 30 例,其中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2370岁,平均年龄为(45.712.41)岁,均为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排除内分泌、肝肾疾患及其他可能引起血清 2 MG 升高的因素。大肠癌组 30 例,男 16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为(60.5311.75) 岁。胃癌组 30 例,男 15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为(63.5310.05) 岁。后两组均经临床筛选排除肝肾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可能致 2 MG 增高的因素,全部行手术治疗,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1.2 测定原理与方法1.2.1 测定原理 待测标本中的 2 MG 与包被在胶乳颗粒上的抗人 2 MG 结合产生浑浊,其浊度与 2 MG 浓度成正比,可以用比浊法测定。1.2.2 方法 正常对照组取清晨空腹周围静脉血,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 1 d、手术后 12 d 取清晨空腹周围静脉血,无溶血、无黄疸,测定血清中 2 MG。采用瑞士 Roche 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样品的用量为 2.0 l,试剂 1 和试剂 2 的用量均为 140 l ,方法为固定时间法(FLXED)。主波长为 700 nm,副波长为 500 nm。反应为正反应,第一点读数 14 点,第二点读数 25 点,免疫透射比浊法分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析。该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0.65%(n=21)和 1.97%(n=10)。在日本 OLYM PUS AU 64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肌酐(Cr)和尿素氮(BUN)了解肾功,排除肾脏疾病。1.3 统计学方法结果均用s 表示,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 t 检验。2 结果2.1 大肠癌组、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2 MG 为(1.550.30)mg/L 。大肠癌组、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经方差齐性检验和 t 检验,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 1 正常对照组与大肠癌组、胃癌组血清 2 MG、BUN 和 Cr 测定结2.2 大肠癌和胃癌手术前后血清 2 MG 水平比较大肠癌组和胃癌组术后 12 d 血清 2 MG 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 (P0.01) ,结果见表 2。表 2 大肠癌和胃癌术前与术后血清 2 MG 测定结果3 讨论血、尿中 2 MG 在肾脏疾病和肿瘤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测定 2 MG 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放射免疫法(RIA)、免疫比浊法。ELISA 操作繁琐,重复性差,存在准备工作多、手工加样量大、微孔清洗不完全、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不稳定、操作步骤复杂等缺点。RIA 手工操作,相对仍较免疫比浊法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繁琐,同时由于其线性范围窄,阳性标本有很多需要稀释后测定,稀释倍数不易掌握,且随稀释倍数的不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还存在放射性污染、试剂保存期短,致每批测定均需作标准曲线,标本测定要批量检测,并需要特殊仪器,所以不能及时发出报告等缺陷。本文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适合临床常规测定,无放射污染,其稳定性、重复性能满足临床要求。此法测定 2 MG,由于使用抗 2 MG 抗体,有很高的特异性,且方法简单、快速,可以在 OLYMPUS 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可随时进行标本检测,及时发出报告。对轻中度溶血和轻度黄疸、脂血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更能满足临床的需要。2 MG 在 1968 年由瑞典学者 Berggard 和 Bearn 首先从Wilson 病和慢性镉中毒患者尿中分离和纯化出来的。它是人体血、尿、脑脊液的生理成分,是分子量为 11 800 的体内有核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位于细胞表面,由 100 个氨基酸组成,25 位与 81 位的两个氨基酸由二硫键联结,它与免疫球蛋白稳定区的结构相似。基因定位于第 15 号染色体,由于其分子量小,电泳显带在2 区而得名。从结构来看与 HLA 的亚单位是同一物质,其功能与HLA 有关,是一种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蛋白质。此种蛋白在机体正常细胞和起源于间质、上皮和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均能合成,是细胞膜上 HLA 分子的一部分,除了成熟的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其他细胞均含有1 。在生理情况下,2 MG 以低浓度水平存在于血液、尿液、脑脊液、唾液、初乳和羊水内;病理情况下,许多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疾病如肾炎、糖尿病及恶性肿瘤都可以引起其增高2 。在临床上有多种肿瘤如肺癌、肾癌、乳腺癌、淋巴瘤,血、尿 2 MG 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检测血清 2 MG 含量可作为筛选的初步方法之一。这对于一些病变在早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不典型、结肠镜和消化道钡餐等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肿瘤患者血中 2 MG 升高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肿瘤细胞直接合成分泌;(2) 局部浸润活化的免疫细胞产生 2 MG;(3) 癌细胞坏死时分解,能释放出 2 MG 到血液及体液中;(4)肿瘤患者血中出现一种复合性高分子量 2 MG,由小分子量 2 MG 与 HLA 肿瘤抗体相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肾小球不能滤过,在体内代谢降解减慢。因此,患者血清 2 MG 含量升高说明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由于全身多种肿瘤细胞均能释放2 MG,在血清中 2 MG 含量升高并无特异性。莫伟 3 、张金池4 、胡志华5的研究均表明大肠癌 2 MG 含量明显高于胃肠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如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 2 微球蛋白( 2 MG)和血清铁蛋白(SF)则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的实验室阳性检出率。大肠癌和胃癌患者术前血清 2 MG 水平升高,术后降低,可能与肿瘤负荷有关。提示血清 2 MG 水平与肿瘤消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判断病程转归有一定帮助。蔡方等6 、赵勇等7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 62 例胃癌、30 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 30 例正常健康人血清 2 MG 含量,并动态检测胃癌手术前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www.kkme.net/后 2 MG 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胃癌组血清中 2 MG 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