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 翻译文言翻译 原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 原则是“信”“达”“雅”。信达 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 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一一对应。不可随意增减内容 。 翻译成现代文语言要通顺明白 ,表意要明确 ,语气不走样 。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 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 ,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 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文言翻译 方法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高考第14题 “在郡多有出息”中 “出息” 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 汉语的“有前途 ,有志气”的意思 ,而是文言文中的 “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同时还应保持原 文语气,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文言翻译 方法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认真领会原文,要把词放 在句中去理解 ,把句放到篇中去理解 ,不要望文生义。 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绝境”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 的 “没有出路” 、“无法生活” ,因为从全文看 ,那里是“ 世外桃源”,不会生活无着,“绝境”当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的意思。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 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 比用直译好。加字法文言文单音词多,翻译时应逐字对照。在 文言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符合现代汉语 规范的复音节词或短语。如: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翻译为“阐明”。“大”翻译为“重大意义”。“重”翻译为“ 重要作用”。 如: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佐”翻译为“辅佐”。“筑”翻译为“修筑”。“守”翻译为“把守”。如: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瑰”翻译为“珍贵”。“观”翻译为“景象”。如: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首”翻译为“头颅”。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翻译为“监督”。“振(通震)”翻译为“威吓”。区别法即对有些词的翻译与对它的解释是不同的, 要加以区别,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如:“奄”解释为“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有”。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xie大,比权量力。“絜”解释为“衡量”,而翻译应为“比比”。如: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盛”解释为“多”,而翻译应为“热闹”。转述法如:“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翻 译为“做官的人”。用符合现代汉语习 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 种修辞格的文言词语。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比喻用法,翻译为“像云一样地”。“响”,比喻用法 ,翻译为“像回声一样地”。“景”,比喻用法,翻译为“像影子一 样地”。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封狼居胥”,用典故,翻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击匈 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保留法如: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帝号、国号、年 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以及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不必翻译。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襄王。 如:如: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改写法如:将文言文中的习惯用语改换为现代说法。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邑”改写 翻译为“县”,“庠”改写翻译为“学”。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如:“促织”改换为“蟋蟀”,“岁”改换为“年”。如: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业根”改换为“祸根”,“而”改换为“你”,“翁”改换“爹” ,“汝”改换为“你”。补充法如 :文言文中常出现借一定语境省略某些句子成 分的现象,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时应将某 些省略了的成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郑穆公使(人)视(于)客馆,则(其)束载、厉兵 、秣马矣。如:“之”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也”起舒缓语气 的作用。均无实在意义,删去不译。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无实在 意义。翻译时,删去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夫”是语音助词,起提起下文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删 去不译。如:“至何”翻译为“到什么地方去”。调序法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文中 的特殊句式,把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豫州今欲何至?调整为“豫州今欲至何?”甚矣汝之不惠!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翻译为“你不聪明太严重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调整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和骨头”。凝缩法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可翻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扩充法如:可翻译为 “ 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 , 我便独自一个人守着空船在江口盼望着;船 儿常在明月照耀下的寒冷江面上漂来泊去 。 可哪里有丈夫的踪影啊。”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