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edudown.net 书愤教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2、3学习时数:一课时或二课时学习时数:一课时或二课时学习内容和过程:学习内容和过程:一、一、.预习学案预习学案: 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 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 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 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 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 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 情和满膛的悲愤。二、赏析学案:二、赏析学案: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 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 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 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 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三演练学案三演练学案 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 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 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 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 、热闹、欢乐的气氛! 2.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 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1)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 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2) 这中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edudown.net 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3) 透过这首诗,我们 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 ,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书愤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3、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2、3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时数:一课时一、一、.预习学案预习学案: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_。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二、赏析学案:二、赏析学案: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答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答3.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三演练学案三演练学案阅读越中览古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答:2.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